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三等对应价是600元/平方米。
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规定:一等对应价是840元/平方米;二等对应价是720元/平方米;三等对应价是600元/平方米;四等对应价是480元/平方米;五等对应价是384元/平方米;六等对应价是336元/平方米。
七等对应价是288元/平方米;八等对应价是252元/平方米;九等对应价是204元/平方米;十等对应价是168元/平方米;十一等对应价是144元/平方米;十二等对应价是120元/平方米;十三等对应价是96元/平方米;十四等对应价是84元/平方米;十五等对应价是60元/平方米。
扩展资料:
土地分级要求规定:
1、对中西部地区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未利用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15%执行。
2、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70%执行。
3、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未利用地,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标准》的50%执行。
土地等级为三等说明土地等级较高,基准地价较高。
或称土地质量分级,是指以土地生产性能、生产力高低为依据,按其生产的适宜性、限制性、生产潜力的大小、保护和改造的措施等,把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是土地适宜性与生产能力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扩展资料:
分级方法:
197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草拟《土地资源分类工作要点》,对土地各个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以及土地利用等自然、经济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采取了区、类、等、型、单位五级续分制。
先将中国土地分成十一个自然地区,每个自然地区之下分为九个土地适宜类,类下按适宜程度及潜力大小分为三等,等下再按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程度划分土地型,型下是土地资源单位。自然地区是区域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等级的涵义,用以反映不同地区的土地生产力的基本差异,可作为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土地资源潜力的对比。
划分自然地区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因素,在同一个地区内土地资源的水热条件与熟制和土地生产力基本上相同。类是在自然地区之内,依据土地本身的特性,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并参考目前土地利用的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划分的。
等表示土地资源评价的最终成果。同一等的土地,其适宜性及生产潜力大致相同;在同一个自然地区之内,不同等的土地有质的差异,并可以相互比较,但不能将不同自然地区的同等土地简单地加以对比。
一般说,不论在任何自然地区,一等地的生产潜力最大,适宜性最广,限制因素极小。从一等地至九等地,生产潜力和适宜性逐渐降低,而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逐渐递增。在等之下设型,主要是反映不同级别限制因素所采用的改造措施不同。这个土地分级系统,具有多用途和多宜性的综合性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等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地分级
http://siyitangwangyan.spaces.msn.com/blog/cns!14022E09BAAFDD9F!122.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