gb50352介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gb50352-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本规范共分6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地面类型、地面的垫层、地面的地基、地面的构造等。以下是中达咨询小编整理相关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相关内容: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基本概况: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的。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其中gb50352-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中地面构造的基本内容如下:
6.0.1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6.0.2 当生产和使用要求不允许混凝土类面层开裂时,宜在混凝土顶面下20mm处配置直径为4mm、间距为150~200mm的钢筋网。
6.0.3 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0.3.1 底层地面的沉降缝和楼层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地面的各构造层。
6.0.3.2 变形缝应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不得通过有液体流经或积聚的部位。
6.0.4 变形缝的构造应考虑到在其产生位移或变形时,不受阻、不被破坏,并不破坏地面;材料选择应分别按不同要求采取防火、防水、保温、防虫害、防油渗等措施。
6.0.5 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6.0.5.1 纵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图6.0.5(a)、(b)),其间距可采用3~6m。
6.0.5.2 纵向缩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口拆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
6.0.5.3 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图6.0.5(c)),其间距可采用6~12m;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采用6m。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高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6.0.6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必须彼此紧贴。
6.0.7 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宜设伸缝,其间距宜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6.0.8 大面积密集堆料的地面,混凝土垫层的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宜采用6m。
6.0.9 在不同垫层厚度交界处,当相邻垫层的厚度比大于1、小于或等于1.4时,可采取连续式过渡措施(图6.0.9(a));当厚度比大于1.4时,可设置间断式沉降缝(图6.0.9(b))。
6.0.10 设置防冻胀层的地面,当采用混凝土垫层时,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不宜大于3m。
6.0.11 混凝土垫层周边加肋时,宜用于室内,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图6.0.11),其间距宜为6~12m,纵、横间距宜相等。高温季节施工时,其间距宜采用6m。
6.0.12 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分格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2.1 沥 青类面层、块材面层可不设缝。
6.0.12.2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3 水磨石、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等面层的分格缝,除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外,尚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缩小间距。主梁两侧和柱周宜分别设分格缝。
6.0.12.4 设有隔离层的面层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5 防油渗面层分格缝的做法宜符合下列要求:
(1)分格缝的宽度可采用15~20mm,其深度可等于面层厚度。
(2)分格缝的嵌缝材料,下层宜采用防油渗胶泥,上层宜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缝。
6.0.13 当有需要排除的水或其它液体时,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地漏的排泄坡面。排泄坡面较长时,宜设排水沟。
排水沟或地漏应设置在不妨碍使用并能迅速排除水或其它液体的位置。
6.0.14 疏水面积较大,当排泄量较小、排泄时可以控制或不定时冲洗时,可仅在排水地漏周围的一定范围内,设置排泄坡面。
6.0.15底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筑坡。楼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变更填充层、找平层的厚度或由结构起坡。
6.0.16 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6.1 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可采用0.5%~1.5%。
6.0.16.2 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可采用1%~2%。
6.0.17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基本概况: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的。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其中gb50352-2005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中地面构造的基本内容如下:
6.0.1 建筑物的底层地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面150mm,当有生产、使用的特殊要求或建筑物预期较大沉降量等其它原因时,可适当增加室内外高差。
6.0.2 当生产和使用要求不允许混凝土类面层开裂时,宜在混凝土顶面下20mm处配置直径为4mm、间距为150~200mm的钢筋网。
6.0.3 地面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6.0.3.1 底层地面的沉降缝和楼层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及防震缝的设置,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地面的各构造层。
6.0.3.2 变形缝应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不得通过有液体流经或积聚的部位。
6.0.4 变形缝的构造应考虑到在其产生位移或变形时,不受阻、不被破坏,并不破坏地面;材料选择应分别按不同要求采取防火、防水、保温、防虫害、防油渗等措施。
6.0.5 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6.0.5.1 纵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或企口缝(图6.0.5(a)、(b)),其间距可采用3~6m。
6.0.5.2 纵向缩缝采用企口缝时,垫层的构造厚度不宜小于150mm,企口拆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MPa。
6.0.5.3 横向缩缝宜采用假缝(图6.0.5(c)),其间距可采用6~12m;高温季节施工的地面,假缝间距宜采用6m。假缝的宽度宜为5~20mm;高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应填水泥砂浆。
6.0.6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必须彼此紧贴。
6.0.7 室外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宜设伸缝,其间距宜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6.0.8 大面积密集堆料的地面,混凝土垫层的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宜采用6m。
6.0.9 在不同垫层厚度交界处,当相邻垫层的厚度比大于1、小于或等于1.4时,可采取连续式过渡措施(图6.0.9(a));当厚度比大于1.4时,可设置间断式沉降缝(图6.0.9(b))。
6.0.10 设置防冻胀层的地面,当采用混凝土垫层时,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应采用平头缝,其间距不宜大于3m。
6.0.11 混凝土垫层周边加肋时,宜用于室内,纵向缩缝、横向缩缝均应采用平头缝(图6.0.11),其间距宜为6~12m,纵、横间距宜相等。高温季节施工时,其间距宜采用6m。
6.0.12 铺设在混凝土垫层上的面层分格缝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2.1 沥 青类面层、块材面层可不设缝。
6.0.12.2 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分格缝,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3 水磨石、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等面层的分格缝,除应与垫层的缩缝对齐外,尚应根据具体设计要求缩小间距。主梁两侧和柱周宜分别设分格缝。
6.0.12.4 设有隔离层的面层分格缝,可不与垫层的缩缝对齐。
6.0.12.5 防油渗面层分格缝的做法宜符合下列要求:
(1)分格缝的宽度可采用15~20mm,其深度可等于面层厚度。
(2)分格缝的嵌缝材料,下层宜采用防油渗胶泥,上层宜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封缝。
6.0.13 当有需要排除的水或其它液体时,地面应设朝向排水沟或地漏的排泄坡面。排泄坡面较长时,宜设排水沟。
排水沟或地漏应设置在不妨碍使用并能迅速排除水或其它液体的位置。
6.0.14 疏水面积较大,当排泄量较小、排泄时可以控制或不定时冲洗时,可仅在排水地漏周围的一定范围内,设置排泄坡面。
6.0.15底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修正地基高程筑坡。楼层地面的坡度,宜采用变更填充层、找平层的厚度或由结构起坡。
6.0.16 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6.0.16.1 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可采用0.5%~1.5%。
6.0.16.2 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可采用1%~2%。
6.0.17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