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
学院的学科和专业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学术与教学传统。早在1958年,中山大学便设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无线电物理”专业,为现今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前身。光学工程学科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山大学的光学与光谱学教学和研究。学院的发展,立足学科主流方向和领域前沿、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方向为抓手,推进学科上水平建设,促进学科具备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产出、一流社会服务的能力,目标是形成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做到国际知名并具有影响力。
【学科建设】
学院主办3个一级学科,它们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均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1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人才队伍】
学院有师资队伍158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48人、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29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等,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广东省创新团队。形成了老中青、多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才梯队。
【人才培养】
学院建立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举办的本科专业有4个,它们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其中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学院为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学位点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3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其中,博士学位和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集成电路工程、光学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此外,学院目前设立了2个博士后流动站,它们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流动站、光学工程流动站。
学院的人才培养,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强应用”的培养理念,坚持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组织开展,积极打造国际化、创新型的工科人才培育模式,形成了从材料、器件到集成芯片,从信息、电路到终端系统的“全链条”工程学科的专业培养特色。截止到2021年5月,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77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7人、硕士研究生595人、本科生987人。
学院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它们是教育部“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高校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和科技部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