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的区别
展开全部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区别。(1)观点内涵不同。孟子是性善论的倡导者。性善论是指人天生就有向善的可能。而荀子倡导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恶的,至少有向恶的可能性,若不加以限制,就会发展成为恶行。(2)实现人生任务的方法不同。孟子认为人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和修养,人生来就有向善的天性,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有善行,而要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去保持和发扬善行。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趋利避害的自然属性,势必会产生相互争夺和破坏社会稳定等不好的社会后果。所以要借助后天的力量——学习和礼法去约束人的欲望,从而使人心向善。(3)界说人的本质的角度不同。孟子对人性的界定紧扣人和禽兽的区别:有无仁义道德。孟子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来探究人的本质。而荀子对人性的界说,则是将人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属性。他将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界定成人的本质属性。(4)道德实践的落脚点不同。孟子强调性善,鼓励用道德教化来发展“善端”,所以他强调由内到外、推己及人,由精神情感而规范制度。而荀子强调性恶,道德就成为某种有待于外求的东西。他认为人必须通过外在规章制度的约束而道德化。相对而言更加重视礼法制度的作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