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因为高考状元偏爱金融管理?
018年诺贝尔奖的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已经揭晓。今年有几个惊喜:阿瑟·阿什金已经96岁,是迄今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唐娜·斯特里克兰是55年来首次有女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奖项的女性获奖者增至3人。
人们一直在追问,诺贝尔奖中的自然科学奖,中国为啥迄今为止仅有屠呦呦摘取?
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很多人还认为,这是中国功利化教育的结果——近20年,各省市高考状元大多选择了经济、金融和经营管理专业。
第一,中小学尤其是基础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感。
中学教育以应试为指挥棒,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品德及学业的优劣。在这一强大压力之下,学校的办学思想被扭曲。比如,学校压缩技术学科课程节数,扩增科学学科课程节数,压缩学生休息时间,扩增每天上课节数,包括早晚自习。
第二,家长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追求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趋利性。
一流人才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父母等亲人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 的一生发展。而在今天,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绝大多数父母教育子女刻苦学习,考取高分的目标就是考上名牌大学,当官或做富人,光宗耀祖。很少有家长教育子女献身科学,报效国家,甘愿贫。
第三,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一流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孔子提出“中庸之道”,孔子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比如,中庸之道对一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来说,则包含一种滞后的因素。因为方正中和的思维、不偏不倚的行动、甘居中游的心态,往往使人缺乏创新和冒险意识,难以有超越和突破。而由这种思想所派生出的保守、封闭等消极因素影响了中国一流人才的形成。
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积极探索贯穿各级各类中学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找出我国中学基础教育与世界的距离及存在的问题,并竭尽全力改进,保质保量逐年向高校输送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其意义可能会远远超出获奖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