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 我来答
晓晓老师聊民生
高能答主

2023-05-08 · 遇到民生问题找晓晓老师帮忙。
晓晓老师聊民生
采纳数:312 获赞数:13924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渗漉法优点:

1、溶剂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流动,上层留下的浸出液置换下层的溶剂位置,不断造成浓度差渗漉法相当于无数次浸渍,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连续操作浸出效率高,适用于贵重药材、高浓度浸出制剂的制备亦可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时充分提取。

2、渗漉器底部带有滤过装置。不必单独滤过节省工序。

3、冷渗法可保护有效成分。

缺点

1、渗漉过程时间较长不宜用水作溶剂,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2、对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的药材不宜选用。

渗漉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提取。

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做溶剂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二、浸渍法优点

1、可以用即成外形与尺寸的载体,省去催化剂成型的步骤。国内外均有市售的各种催化剂载体供应。

2、可选择合适的载体,提供催化剂所需物理结构特性,如比表面、孔半径、机械强度、导热率等。

3、附载组分多数情况下仅仅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利用率高,用量少,成本低,这对铂、钯、铱等贵金属催化剂特别重要。

缺点:其焙烧分解工序常产生废气污染。

浸渍法虽然操作很简单,在制备过程中常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催化剂干燥时因催化活性物质向外表面的移动而使部分内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降低,甚至载体未被覆盖。



扩展资料:

浸渍法的类型

1、过量浸渍法

过量浸渍法就是浸渍溶液的体积大于载体。该过程是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达到吸附平衡后,再滤掉多余的溶液,此时活性组分的负载量需要重新测定。

2、等体积浸渍法

等体积浸渍就是载体的体积和浸渍液的体积一致,浸渍液刚好能完全进入到孔里面。

3、多次浸渍法

多次没渍法即浸渍、干燥、焙烧反复进行数次。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浸渍化合物的溶解度很小,一次浸渍不能得到足够的负载量,需要重复浸渍多次;二是为避免多组分浸渍化合物各组分之间的竞争吸附,应将各组分按顺序先后浸渍。

4、浸渍沉淀法

是在浸渍法的基础上辅以均匀沉淀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即在浸渍液中预先加入沉淀剂母体,待浸渍单元操作完成后,加热升温使沉淀组分沉积在载体表面上。可以用来制备比浸渍法分布更均匀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漉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浸渍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