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愤不平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愤愤不平,汉语成语,拼音是fèn fèn bù píng,意思是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出自《汉书·刘据传》。《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唐·许嵩《建康实录》:“自尔愤愤不平,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
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人神共愤,汉语成语,拼音:rén shén gòng fèn,意思是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出自《旧唐书·于柚传》。唐·骆宾王《讨武曌檄》:“人神之所共忌,天地之所不容。”《旧唐书·于柚传》:“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除凶暴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恶已贯盈,人神共愤。
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