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晋国 10

如题蜀国和吴国联盟从实力上说应该是能和魏国抗衡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还有魏国后来被晋国取代又是怎么的不太明白魏国之前不是朝中曹真曹爽还有诸夏侯势力很强大么司马氏是怎么取代的... 如题 蜀国和吴国联盟从实力上说应该是能和魏国抗衡的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魏国后来被晋国取代又是怎么的 不太明白魏国之前不是朝中曹真曹爽还有诸夏侯势力很强大么 司马氏是怎么取代的? 展开
 我来答
热点那些事儿
高粉答主

2021-08-2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6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从国力上说,吴蜀联盟想击败魏,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当时的人口户籍统计,即使是蜀国的全盛时期,也就是刘备已经攻下益州,同时关羽还没死的这段时间,蜀国的人口连魏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吴国大约是蜀国人口的三倍。也就是说吴蜀联盟加起来,人口不足魏国一半。不要看地图上蜀的面积似乎不算特别小,其实巴蜀三分之一是无法居住耕种的山岭。

何况当时,江南和巴蜀地区都不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广人稀是真实的写照。黄巾之乱到赤壁之战,群雄都在中原作战,是他们打不下江南和巴蜀,不是,是因为没有攻占的价值。人口少,耕地少,人口素质还不够,经济文化也差,各个方面吴蜀都是不如中原的。

说完经济和民力,再看人才。人少,人才自然就少。魏国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唯才是用。何况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正统话语权。当时大多数忠于汉室的士,还是会优先投奔曹操的。吴国还是依赖当地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你看出了多少权臣。

蜀国更是地小民弱,除了刘备的老部下,新提拔的只能是益州当地人。这些人还经常阳奉阴违,不服刘备及后继的诸葛的管理。

疆域

从地域上来说,晋国疆域变化极大,叔虞受封于唐时,其领地仅“河汾之东方百里”,晋大夫郭偃说:“今晋国之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

晋武公在位时晋国的疆域开始扩张进程,先攻灭了荀国。并翼之后又攻灭了董国、贾国、杨国,晋献公时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为文公争霸奠定了基础。

晋文公时受赐周畿的阳樊、温、原、州、陉、浠、沮、攒茅等邑。又经灵、成、景、厉、悼五代的开拓,其版图最终形成了包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与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古一部的广大地区。

fanhaixuan
推荐于2018-05-08 · TA获得超过519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91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880万
展开全部

1、蜀国后主刘禅生性孱懦,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托孤之时,就曾对孔明说过:“能辅则辅之....,你可自立为西川之主”,孔明感激涕零。刘备也曾对阿斗说过:“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虽有天下第一谋士孔明的辅助,最后孔明六出祁山,有2次是因刘禅误听谗言,中途召回孔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就是写的这位汉丞相,当然孔明也是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三顾之恩、托孤之重)。

  • 蜀国鼎盛时期,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打西川时凤雏先亡,然后是关羽忘记了孔明“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所斩。

  • 然后是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听劝告,起倾国之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病死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

  • 孔明为实现刘备的霸业,六出祁山;孔明病死五丈原后,姜维九伐中原,因为种种原因,都未成功,最主要的还是刘禅宠信宦官黄浩的谗言。

  • 最终蜀国被魏国钟会、邓艾所灭,刘禅被擒,晋帝司马炎封其为“安乐公”

2、而吴国呢?江南自古多出俊杰,当初创业的江东猛虎孙坚、小霸王孙策、18岁领江东主的孙仲谋、周公瑾、鲁子敬、陆逊、陆逊之子陆抗,这些能吞吐天地的人物早都已经做古了,后主孙浩比蜀国刘禅强不了多少,残暴不纳忠言,宠信宦官,这样的国家能好吗?

  • 当晋帝司马炎派杜预兵法东吴时,这位后主竟采纳宦官的意见,在天险长江放置铁索阻拦。

  • 这位后主也被杜预所擒,司马炎和对待蜀国刘禅一样,给个闲职,养老去罢。

3、最后说晋国。

  • 司马懿可是三国第一忍者,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时,就曾对左右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辅助曹操三代:曹操、曹丕、曹睿。但是司马懿不是池中之物,胸藏锦绣,不露声色。最后在府中称病10年,诈病赚曹爽,正当曹氏宗亲得意忘形,放松警惕外出围猎的时候,发动政变一举灭了他们。

  • 其实一直到曹睿在位,不是对司马懿没有防范,奈何曹氏宗亲多是饭桶(比如曹真、驸马夏侯楙),不得不用司马氏父子对付诸葛亮。曹睿临死之时,如果不是司马懿掩饰的好,早就杀了他了,一念之仁,让司马懿回家养老。

  • 就是这一念之差,给了司马懿喘息的机会。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随他父亲征战一生,父子三代努力,瞒天过海,也真是不容易。同时,也因为司马懿在军队中威望甚高,可以说仅次于魏武帝曹操,还有号召力,否则也无法兴风作浪。

  • 一旦一朝权在手,亲眼目睹了汉室兴衰、曹操如何篡权的司马懿,反过来能给曹氏宗亲喘息机会吗?对曹爽等人就是斩草除根,夏侯霸如果不是跑到蜀国姜维那边,也被司马懿骗回杀了。司马懿也是效仿曹操对汉献帝一样,当皇帝曹髦是傀儡,但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个傀儡皇帝,最后也被司马师指使一个武将成倅所杀,这可是弑君之罪,然后再将这个爪牙杀了以谢天下,怎么样,够狠吧?

  • 最后还得说,家族后继有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也是明主,与吴国孙浩对垒,当时晋国派的是羊祜,此人也是兵法谋略精通的大将,吴主孙浩派的就是陆逊之子陆抗。正当前线两位将军斗智斗勇的时候,孙浩又听信谗言,开始怀疑陆抗,将其从前线调回;作为鲜明对比,司马炎对左右说过:羊祜将军必有奇谋,不必担心。谁高谁低,想想还需要比吗?

~~~~~~~~~~~~~~~~~~~~~~~~~~~~~~~~~~~~~~~~~~~

最后一句话,要想成就霸业、守住家业,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后继有人才行;有人才,也需要懂得用人识人的明君。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你说的这个是演义里的吧 正史里曹真的能力是可以和诸葛比一下的 司马懿也不是因为掩饰而是因为曹爽的原因主动回家的 陆抗在正史里也没有被贬过 我问的这个问题是问的正史里的 演义里作者感情色彩太鲜明不客观了
追答
看来你对正史了解比我多,只要是史书,或多或少一定加入了作者的观点。
从《三国演义》这部书中可以总结出很多东西,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上面的内容完全基于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云一凡
2014-05-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5万
展开全部
因为晋朝代表的是士族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曹操刘备孙权的政权用的是法家寒族的庶族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当时的大时代不服。
中国历史上夏商周是领主阶级统治,后来秦灭六国,也来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秦汉开始就地主阶级的政治了,秦和汉为贵族地主阶级,三国两晋南北朝为士族地主阶级,隋开始到辛亥革命为庶族地主阶级。而三国又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小插曲。因为他们三国国家没有一个是以士族为核心领导地位的国家。当年汉室政权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外戚,宦官和士族。在第一个军阀董卓入京前,外戚和宦官相互争斗最后两败俱伤。后来董卓进京,代表士族势力的袁绍与董卓谈判,没想到董卓竟然与士族处于敌对势力,没办法袁绍逃离京城组织自己的军队,但是他还是代表着士族势力就是所谓的门阀。后来袁绍召集18路诸侯组成酸枣联盟讨伐董卓。在之后群雄并起,从此军阀和门阀的战争就开始了。随着时间推移各路诸侯被相继消灭,有的被门阀吞并,有的被军阀吞并。之后就开始决定三国历史的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代表军阀势力的曹操和代表门阀势力的袁绍展开了一场生死战。曹操险胜。这样士族的独立政治势力就被消灭了,于是门阀开始投奔军阀。曹操虽然用了孔融这样的士族,但是他是想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来,他不想用汉朝原来的统治手段,于是曹操唯智者用之。刘备呢,他也不用士族因为他也是军阀,但他早年又得罪不起士族,于是用了折中之计,他发现诸葛亮不仅才学过人还是士族所以请他出山是一箭双雕。但是你看刘备拿到荆州之后根本不用汉朝那一套,而是用考试选拔人才。孙权呢,刚刚上任时年纪太轻没有办法,根据东吴版隆中对,鲁肃的想法就是以东吴为根本,西进去荆州和益州,然后进取天下。于是孙权实施吴人治吴,但是孙权也不喜欢士族,而且他和江东士族有着世仇(孙策就是死于士族的仇杀),于是晚年的孙权人格分裂,他虽然用士族但是不信任。如,他见过之后竟然没有选张昭为丞相,当时所有人都震惊了。后来又逼死陆逊,虽然表面上看陆逊死于参与立嗣子的争夺,但是其他的人怎么没事,有的还升值了,再就是后俩孙权拔除顾雍。江东四大家族中张,陆,顾三家都被孙权处理了。足以说明问题。再看曹操,曹操虽然用士族,但归根结的曹操不喜欢士族,所以他虽然用孔融,但是后来把他给杀了。然后曹操想把自己这套理论推广到全国,没想到他又经历了一次决定历史的大战,不过这次他是失败者,就是赤壁大战,这也是南方对抗北方的战争。刘备呢,运用的战术是我不用士族,但我也不得罪,他学曹操走的路,但又和曹操有不同。(这就是高手啊)。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依然是用考试选拔人才,法家寒学代表和曹操特别像。而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就和士族妥协了,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掌权。孙权虽然不信任士族但不得不用,所以也是妥协了。只有蜀国没有妥协,所以蜀国最早灭亡。论及曹操的政权呢,像沙龙,都是有才者聚集的地方,刘备的呢,像帮派,因为刘备留住人才喜欢用义气,一起吃饭啊,一起睡觉啊。孙权呢,像家庭,因为孙策有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绍是孙权的叔父,周瑜呢,孙权把他当个哥哥看待,周瑜都可以去面见老妇人。
说白了,三国的三位统治者都是思想超越时代的明君,但是无奈大时代所为,当时的士族掌握了财权,政权和军权,所以三国最后谁都没有统一天下反而被取代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冀州大家族司马氏恐怕也要有别的家族来篡位。
最后希望楼主能跳出三国历史来看三国,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底比斯X夏
2015-10-04 · TA获得超过4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879
展开全部
既然题主希望了解正史,那么我们就不谈演义内容了。
从国力上说,吴蜀联盟想击败魏,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当时的人口户籍统计,即使是蜀国的全盛时期,也就是刘备已经攻下益州,同时关羽还没死的这段时间,蜀国的人口连魏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吴国大约是蜀国人口的三倍。也就是说吴蜀联盟加起来,人口不足魏国一半。不要看地图上蜀的面积似乎不算特别小,其实巴蜀三分之一是无法居住耕种的山岭。何况当时,江南和巴蜀地区都不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广人稀是真实的写照。黄巾之乱到赤壁之战,群雄都在中原作战,是他们打不下江南和巴蜀?不是,是因为没有攻占的价值。人口少,耕地少,人口素质还不够,经济文化也差,各个方面吴蜀都是不如中原的。
说完经济和民力,再看人才。人少,人才自然就少。魏国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唯才是用。何况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正统话语权。当时大多数忠于汉室的士,还是会优先投奔曹操的。吴国还是依赖当地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你看出了多少权臣。蜀国更是地小民弱,除了刘备的老部下,新提拔的只能是益州当地人。这些人还经常阳奉阴违,不服刘备及后继的诸葛的管理。
综上,说蜀国和吴国的实力能和魏国抗衡,本身就是不对的。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魏国会被取代。
首先诸曹诸夏侯当时都死了,当权的都是他们的后代了。你看曹操曹丕曹睿都三代了,司马懿还活着。这些缺少历练的年轻人,比起老谋深算,树大根深的司马家族,自然是不如的。其次,政权问题最后还是要归根到权利问题上。曹操推行的是九品中正制,破坏了以前世家大族对当官的垄断地位。后来曹丕放宽了限度,但是还是不够。世家大族们不愿意放弃权利,而魏国政体是不适应时代潮流的。最终司马家掌权,把权利和经济特权返还给世家大族。这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合作。这种情况延续了几百年,直到后来东晋,还是世家大族王家谢家掌权,比如著名的谢安谢玄,还有那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就是说的他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5-10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首先分析魏国的情况,因为曹操死后,曹氏家族的继承人无论是执政能力还是在朝廷中的威信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曹氏已经逐渐衰落,而司马氏从司马懿当上魏国的征西大都督,掌握了魏国的军权,在军队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笼络了大批的人心,魏国后期,司马懿的权势达到顶峰,军队甚至出现了认大都督不认曹氏皇族的情况,所以后来司马氏以武力为后盾夺取了魏国的江山。然后再来看看蜀国和吴国的情况。与魏国类似,这两个国家后继者无能,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力,使得朝中奸臣当道,再加上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特别是吴国最严重,达到皇室互相残杀的程度,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实力,使得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吴蜀两国国力更加衰弱,根本不像上一代人赤壁之战时期联合抗曹那样的雄心壮志以及超凡能力了,而且三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分布是北方黄河流域人口众多,而南方人口稀少,从兵力上南方两国本来就严重不足,遇到统治者无能,统治集团内讧那国家基本上就完蛋了。所以,只要司马氏取得了魏国的权力颠覆了魏国,转向强攻吴蜀两国,南方两国基本只有挨打被消灭的份儿。总之,三国都是毁灭在不争气的二代三代主手里,最后新崛起的司马家族统一了天下,他们把国号定为晋,那就是晋朝统一中国了。历史上称为西晋,与后来的东晋相互对应。
追问
皇帝差并不代表国家就不强啊
姜维取代诸葛亮之前内政不也是搞得很好么
要说人才的话 蜀国吴国人口再怎么少也不可能一点人才都没把
觉得还是宦官搞得结果
还有就是觉得姜维只注重于攻占 内政后勤方面的不像诸葛亮 基本上没怎么在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