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回答
展开全部
Life is suffering whick give you hope.
汗,吃苦才会长大。
前半句“一切皆苦”是佛说的没错,个人浅见,此“苦”字用suffering比用misery好些,misery只有痛苦和悲惨,suffering是受苦受难、忍受苦难比较契合佛祖本义。
后半句“欲望是苦的根源”乃外道论,且与前半句矛盾:既说一切皆苦,即是说苦为一切根源,已是顶级,岂可再回上一层目录?
从唯识角度讲,苦是人生贪嗔痴诸欲的根源。
让人感到苦,人就会希望生活变甜,于是努力奋斗,生活就可能变甜。不觉其臭,则永远不知该洗洗了。
生活好了,会感到不够好,还是苦!就希望更好,有更多钱,即所谓贪欲。
所以唯识论说,苦是诸欲的根源。所以佛说应当修行,无我才能使苦断绝,钱等俗物并不能够。维持生活、知足常乐,一般人已可离苦,努力奋斗只为社会进步从提高本人生活水平开始。
佛典从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只会害更多人
其程度猛于网络低俗风
汗,吃苦才会长大。
前半句“一切皆苦”是佛说的没错,个人浅见,此“苦”字用suffering比用misery好些,misery只有痛苦和悲惨,suffering是受苦受难、忍受苦难比较契合佛祖本义。
后半句“欲望是苦的根源”乃外道论,且与前半句矛盾:既说一切皆苦,即是说苦为一切根源,已是顶级,岂可再回上一层目录?
从唯识角度讲,苦是人生贪嗔痴诸欲的根源。
让人感到苦,人就会希望生活变甜,于是努力奋斗,生活就可能变甜。不觉其臭,则永远不知该洗洗了。
生活好了,会感到不够好,还是苦!就希望更好,有更多钱,即所谓贪欲。
所以唯识论说,苦是诸欲的根源。所以佛说应当修行,无我才能使苦断绝,钱等俗物并不能够。维持生活、知足常乐,一般人已可离苦,努力奋斗只为社会进步从提高本人生活水平开始。
佛典从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只会害更多人
其程度猛于网络低俗风
展开全部
人生一切皆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不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完痛苦即至。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现,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胁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认识痛苦:从前面的剖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佛教教导人们超越痛苦的要诀,首在‘认识痛苦’,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谈到痛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体验。苦可分为身苦、心苦,佛教以‘八苦’总括每个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一、‘求不得苦’:名誉、权位、财富、眷属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恼;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恼不堪。这是我们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苦恼,二、‘怨憎会苦’,三、‘爱别离苦’;这是我们对于社会关系所引起的因恼。意见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却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谈。彼此无法谅解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至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互相相亲相爱,却又不能避免生离死别。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这是由于身心不协调所引发的痛苦。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喜,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的呢?上述七苦是从我们对外物、社会、身心的关系中来说明苦。但是,总结来说,有这七种苦是因为我们具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聚合。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就是说明第八种苦:‘五蕴炽盛苦’。有了身心自体,就会引发一切对外物、社会、身心的痛苦。所以,我们有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于此身心。以上,我们以八苦简单来说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质进步、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固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却也衍生了若干问题。譬如飞机的发明,使人类交通往来更加便利频繁;但是历年来所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损失不少人命。还有,工业的突飞猛进,固然带来社会的繁荣;然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威胁著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都面临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而引发社会结构的解体;令价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现代人普遍都能够领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谈‘心灵的超越’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但也有快乐,不该‘以偏盖全’。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如果站在现实人间当下这一生的立场上,佛教并不是要叫人承认‘有受皆苦’的这一观念不可。佛教讲苦,是从佛陀的悲智观照所得的结论,一般人是无法体察到这个事实;由于凡圣的境界高下层次不同,实在勉强不来。佛站在生死之流的岸上,来看生死流中的众生乃是唯苦无乐;纵然有乐,也像搔身上的疮一样。搔时相当快活,搔完痛苦即至。其次,佛教之所以一再强调‘一切皆苦’,是因为唯有正视这个事实,才能从中超越。这就好比身体有了病痛,能够极早发现,以便对症下药,恢复身体的健康。反之,如果昧于事实,不去求诊就医,只会让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对人生的态度既非悲观,也非乐观。如果一定要说它怎么样,毋宁说它是‘实观’的。因为佛教对人生、世界的观点是如实的,它以客观的眼光看一切事物,既不编织美丽华谎言,让人们活在愚人的乐园里,醉生梦死的度过一生;也不以各种不实的恐惧与罪恶来恫吓、威胁人们。而只是客观而正确的告诉你:你是什么?你周围的世界又是什么?并为你指出心灵超越的途径,达到自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境界。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像面对疾病时,有的医生会过份夸大病情,要你放弃一切希望(悲观);有的医生则愚昧地宣称根本无病,不需要治疗,以虚妄的安慰来欺骗病人(乐观);两者都同样的危险。真正高明的医生能把症状诊断得很正确,他了解疾病的原因与性质,清楚的看到病可以治愈,并且果敢地采取治疗措施,因而救了病人一命(实观)。认识痛苦:从前面的剖析中,我们不难理解到佛教教导人们超越痛苦的要诀,首在‘认识痛苦’,所谓‘遍知一切苦,永断生死流。’谈到痛苦,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体验。苦可分为身苦、心苦,佛教以‘八苦’总括每个人身心世界所承受的苦痛。一、‘求不得苦’:名誉、权位、财富、眷属是人人殷盼渴求的。希求而得不到,固然苦恼;得到了,生怕失去,也是苦恼不堪。这是我们对于外物关系所引起的苦恼,二、‘怨憎会苦’,三、‘爱别离苦’;这是我们对于社会关系所引起的因恼。意见不合、相怨相恨的,不见倒也耳目清净,却偏偏要聚在一起,共事、共住、共谈。彼此无法谅解又无法离开,真是苦恼至极。反之,父母、兄弟、夫妇、儿女、朋友,互相相亲相爱,却又不能避免生离死别。四、‘生苦’、五、‘老苦’、六、‘病苦’、七、‘死苦’:这是由于身心不协调所引发的痛苦。一般人总以为生是可喜,老病与死亡才是悲哀。殊不知生了就不能不老,不能不病,不能不死。老病死由生而来,那生有什么可乐的呢?上述七苦是从我们对外物、社会、身心的关系中来说明苦。但是,总结来说,有这七种苦是因为我们具有五蕴(色、受、想、行、识)身心的聚合。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这就是说明第八种苦:‘五蕴炽盛苦’。有了身心自体,就会引发一切对外物、社会、身心的痛苦。所以,我们有一切的问题,都是源自于此身心。以上,我们以八苦简单来说明身心的煎熬。另外,在今日物质进步、科技昌明的时代,科学固然带给我们很多方便,却也衍生了若干问题。譬如飞机的发明,使人类交通往来更加便利频繁;但是历年来所发生的意外事故,也损失不少人命。还有,工业的突飞猛进,固然带来社会的繁荣;然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威胁著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都面临了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迅速转变,而引发社会结构的解体;令价值混淆、人心更加迷茫。现代人普遍都能够领略‘身心交煎’的滋味。因此,谈‘心灵的超越’是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佛教是释迦牟尼所创建的,而释迦牟尼佛出世于五浊恶世~!也就是生老病死苦~!而这些苦的根源就在于你心里面一直在惦记着这些事,你不想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你也是怕发生越是想着这些事情,那就是欲望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世间一切皆苦,苦有四谛、三转、十二行。到我的博客阅读《转*法*轮*经》。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
http://hi.baidu.com/chiayewli/blog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只能减少,但无法避免。
欲望来自,眼、耳、鼻、舌、身、意,6识。
欲望来自,眼、耳、鼻、舌、身、意,6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