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 80
我大妈今天60岁,前一段时间突然食欲,而且整个人的皮肤发黄,连眼睛都有点!!除止之外没有其它不适症状,后来到医院去检查,发现胆管里面有一个硬块,把胆管阻塞了!!医生说是胰...
我大妈今天60岁,前一段时间突然食欲,而且整个人的皮肤发黄,连眼睛都有点!!除止之外没有其它不适症状,后来到医院去检查,发现胆管里面有一个硬块,把胆管阻塞了!!医生说是胰头癌,因为县医院实力不是很强,医生没敢做切除手术,只是做了引流手术,疏通胆管!!半个月过去了,现在我大妈身上还是带着个引流袋!!我想问一下,这个真的需要手术吗?平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要怎么样保养!!
展开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胰头癌carcinoma of head of pancreas是指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胰腺癌的2/3-3/4,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为近几年逐渐增多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
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病因
目前,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已发现一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其中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其他高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胆石症、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后20年者,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
胰头癌45%起源于紧邻胆总管胰内段的胰管上皮,位于胰头上半部分的背侧面,其余的肿瘤累及胰头中央Vater壶腹的背面,即位于钩突内。前者主要阻塞胆总管,后者可累及主胰管,导致梗阻后潴留性囊肿,甚至胰管分支破裂形成假性囊肿。
胰头癌病例分析显示,尽管肿瘤很小,但由于在胰管内生长的特点,80%左右的病例可见胰体尾部腺管扩张和(或)腺体萎缩。不少胰头癌病例往往因梗阻性黄疸就诊,故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也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约占90%,其组织学分类尚无统一方案,下列分类法可作为参考:
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粘液癌等;
腺泡细胞癌;
胰岛细胞癌;
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临床表现】
胰头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和消瘦。
(1)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由于胰管梗阻,管腔内压增高,呈上腹钝痛、胀痛,可放射至后腰部。少数病人可呈现剧痛。多数病人对早期症状不在意,未能早期就诊,或者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中晚期,肿瘤侵及胆总管中下段,压迫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侵及十二指肠的不同节段及腹腔神经丛,使腹痛症状加重,甚而昼夜腹痛不止,影响睡眠和饮食,加速体质消耗。
(2)黄疸:是胰头癌的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黄疸出现的早晚与癌肿在胰头的部位有关,靠近胆总管区出现黄疸较早,远离胆总管者黄疸出现较晚。大部分病人出现黄疸时已属中晚期,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但部分病人可无瘙痒。黄疸时间长者可有出血倾向。胆道完全梗阻,黄疸深,大便呈陶土色;深度黄染时,大便表面又被染成浅黄色。体格检查: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大,大部分病人胆囊肿大。
(3)消瘦和乏力:患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重下降,其与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和癌肿消耗等有关。
(4)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部分病人可有恶心、呕吐。晚期癌肿侵及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5)其他:部分病人患病早期表现为轻度糖尿病症状,血糖增高、尿糖阳性。胰头癌致胆道梗阻多无胆道感染,少数病人可合并胆道感染,寒战高热易与胆石症相混淆。晚期病人偶可扪及上腹肿块,质硬且固定,可有腹水。
体格检查:查体可见上腹压痛和黄疸,出现黄疸时,常因胆汁淤积而有肝大、触诊质硬、表面光滑,可扪及囊状、无压痛、表面光滑、并可推移的胀大胆囊,称Courvisier征,是诊断胰头癌的重要体征。胰腺肿块多见于上腹部,呈结节状或硬块肿块,可以是肿瘤本身,也可是腹腔内转移的淋巴结。胰头癌的肿块一般较深、不活动,而肠系膜或大网胰的转移癌则有一定活动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多因腹胰转移所致。少数患者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直肠指检触及盆腔转移癌。
【临床诊断】
1、40~70岁的病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早期无特异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隐痛、钝痛、胀痛和上腹部不适,可长期存在,夜间更明显。
3、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经丛,腹痛可加剧,呈顽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药往往效果不明显。
4、黄疸是胰头癌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呈进行性加深,全身瘙痒,大便色浅,尿色渐深。
5、病人可出现腹胀、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常有消瘦、乏力。
[编辑本段]【治疗】
对于多数实体癌来说,手术切除均是癌症治愈的主要手段。胰头癌作为一种实体癌症,争取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是唯一治愈手段。不过手术有一定的使用条件,一般来说,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除此之外,许多癌症也因为其自身原因,(如肿瘤位置、大小、形态或者患者本身身体因素,如体制虚弱、并发症),等因素而不能进行手术或者手术效果不佳。此外,还有一项,此处的手术切除必须能保证全部切除肿瘤。而且手术切除由于对于肿瘤细胞的破环也会诱发转移等其他因素,所以癌症的治疗是个系统的工作,手术、放化疗、中医药配合治疗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概况的讲,手术、放化疗是西医的治疗方式,其重在攻伐,会损伤机体,带来毒副作用。然后其显效快速,不过什么质量不高,患者后期比较痛苦。
中医讲究平衡,主张“带瘤生存”, 显效虽慢,不过生活治疗高,患者一般均比较舒适。中医治疗癌症的根本大法为“扶正赔本法”,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肿瘤科“抑扶平衡法”治疗胰头癌。
癌症治疗能达到何种治疗效果不仅仅是因为治疗方式的因素,由于癌症其自身的性质,现今来看,癌症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和癌症的发展阶为依据。通俗的讲,越早越能治愈,越晚只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癌症初期,适用手术切除,中医药提高身体机能,争取治愈;癌症发展晚期,不管是放化疗、中医药或者联合使用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晚期中医药能带来跟好的生活治疗,放化疗副作用太大。
(一) 手术治疗
胰头癌转移范围广泛,方式多样,涉及许多重要脏器、血管,手术难度很大,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Ⅲ期、Ⅳ期的患者无论何种术式死亡率都相当高,预后很差,成为外科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病人手术后属于术后康复期.在康复期的治疗上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存在的复发和转移几率是很高的,术后残余的癌细胞会不定时的向各部位转移.所以术后要加强巩固以防止它的复发和转移,手术西医治标,术后康复期用中药真情散来治本,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样中西医结合,标本兼职,才能取得很好得效果,否则转移后再治疗就比较晚了。
胰头癌常用手术方式有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区域性淋巴结廓清术、改良扩大根治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加淋巴结清术以及姑息手术。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是胰头癌的首选根治性切除术式,由Whipple在1935年首创。虽在以后的年间,不少学者在关于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面作了许多改革,但至今仍习惯地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称为Whipple术。
适应症:对一般状态好,年龄<70岁(非硬性指标),无肝转移、无腹水、癌肿末浸润周围血管的胰头癌均适于行PD 。70以上(非硬性指标)身体虚弱,有并发症的一般采用中医药治疗。
2、全胰切除术(TP)
适应症:癌肿波及全胰,无肝转移及腹膜种植者为全胰切除术的绝对适应症。全胰切除术的优点,除了彻底切除胰内多种病灶外,还使清除胰腺周围淋巴结更为方便和彻底。全胰切除术后不再存在胰-空肠吻合,可完全避免胰瘘的产生。但全胰切除术后也有不少问题,可发生继发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碍,终生需要应用胰岛素及消化酶治疗,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因此,行TP时不能只凭胰腺病变局部情况来决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出现糖尿病是否充分理解,能否自行注射胰岛素,家属能否协助管理糖尿病,以及经济状况等。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决定行TP。
3、胰体尾部切除术(DP)
适应于胰体尾部癌无转移者。连同脾脏、胰体尾部肿瘤及周围淋巴结一并切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胰体尾部癌多在发生腹部包块或腰背部疼痛时才被确诊,多属中晚期癌。能作根治性切除者不到5%。由于切除时已有胰外转移,故术后生存期常不满年。
4、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PPPD仅适用于壶腹癌、较小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球部及胃幽门部无癌直接浸润、胃周围淋巴结无转移者。
5、合理选择解除黄疸的姑息性手术方式
由于胰腺位置深的解剖特点,胰腺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无法切除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于这部分病人,外科姑息性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姑息性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1)解除胆道梗阻;(2)解除十二指肠梗阻;(3)控制和减轻疼痛,起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的作用 。因此,选择合理的姑息性手术术式对中晚期胰头癌治疗十分重要。
临床上用于中晚期胰头癌解除黄疸的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术、胆管内支架支撑术和胆道外引流术等。胆肠吻合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其中包括胆囊空肠吻合术(CJS)和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两大类:
(1)胆囊空肠吻合术(CJS),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较小而成为最常采用的术式,但CJS有不足之处:①约10%病人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下端,靠近十二指肠,易被肿大的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而致梗阻;②有时术中难以确定胆囊管是否通畅,需经术中造影才能确定,较为费时;③当胆囊有炎症、结石嵌顿、不充盈或无功能时不适宜行此手术;④胆囊管引流胆汁相对不畅、术后复发性黄疸和胆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
Rosemurgy等综合8篇文献资料显示,CJS和HDJS缓解黄疸立即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黄疸复发或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0%和8%。因此,认为目前临床上一般最好少使用CJS,而应尽量使用HDJS。
(2)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原因是:一方面,肝总管-空肠吻合的吻合口位置更高,不易被肿瘤侵犯或压迫,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大的吻合口;另一方面,Roux-en-Y形吻合可以明显减少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从而减轻对肝脏损害。
Tanapa等总结了9807例胰腺癌资料:HDJS手术死亡率已由34%降至7%,术后生存期由不到5.7个月增至9.2个月;而CJS手术死亡率由17%仅降至10%,术后生存期由4.7个月仅增至6.7个月。另外,HDJS是直接对肝(胆)总管进行引流,不但减黄有效率高,而且术后远期复发黄疸和胆管炎发生率较低,也说明HDJS的疗效明显优于CJS。
(3)胆道内支架支撑为
(4)胆道外引流术,即胆囊或胆总管造瘘,或经皮肝穿刺内胆管置管外引流术。减黄短期效果显著,但大量胆汁丢失,造成严重水、电解质平衡,患者生活质量差,现已很少使用。
(二)放射治疗
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中放疗用10~20MV高能电子线,在充分显露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瘤、移开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下,准确将相应限光筒置于肿瘤上,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15~25Gy,照射时间约4~6分钟。体外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也用于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术的姑息性治疗。用CT精确定位作放射治疗计划,使胰腺癌病变部位得到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用10mVx线,腹前一野加两侧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剂量40~60Gy/4~6周,可连续治疗,也可分段治疗。
放疗为利用射线对癌细胞进行杀伤,也对身体有损伤作用,辅以中药真情散治疗来保护正常细胞,每日三次
(三)化疗
胰腺癌的化疗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不够敏感,同时在研究中没有理想的观察指标,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对此兴趣不大;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难耐受系统的化疗,所以,为了降低化疗副作用,提高效果,临床上化疗同时应服用中药真情散
1、胰腺癌的系统性化疗:很多文献报告了对胰腺癌进行联合化疗的临床实验,效果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主要有:5-Fu十MMC,5-Fu十MMC十Streptozotoin(链脲菌素),5-Fu+ADM十MMC。这些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率可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单剂化疗的效果,病人的生存期亦显著延长。
2、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
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就是通过胰腺主要的供血动脉,给予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1)目前系统性化疗效果较差的原因可能与全身用化疗药物时,进入胰腺癌组织的药物太少有关,而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胰腺癌组织;
(2)系统性化疗时由于化疗药物全身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量,而区域性化疗药物首先作用于胰腺癌组织,可明显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并因此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总之,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化疗药物更有针对性,并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提高了化疗的效果,同时可明显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中医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西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肿瘤专家的重视,如,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长期服用真情散,不仅可以巩固化疗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复发转移。
[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显著。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血淀粉酶测定,在少数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过性升高;后期胰腺组织萎缩,血淀粉酶值不会有变化。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癌胚抗原(CEA)测定,约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无特异性。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指标。
(二)B超
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见到低回声的肿瘤,间接的所见往往成为发现小胰癌的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除主胰管外,还要仔细观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扩张,如钩突部胰管扩张。超声内镜因超声探头仅隔胃十二指肠壁,对胰腺体尾和头部扫描不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内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三)CT
CT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2cm的胰腺肿块约1/3不能被发现。影像学检查,除外费用昂贵的因素,CT扫描应该列为目前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的CT图像表现为:①胰腺肿块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肿块,肿块中心可有不规则的轮廓模糊的低密度区,若低密度区较大,可为肿瘤坏死或液化表现;②癌肿侵入或压迫胆管或胰管时可使其扩张;③癌肿可侵及胰背脂肪层及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静脉。
胰头癌的病灶显示:大量文献表明,胰腺为拥有丰富血管的脏器,CT增强时强化明显,而胰腺癌多为相对少血管的肿块,平扫时胰腺与胰腺癌密度差较小,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出现坏死时可表现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杂肿块,形态和边界均不清楚;增强早期(动脉期)胰腺即有明显强化而癌组织增强较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则肿块大小、形态和边缘浸润情况可清楚显示;但到了实质期两者密度缩小,肿块显示明显不如前。因此,对于胰腺的常规CT扫描,仍应强调团注法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四)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重点前预测的较好方法,但缺点是价格昂贵。
(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C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见为:主胰管不规则性狭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状截断影;主胰管侧支破坏、断裂、稀疏和移位;造影剂外溢入肿瘤区;胆总管可有包绕狭窄和梗阻表现,如同时有胰管的狭窄和梗阻,则呈“双管征”。
(六)胃肠钡餐检查(GI)
常见的G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胰头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十二指肠呈反“3”形改变,低张GI检查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从而利于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的变化,如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壁僵硬等。
(七)细胞学检查
目前多主张术前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胰腺肿块作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诊断作用在于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可以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可以在术中应用,并可代替胰腺活检,从而避免因活检引起出血、胰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因此很容易造成胰腺导管的梗阻、扩张,胰头癌常直接浸润胆总管下端各壁,而发生梗阻性胆管扩张,引起黄疸。而转移癌是原发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行或淋巴道转移至胰腺,其癌细胞并非起源于腺管上皮,所以一般不造成胰腺管扩张,也不浸润胆总管壁,除非肿物较大,外压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扩张。
转移性胰腺癌:肺、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肾和胃肠道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胰腺。胰腺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转移性胰腺癌的CT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3种情况,即单发不规则肿物、多发肿物和胰腺弥漫性肿大。其中以单发肿块最多见,而单发肿块多位于胰头部。转移灶的大小依检查时间早晚不同各异,其形态大多呈不规则状,部分可见分叶,密度上表现为低密度及等密度,但以低密度为主。形态与密度改变没有明显特异性,但从局部表现很难与原发肿瘤区别,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一些间接征象加以辨别。原发灶明确是诊断的前提,所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胰腺多发肿物比较容易引起转移,如果原发灶确定,可以诊断。但是胰腺癌应与急性胰腺炎、全胰癌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有时因低密度坏死与胰实质紧贴在一起似胰腺多发性弥漫转移,但强化后实质边界不清,胰周有低密度水肿带,临床症状典型可以鉴别。部分全胰癌表现为胰腺多发病灶和灶性弥漫性肿大时,二者鉴别较困难,须紧密结合临床病史。
此外,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特别是位于胰头部的胰腺增大与胰头癌极为相似,以下几点可以鉴别:①胰头增大,外形光滑无分叶;②增强表现为密度均匀;③胆总管正常或扩张,但形态规则;④胰周血管或脏器无明显侵犯;⑤胰头部可见到钙化。
总之,胰头癌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诊断时须密切结合临床,以提高诊断率,CT仍为重要检查方式。
【预防】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大胆怀疑。
(二)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开展二级预防。
(三)对高危对象进行现代高科技的调查,如综合应用B超、ERCP、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新近发展的癌基因检测。
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病因
目前,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已发现一些环境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其中已定的首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其他高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胆石症、饮酒(包括啤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和精制的面粉食品,胃切除术后20年者,也是发生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病理生理】
胰头癌45%起源于紧邻胆总管胰内段的胰管上皮,位于胰头上半部分的背侧面,其余的肿瘤累及胰头中央Vater壶腹的背面,即位于钩突内。前者主要阻塞胆总管,后者可累及主胰管,导致梗阻后潴留性囊肿,甚至胰管分支破裂形成假性囊肿。
胰头癌病例分析显示,尽管肿瘤很小,但由于在胰管内生长的特点,80%左右的病例可见胰体尾部腺管扩张和(或)腺体萎缩。不少胰头癌病例往往因梗阻性黄疸就诊,故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以及胆囊增大也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导管细胞癌最多,约占90%,其组织学分类尚无统一方案,下列分类法可作为参考:
导管细胞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形上皮癌、腺鳞癌、粘液癌等;
腺泡细胞癌;
胰岛细胞癌;
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癌,癌肉瘤等。
【临床表现】
胰头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和消瘦。
(1)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早期由于胰管梗阻,管腔内压增高,呈上腹钝痛、胀痛,可放射至后腰部。少数病人可呈现剧痛。多数病人对早期症状不在意,未能早期就诊,或者被忽视,而延误诊断。中晚期,肿瘤侵及胆总管中下段,压迫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侵及十二指肠的不同节段及腹腔神经丛,使腹痛症状加重,甚而昼夜腹痛不止,影响睡眠和饮食,加速体质消耗。
(2)黄疸:是胰头癌的最主要的症状和体征。黄疸出现的早晚与癌肿在胰头的部位有关,靠近胆总管区出现黄疸较早,远离胆总管者黄疸出现较晚。大部分病人出现黄疸时已属中晚期,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但部分病人可无瘙痒。黄疸时间长者可有出血倾向。胆道完全梗阻,黄疸深,大便呈陶土色;深度黄染时,大便表面又被染成浅黄色。体格检查:可见巩膜及皮肤黄染、肝大,大部分病人胆囊肿大。
(3)消瘦和乏力:患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重下降,其与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和癌肿消耗等有关。
(4)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部分病人可有恶心、呕吐。晚期癌肿侵及十二指肠可出现上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出血。
(5)其他:部分病人患病早期表现为轻度糖尿病症状,血糖增高、尿糖阳性。胰头癌致胆道梗阻多无胆道感染,少数病人可合并胆道感染,寒战高热易与胆石症相混淆。晚期病人偶可扪及上腹肿块,质硬且固定,可有腹水。
体格检查:查体可见上腹压痛和黄疸,出现黄疸时,常因胆汁淤积而有肝大、触诊质硬、表面光滑,可扪及囊状、无压痛、表面光滑、并可推移的胀大胆囊,称Courvisier征,是诊断胰头癌的重要体征。胰腺肿块多见于上腹部,呈结节状或硬块肿块,可以是肿瘤本身,也可是腹腔内转移的淋巴结。胰头癌的肿块一般较深、不活动,而肠系膜或大网胰的转移癌则有一定活动性。晚期患者可有腹水,多因腹胰转移所致。少数患者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直肠指检触及盆腔转移癌。
【临床诊断】
1、40~70岁的病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早期无特异症状,常见的症状有上腹隐痛、钝痛、胀痛和上腹部不适,可长期存在,夜间更明显。
3、晚期因侵犯腹腔神经丛,腹痛可加剧,呈顽固性,可伴背痛,止痛药往往效果不明显。
4、黄疸是胰头癌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呈进行性加深,全身瘙痒,大便色浅,尿色渐深。
5、病人可出现腹胀、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常有消瘦、乏力。
[编辑本段]【治疗】
对于多数实体癌来说,手术切除均是癌症治愈的主要手段。胰头癌作为一种实体癌症,争取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是唯一治愈手段。不过手术有一定的使用条件,一般来说,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除此之外,许多癌症也因为其自身原因,(如肿瘤位置、大小、形态或者患者本身身体因素,如体制虚弱、并发症),等因素而不能进行手术或者手术效果不佳。此外,还有一项,此处的手术切除必须能保证全部切除肿瘤。而且手术切除由于对于肿瘤细胞的破环也会诱发转移等其他因素,所以癌症的治疗是个系统的工作,手术、放化疗、中医药配合治疗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概况的讲,手术、放化疗是西医的治疗方式,其重在攻伐,会损伤机体,带来毒副作用。然后其显效快速,不过什么质量不高,患者后期比较痛苦。
中医讲究平衡,主张“带瘤生存”, 显效虽慢,不过生活治疗高,患者一般均比较舒适。中医治疗癌症的根本大法为“扶正赔本法”,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肿瘤科“抑扶平衡法”治疗胰头癌。
癌症治疗能达到何种治疗效果不仅仅是因为治疗方式的因素,由于癌症其自身的性质,现今来看,癌症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和癌症的发展阶为依据。通俗的讲,越早越能治愈,越晚只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癌症初期,适用手术切除,中医药提高身体机能,争取治愈;癌症发展晚期,不管是放化疗、中医药或者联合使用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晚期中医药能带来跟好的生活治疗,放化疗副作用太大。
(一) 手术治疗
胰头癌转移范围广泛,方式多样,涉及许多重要脏器、血管,手术难度很大,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Ⅲ期、Ⅳ期的患者无论何种术式死亡率都相当高,预后很差,成为外科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病人手术后属于术后康复期.在康复期的治疗上也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存在的复发和转移几率是很高的,术后残余的癌细胞会不定时的向各部位转移.所以术后要加强巩固以防止它的复发和转移,手术西医治标,术后康复期用中药真情散来治本,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样中西医结合,标本兼职,才能取得很好得效果,否则转移后再治疗就比较晚了。
胰头癌常用手术方式有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区域性淋巴结廓清术、改良扩大根治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全胰切除加淋巴结清术以及姑息手术。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是胰头癌的首选根治性切除术式,由Whipple在1935年首创。虽在以后的年间,不少学者在关于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面作了许多改革,但至今仍习惯地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称为Whipple术。
适应症:对一般状态好,年龄<70岁(非硬性指标),无肝转移、无腹水、癌肿末浸润周围血管的胰头癌均适于行PD 。70以上(非硬性指标)身体虚弱,有并发症的一般采用中医药治疗。
2、全胰切除术(TP)
适应症:癌肿波及全胰,无肝转移及腹膜种植者为全胰切除术的绝对适应症。全胰切除术的优点,除了彻底切除胰内多种病灶外,还使清除胰腺周围淋巴结更为方便和彻底。全胰切除术后不再存在胰-空肠吻合,可完全避免胰瘘的产生。但全胰切除术后也有不少问题,可发生继发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碍,终生需要应用胰岛素及消化酶治疗,故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因此,行TP时不能只凭胰腺病变局部情况来决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出现糖尿病是否充分理解,能否自行注射胰岛素,家属能否协助管理糖尿病,以及经济状况等。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决定行TP。
3、胰体尾部切除术(DP)
适应于胰体尾部癌无转移者。连同脾脏、胰体尾部肿瘤及周围淋巴结一并切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胰体尾部癌多在发生腹部包块或腰背部疼痛时才被确诊,多属中晚期癌。能作根治性切除者不到5%。由于切除时已有胰外转移,故术后生存期常不满年。
4、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PPPD仅适用于壶腹癌、较小的胰头癌,十二指肠球部及胃幽门部无癌直接浸润、胃周围淋巴结无转移者。
5、合理选择解除黄疸的姑息性手术方式
由于胰腺位置深的解剖特点,胰腺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缺乏早期诊断方法,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无法切除者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于这部分病人,外科姑息性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姑息性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1)解除胆道梗阻;(2)解除十二指肠梗阻;(3)控制和减轻疼痛,起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的作用 。因此,选择合理的姑息性手术术式对中晚期胰头癌治疗十分重要。
临床上用于中晚期胰头癌解除黄疸的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术、胆管内支架支撑术和胆道外引流术等。胆肠吻合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其中包括胆囊空肠吻合术(CJS)和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两大类:
(1)胆囊空肠吻合术(CJS),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较小而成为最常采用的术式,但CJS有不足之处:①约10%病人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下端,靠近十二指肠,易被肿大的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而致梗阻;②有时术中难以确定胆囊管是否通畅,需经术中造影才能确定,较为费时;③当胆囊有炎症、结石嵌顿、不充盈或无功能时不适宜行此手术;④胆囊管引流胆汁相对不畅、术后复发性黄疸和胆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
Rosemurgy等综合8篇文献资料显示,CJS和HDJS缓解黄疸立即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黄疸复发或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0%和8%。因此,认为目前临床上一般最好少使用CJS,而应尽量使用HDJS。
(2)胆管空肠吻合术(HDJS)。原因是:一方面,肝总管-空肠吻合的吻合口位置更高,不易被肿瘤侵犯或压迫,而且可以提供一个更大的吻合口;另一方面,Roux-en-Y形吻合可以明显减少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从而减轻对肝脏损害。
Tanapa等总结了9807例胰腺癌资料:HDJS手术死亡率已由34%降至7%,术后生存期由不到5.7个月增至9.2个月;而CJS手术死亡率由17%仅降至10%,术后生存期由4.7个月仅增至6.7个月。另外,HDJS是直接对肝(胆)总管进行引流,不但减黄有效率高,而且术后远期复发黄疸和胆管炎发生率较低,也说明HDJS的疗效明显优于CJS。
(3)胆道内支架支撑为
(4)胆道外引流术,即胆囊或胆总管造瘘,或经皮肝穿刺内胆管置管外引流术。减黄短期效果显著,但大量胆汁丢失,造成严重水、电解质平衡,患者生活质量差,现已很少使用。
(二)放射治疗
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中放疗用10~20MV高能电子线,在充分显露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瘤、移开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下,准确将相应限光筒置于肿瘤上,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15~25Gy,照射时间约4~6分钟。体外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也用于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术的姑息性治疗。用CT精确定位作放射治疗计划,使胰腺癌病变部位得到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用10mVx线,腹前一野加两侧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剂量40~60Gy/4~6周,可连续治疗,也可分段治疗。
放疗为利用射线对癌细胞进行杀伤,也对身体有损伤作用,辅以中药真情散治疗来保护正常细胞,每日三次
(三)化疗
胰腺癌的化疗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不够敏感,同时在研究中没有理想的观察指标,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对此兴趣不大;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难耐受系统的化疗,所以,为了降低化疗副作用,提高效果,临床上化疗同时应服用中药真情散
1、胰腺癌的系统性化疗:很多文献报告了对胰腺癌进行联合化疗的临床实验,效果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主要有:5-Fu十MMC,5-Fu十MMC十Streptozotoin(链脲菌素),5-Fu+ADM十MMC。这些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率可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单剂化疗的效果,病人的生存期亦显著延长。
2、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
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就是通过胰腺主要的供血动脉,给予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1)目前系统性化疗效果较差的原因可能与全身用化疗药物时,进入胰腺癌组织的药物太少有关,而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胰腺癌组织;
(2)系统性化疗时由于化疗药物全身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量,而区域性化疗药物首先作用于胰腺癌组织,可明显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并因此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总之,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化疗药物更有针对性,并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提高了化疗的效果,同时可明显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中医治疗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西结合治疗越来越受到肿瘤专家的重视,如,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长期服用真情散,不仅可以巩固化疗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复发转移。
[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显著。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血淀粉酶测定,在少数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过性升高;后期胰腺组织萎缩,血淀粉酶值不会有变化。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癌胚抗原(CEA)测定,约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无特异性。消化道肿瘤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指标。
(二)B超
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见到低回声的肿瘤,间接的所见往往成为发现小胰癌的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除主胰管外,还要仔细观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扩张,如钩突部胰管扩张。超声内镜因超声探头仅隔胃十二指肠壁,对胰腺体尾和头部扫描不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内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三)CT
CT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2cm的胰腺肿块约1/3不能被发现。影像学检查,除外费用昂贵的因素,CT扫描应该列为目前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的CT图像表现为:①胰腺肿块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肿块,肿块中心可有不规则的轮廓模糊的低密度区,若低密度区较大,可为肿瘤坏死或液化表现;②癌肿侵入或压迫胆管或胰管时可使其扩张;③癌肿可侵及胰背脂肪层及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静脉。
胰头癌的病灶显示:大量文献表明,胰腺为拥有丰富血管的脏器,CT增强时强化明显,而胰腺癌多为相对少血管的肿块,平扫时胰腺与胰腺癌密度差较小,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出现坏死时可表现为低密度或低等密度混杂肿块,形态和边界均不清楚;增强早期(动脉期)胰腺即有明显强化而癌组织增强较不明显,呈相对低密度,则肿块大小、形态和边缘浸润情况可清楚显示;但到了实质期两者密度缩小,肿块显示明显不如前。因此,对于胰腺的常规CT扫描,仍应强调团注法薄层动态增强扫描。
(四)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重点前预测的较好方法,但缺点是价格昂贵。
(五)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C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见为:主胰管不规则性狭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状截断影;主胰管侧支破坏、断裂、稀疏和移位;造影剂外溢入肿瘤区;胆总管可有包绕狭窄和梗阻表现,如同时有胰管的狭窄和梗阻,则呈“双管征”。
(六)胃肠钡餐检查(GI)
常见的G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胰头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十二指肠呈反“3”形改变,低张GI检查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从而利于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的变化,如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壁僵硬等。
(七)细胞学检查
目前多主张术前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胰腺肿块作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诊断作用在于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可以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可以在术中应用,并可代替胰腺活检,从而避免因活检引起出血、胰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因此很容易造成胰腺导管的梗阻、扩张,胰头癌常直接浸润胆总管下端各壁,而发生梗阻性胆管扩张,引起黄疸。而转移癌是原发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行或淋巴道转移至胰腺,其癌细胞并非起源于腺管上皮,所以一般不造成胰腺管扩张,也不浸润胆总管壁,除非肿物较大,外压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扩张。
转移性胰腺癌:肺、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肾和胃肠道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胰腺。胰腺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转移性胰腺癌的CT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3种情况,即单发不规则肿物、多发肿物和胰腺弥漫性肿大。其中以单发肿块最多见,而单发肿块多位于胰头部。转移灶的大小依检查时间早晚不同各异,其形态大多呈不规则状,部分可见分叶,密度上表现为低密度及等密度,但以低密度为主。形态与密度改变没有明显特异性,但从局部表现很难与原发肿瘤区别,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一些间接征象加以辨别。原发灶明确是诊断的前提,所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胰腺多发肿物比较容易引起转移,如果原发灶确定,可以诊断。但是胰腺癌应与急性胰腺炎、全胰癌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有时因低密度坏死与胰实质紧贴在一起似胰腺多发性弥漫转移,但强化后实质边界不清,胰周有低密度水肿带,临床症状典型可以鉴别。部分全胰癌表现为胰腺多发病灶和灶性弥漫性肿大时,二者鉴别较困难,须紧密结合临床病史。
此外,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特别是位于胰头部的胰腺增大与胰头癌极为相似,以下几点可以鉴别:①胰头增大,外形光滑无分叶;②增强表现为密度均匀;③胆总管正常或扩张,但形态规则;④胰周血管或脏器无明显侵犯;⑤胰头部可见到钙化。
总之,胰头癌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诊断时须密切结合临床,以提高诊断率,CT仍为重要检查方式。
【预防】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大胆怀疑。
(二)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开展二级预防。
(三)对高危对象进行现代高科技的调查,如综合应用B超、ERCP、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新近发展的癌基因检测。
展开全部
胰腺癌相当凶险,治疗手段少,发展速度快,预后很不好。目前临床上有一定效果的是健择加特罗凯化疗。除此没什么好的办法,不要去信中药,吃不好反而耽误病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您好,胰头癌的患者黄疸时常见症状。如果是肿瘤引起的胆管堵塞需要做支架排黄疸。此外可结合中药对症治疗。应用中医扶正祛邪,化瘀散结,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等原理,以中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促进肿瘤病人的康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您好,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5%,中位生存期仅为6~9个月,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胰腺因为位置隐蔽85%的胰腺癌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处于晚期,从而失去手术机会,故胰腺癌的治疗仍是一大难题,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有饮食控制、调整生活习惯,必要时可辅助中药治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胰头癌是做不了手术的,可以做保守治疗,伽马刀,化疗(用健泽)什么的。
其实得了这种病,现在的医疗手段没有什么号的办法,你也想开点吧。
其实得了这种病,现在的医疗手段没有什么号的办法,你也想开点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