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音乐入门

近来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但说实在的,对那些交响乐始终听不出所以然来,只喜欢一些长笛、大提琴的协奏曲或者旋律鲜明或优美的钢琴独奏。大概是因为我是对古典音乐全无了解的门... 近来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但说实在的,对那些交响乐始终听不出所以然来,只喜欢一些长笛、大提琴的协奏曲或者旋律鲜明或优美的钢琴独奏。大概是因为我是对古典音乐全无了解的门外汉的缘故。故而希望大家推荐一份比较适合我的古典音乐入门计划表。类似于从哪些书籍开始入手,需要了解哪些相关知识,欣赏哪些曲目之类的。
查了网上众高手的意见,有说应该循序渐进的,也有说可以随意不必太严谨的,众说纷纭,我也迷糊。
如果有专业人士能给我比较专业的方案就好了。我希望能不懈地坚持听下去,了解下去。虽然不是音乐科的学生,但是我的兴趣绝对不是假的~
现在高分征集详细而且全面又系统的答复!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3289e636
2009-06-17 · TA获得超过16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82万
展开全部
  我回答过太多类似这样的问题了.我本人比较偏向于循序渐进的方法。任何事情都有不用太严谨的理由,但是循规蹈矩一步步来总是好的。就像你自己也有体会,一个古典入门者欣赏交响乐作品是听不出所以然来的。为什么呢?原因有二:没有形成良好的乐感 没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基础。

  乐感要靠长期大量地欣赏作品来积累的。良好的乐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举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当你听到一部新的、你没有接触过的作品时,无论它是什么体裁,你都能辨别出这是那个时期的作品,甚至能感觉到这是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
  乐理知识也是欣赏严肃音乐必不可少的。也许在初期,你欣赏那些钢琴小品、器乐小品时认为不懂乐理也不会对你理解作品造成影响,但是一旦你开始欣赏长篇大作时,就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了,更不会为作曲家在曲式上的巧妙安排和精彩构造而赞叹不已。少了这些,还有什么趣味性可言呢?

  1L朋友的一个观点我比较赞同,那就是不要过于在意专业人士的评论,也就是那些乐评家的说词。音乐是艺术,是感性的艺术,没有对与错,每人的理解会千差万别,有过不同经历的人、怀有不同心情的人听到同一部音乐作品时的感触绝对是不同的。比如说尽人皆知的D大调卡农,网上的评论几乎清一色是说作品在歌颂爱情怎样怎样,也有很多爱乐者听出了爱情的元素。可是欣赏严肃音乐已有许久的我却从来不这样认为,也许是因为我还太小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缘故,我从作品中分明感受到了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乐评家的哪些话对你有用呢?就是对曲式的分析,那些纯粹的理论上的分析,对你加深对乐理的理解,对作品的直观认识都会有帮助。至于作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还是自己去感悟吧!这也是一种乐趣阿!

  关于入门时应该看的书籍,我倒有不少可以推荐给你。上电驴,http://www.verycd.com/groups/@g19043/172099.topic 页面中的下载列表拉到最下方可以看到很多书,其中的“音乐史”、“乐理与音乐常识”和“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比较适合你。

  欣赏曲目。因为我比较赞同循序渐进的观点,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时期,都应该按一个科学的步骤来欣赏。以下是我认为可行的方法:

  刚入门的话,有一个总集不错“Masterpiece 100”。VeryCD下载地址:http://www.verycd.com/topics/33477/ 。这个专辑的好处是,10CD,按照年代整理。比如说前两辑几乎都是巴洛克时期的;三四辑开始是古典主义早期的,比如莫扎特的;接着是古典主义晚期,贝多芬的;浪漫主义早期,门德尔松等人的;浪漫主义晚期,德沃夏克、施特劳斯等人的。总之按照这张专辑的顺序来欣赏,对于西方严肃音乐经历的时期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属于比较“科学”的入门方法。

  然后可以集中欣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绝对是古典入门的最佳选择,浅显易懂、极致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浪漫主义时期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标题性,施特劳斯家族属浪漫主义晚期,无论是波尔卡、进行曲还是圆舞曲,都带有标题。这样无疑给理解作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集中欣赏一下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原因我之前说过,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标题性对于古典入门者理解作品有很大帮助。你可以欣赏这些人的作品:
  1.门德尔松
  虽然听古典的时间很长,也欣赏过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但门德尔松仍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既不想施特劳斯家族的那样似乎过于肤浅,也不像布鲁克纳、马勒等人的内涵深奥到入门者无法理解。他的音乐特点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字,美。但也不是每一首都适合入门者,因为入门者一般都没有形成良好的乐感,对于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感和曲式上的巧夺天工都是感觉不到的。
  推荐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甜美的钢琴小品集;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4交响曲“意大利”第一乐章;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培养出一定乐感之后,再对于乐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欣赏他的《芬格尔山洞序曲》、A小调第3交响曲“苏格兰”、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弦乐四重奏专辑等。
  2.肖邦 李斯特 舒曼 舒伯特
  同属浪漫主义中晚期的四人,肖邦的21首夜曲和圆舞曲、波兰舞曲,李斯特的6首匈牙利狂想曲,舒曼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都是入门的不错选择。
  3.柴可夫斯基
  老柴的作品旋律性很强,可以欣赏《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三部芭蕾舞剧的配乐。

  最后给你介绍一下我自己认为科学的古典音乐入门步骤,供你今后参考。
  以上推荐的那些音乐可以使你培养起不错的乐感,之后建议你去稍加学习一下乐理,这是你以后欣赏深奥、晦涩的作品所不可或缺的。之后,按照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巴洛克这样的时期顺序来欣赏严肃音乐。之前回答的朋友有说不建议从巴赫开始,那是当然的了!如果一定要指明作曲家的话,我建议按照这样的顺序:
  施特劳斯家族、柴可夫斯基、舒曼、舒伯特、肖邦、李斯特
  |
  门德尔松、海顿、莫扎特(早期作品)、拉赫玛尼诺夫
  |
  莫扎特(中晚期作品)、贝多芬(早期作品)、斯美塔那
  |
  贝多芬(晚期作品)、勃拉姆斯、亨德尔、维瓦尔第
  |
  巴赫、蒙特威尔第、布鲁克纳、马勒、肖斯塔柯维奇

  从作品的体裁上也有一定顺序,比如初期应该欣赏一些艺术歌曲、器乐小品;中期欣赏奏鸣曲、协奏曲;到了后期就可以欣赏交响曲、室内乐了。至于详细的每一体裁应该听什么,你可以到我已回答过的问题中查找,我想会对你有不少帮助的。

  前面还有朋友推荐学习乐器。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学习乐器当然好。当一部完整的作品从你的指间流淌出,你会切身体会到作曲家当时创作这部作品的心情和感情。

  你想要一个系统的严肃音乐入门计划表?呵呵,那可是一两句说不清楚的事情。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邮件联系,对于欣赏严肃音乐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问我,我会尽力解答的。事实上这些事我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有很多朋友给我发过邮件询问相关事宜,说句玩笑话,再这样下去都该办个培训班了。当然我也还有很多不了解的,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交流。
flyinglatios
2009-06-17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90万
展开全部
其实听古典音乐每个人的感受收不同的。
我很喜欢巴赫的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都是我的朋友听了说那是噪音(看玩笑的,其实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
所以,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要管那个艺术成就比较高——你所应该在乎的是你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倘若太在乎学术上的的东西反而会影响听音乐的感受吧。

退一步讲,哪些伟大的音乐家留下这么多经典之作,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让后人研究吗?
我想最大的意义不是这样的(当然不是反对乐理的研究),而是应该让我们能够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美丽吧。
所以,不要在乎权威的评价——因为你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就是对那些已故的巨匠最大的安慰。

言归正传
先查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一下。然后将交响乐分为几个部分,分段欣赏。听一下各部分均使用的什么乐器,最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找朋友或老师交流一下意见。

其实我也不是专业搞音乐的,只是喜欢欣赏而已,建议你先从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开始欣赏吧!施特劳斯家族的曲子比较简单,既不像古典时代的曲子那样严谨,又不像肖斯塔科维奇他们的曲子那样复杂。当然,本人最喜欢的还是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管风琴曲,还有维瓦尔第的协奏曲,感觉他们才说出了人生的真谛,但是这些曲子比较严谨,一开始不容易接受。
至于书嘛,我感觉如果不想当专业人士就没必要,就像如果不想专门研究英语语言学就不用看语法书一样。主要还是要多欣赏,我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偶尔回想起来几年前听过的一首曲子,就会忽然感觉全理解了,而当时无论怎样思考也是不管用的。

怎样欣赏交响乐?
有些人认为交响乐高不可攀,无法理解。殊不知,它象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只要懂得欣赏方法,入门是不难的。因为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毕竟是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思想感情,普通的人,入了门,就可由不懂到懂,由知之不深到渐入佳境。当然在欣赏较高深的交响乐时,需具备一定的、相应的生活经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必须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

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交响乐,简单地谈谈欣赏的方法: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以描写自然界及生活的景物为主要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如俄国的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鲍罗廷的《中亚细亚草原》,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法国作曲家印象乐派创始人德彪西的《大海》,都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听《大海》乐曲,听者如处大海之滨,从黎明至中午,鉴赏着大海的色、光、声、形的变幻,时而感到狂风怒号,时而是拒浪拍岸,时而是波光浮动,时而又是浪花四溅,真是瞬息万变。欣赏这些作品,加上丰富的想象,无形之中,就可得到概念性的联想——大自然多美好、生活多有趣,万物生长不息。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舞曲”,它的民族风格极浓,乐曲比较短小,感情比较单纯,旋律也比较清楚,大多描写风俗性的节日欢乐活动,有载歌载舞的特点。也有从舞剧中剪取片断成为单独的器乐曲。此类交响舞曲,易于理解,很快地就能普及起来,如奥国的约翰·斯特劳斯的四百余首圆舞曲,法国拉威尔作的《波莱罗舞曲》,捷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德国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我国作曲家的《瑶族舞曲》等等,都属于交响舞曲。

在交响乐曲中,有一类有故事情节的,一般均有标题或每乐章有小标题。此类乐曲大多取材于民间熟悉的、广泛流传的戏剧、诗歌、传说、神话、小说、故事等,如俄国里姆基基·考萨考夫的《天方夜谭》(组曲),是从阿拉伯神话小说《一千零一夜》取材;法国比才的《卡门组曲》根据同名歌剧的音乐剪辑;我国何占豪、陈刚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

这些乐曲,并不象戏剧、文学、诗歌、曲艺、电影、电视那样,从视觉上、语言上为欣赏者提供具体的人物形象或情节,而是发挥音乐的功能,以抒发人物的细致内心感情为主要手段,让听者从心灵上去感受。如果欣赏者事先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在听乐时,随着音响,脑海中就会有所想象,就会进入乐曲所规定的特定意境,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在交响乐中,有一类无故事情节的,也不描写景色,但它通过音乐手段,反映了人们非常细腻的、丰富的、变化多端的感情起伏。此类音乐无标题(有标题也不过几个字),反映的是某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希望。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乐,柴可夫斯基的《第五》《悲怆》交响乐等等。

欣赏这类交响乐,听者必须对作曲者所处时代、环境、经历、遭遇、身世等等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他写作此曲时的动机、以及乐曲的基本内容(最好也了解一些音乐形式和手法等)。如此,在听音乐时,听者就能随着乐曲感情的起伏变幻,而在内心得到一种讯号,随着乐曲之乐而乐,悲而悲,愤而愤,并转化成哲理概念。当然,要得到这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历。如贝多芬(1770——1827)的著名交响乐《命运》,它通过贝多芬自己一生的甜酸苦辣的遭遇,并联系着当时与他同命运共呼吸的广大人民,抒发自己和命运之神作斗争的意志。它反映了当时人民要求自由平等、解放人性的思想。贝多芬写此曲时(38岁),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作殊死斗争的年代。《命运》交响乐所表现出来的,时而动荡不安,时而静思默想,时而积聚力量,时而激烈斗争,时而迈步前进,时而欢呼胜利,就是抒写他的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争,热烈的希望。

在欣赏交响乐时,假如欣赏者同时具备某些音乐上的基本资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民、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1 欣赏交响乐时心态的调整

交响乐的欣赏是需要一个适宜的心理环境的。我们看到,许多人在没有较好的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去欣赏交响乐,总是觉得与音乐格格不入而没有什么收获,这便是心态没有调整好的结果。
首先,交响乐的欣赏主要由听觉系统来进行,因此特别需要一个“静态”的内外部环境。无论你是去音乐会,还是听音乐,都需要仔细而安静地欣赏,尽管你的情绪在随着音乐的情绪波动,但却不能像欣赏流行音乐或喜剧那样为某一句,某一点而叫好。你的听觉系统应保持一定的兴奋状态并集中在音乐中。有的人一边看书,或一边做事情一边听音乐,有的人甚至参加音乐会时做其他事情,这些特别不利于对交响乐的欣赏,交响乐需要集中注意力于细部,特别是整体。许多交响乐甚至需要我们一口气把几个乐章听完才知道它的意思,如果没有一个有利于欣赏交响乐的心态,势必影响欣赏的质量。

其次,欣赏交响乐时,不能过于理智,有的人总是认为欣赏交响乐后应该像欣赏一本小说或者是一部电影那样受到启迪,得到收获,结果往往相反。欣赏音乐,特别是交响乐,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高度抽象的,绝对不能将某一句非得说成是花,某一段非得说成是草,这里是太阳,那里是月亮,欣赏交响乐的过程是一个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过程,欣赏完一部交响乐后应该是较累的,在情绪情感上的感受,体会往往较多,而且这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十分理智地去分析作家在这里想说什么,那里想说什么,或者这个乐团奏的怎么样,那个乐团奏的怎么样,反而会影响对音乐对作家的理解。成功的欣赏应该是对作曲家,对音乐的美的赞叹而不是对其它的赞叹。

2音乐欣赏中音乐形象的把握

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还是近现代的交响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的音乐形象。主要的音乐形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多次出现在乐曲中。主要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带有特征,有的是在旋律上,有的是在节奏上,有的是和声的序列或和弦的展开,有的还会通过某种特性的乐器表现出来。在交响乐中,引子以后一般就要出现这个音乐形象,它或原样地重复或改头换面地重复,当经历一个较大的演变过程后,往往要进入原样重复的阶段,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这个形象还会多次进行“闪现”。在欣赏交响乐时,注意辨认这些形象,把握它的情绪特征,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十分容易了。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2001016.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高水法师
2009-06-17 · TA获得超过7.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8310万
展开全部
古典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从小欣赏一些古典音乐,可扩大孩子的音乐眼界,有助于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那么,怎样引导孩子欣赏古典音乐呢?

1.为欣赏古典音乐打下基础。古典音乐比较深奥、难懂,所以平时更要注意丰富孩子这方面的知识。成人可多给孩子讲一些古代的故事,看一些古代的图片,听一些古典乐器演奏的声音。

2.欣赏古典音乐,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想象力活跃,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欣赏之前,成人可以把音乐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简要地介绍给孩子。将故事结合图片讲给孩子听,使孩子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能随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联想。

3.在孩子欣赏古典音乐时,可以结合故事、诗歌等形式来帮助他理解。如欣赏《十面埋伏》时,可以边放音乐边根据音乐情节进行讲解,让孩子体会到乐曲中的意境。另外,可以反复给孩子欣赏一首古典乐曲,以加深印象。

4.让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孩子在欣赏古典音乐时,常常出现各种面部表情或身体动作,这是孩子表现内心感受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加深感受。

另外,成人在选择音乐时应注意选择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结构简单、孩子能够理解的作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让孩子进行欣赏,相信孩子一定能学会欣赏古典音乐。

以上可供参考。

学会倾听--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因此我也主张你先集中听这中间一大段的音乐,它们虽是上两个世纪的精神产品,可是至今还远未过时,其中那些最深刻之作,人类的重要精神财富,今天仍然常听长新。

那么,听这一部分又应该注意抓什么重点呢?

许多爱好者自然而然地围着一座摩天主峰顶礼:贝多芬。贝多芬继往开来,他一手接下海顿、莫扎特的古典传统,一手又开拓出浪漫派的新天地。他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会过头,他的重要作品又是听之不尽,永远新鲜的。我们最好尽量多听一些。因为在以后的听赏中,无论是回顾他的前人,还是眺望其后来者时,你都需要联想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这几部交响曲,你已经相当熟悉。人们也差不多都是先通过这几部作品认识、也爱上了贝多芬。有的人还很早便瞻仰了《合唱》那座殿堂。然而它们都是需要反复倾听,而也决不会听够的。我劝你听听常常被人放过的另外五部交响曲。听它们,你既会从其中认出一个你已经熟悉,因而觉得亲切的贝多芬;又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有你所不知的性情!从“第一”“第二”中可以见到他的青年时代。“第四”让我们触摸到一副温柔的心肠。“第七”“第八”则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的玩笑,高歌狂舞。

等你把前八首交响乐都反复听出了意思,到那时再去听“第九”,也许就容易从那反思与总结性的音乐中听出更为博大深沉的境界了。

有两首序曲也不可不听:《爱格蒙特》与《莱奥诺拉第三》。尤其后者,实际上是一部信息密度高、紧凑之极的小交响曲。

他那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我们连走马观花地听怕也没那么多时间,更不用说都听懂了。尤其像那部要演奏近一小时的“作品106号”,许多人只好“高山仰止”了吧!然而,宁可少听一些别人的作品,也要细读这几部:《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和《黎明》(“华尔斯坦”)。

贝多芬殿堂中最深邃也是最不容易进人的部分,是那些弦乐四重奏。但倘要真想了解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他暮年的思想境界,我们又怎能在它面前止步?不妨先听一些比较好懂的,例如F大调(作品 59号之二)那一首,就是个易近入却又极耐咀嚼的。

当你已初步熟悉了贝多芬以后,可以顺乐史之流而下,去认识群星灿烂的浪漫派了。但也不妨溯流而上,先去叩莫扎特之门。一开始很可能会觉得他比贝多芬简单,平淡无奇,引不起多大兴趣。其实正是这种貌似简单平淡,又无文学标题帮忙的音乐,要真知其中之味反而更难。也说不定要等到听过大量音乐的多年以后,你才能识其天真自然之美。而一旦有所发现、从此必然迷上它,反而觉得别人的作品总有矫揉造作的成份,不够味了。

假如听过的曲目中已包括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重要作品,这便打下厂一个坚实的基础了。从此出发去听标题音乐、民族乐派。后浪漫派的作品,都不会太陌生。因为他两人是总结又是新的开头,后来的人同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在这一传统的对比下,印象派会使你耳目一新。在饱餐了浪漫派。晚期浪漫派的肥甘之后,越过两个世纪的时空去听巴罗克音乐,虽然它是乐海的一个源头,但那种已化为历史的音乐语言、风格,是很好的清醒剂。

从反复对比中获得体验,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倾听能力有所提高,似乎可以用比较自主的音乐思维去感受了。

具体的作品留待以后讨论“怎样听”的问题时再谈,这封信就算一个开场白。

科普兰强调得极是,千言万语也不能代替倾听音乐本身。我所能做的无非是以自己倾听之一得,敦促、协助你去倾听而已。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52289.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George_Shaw2
2009-06-17 · TA获得超过10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4万
展开全部
古典音乐,可以先从莫扎特和海顿的作品开始,他们的作品一般都带有明显的贵族气质,采用唯美的表现手法,很少掺杂个人感情因素

然后可以试着系统地听一下贝多芬的作品,最好听之前先读一下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对你理解贝多芬作品中的感情因素很有帮助,

然后就可以涉足浪漫主义时期的各位大师了,比如肖邦、李斯特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声音图书馆
2020-02-18 · 百度认证:东莞市哲巫本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图书馆
一个专注于声音细分的音频品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我认为了解古典音乐,应该从了解古典音乐的历史开始,每段历史时间都会产生不一样的代表人物的和流派,通过了解历史能更加容易了解古典乐。
你可以到一个专门科普音乐知识的声音公众号——声音图书馆,里面有关古典乐的专栏——音乐漫谈,这个专栏是以时间的顺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过程,其中也涉及一些乐理知识,还有某个时代古典乐的代表作品的音乐歌单,可以一边听古典一边了解古典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