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你内心的小孩》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无尽的烦恼来自于哪里:
工作不顺心会痛苦
孩子不听话会痛苦
伴侣不如意会痛苦
房间特别乱会痛苦
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我们内心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跳出问题本身开始从内心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就掌握了解决痛苦的钥匙。
内心的需要是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和亲密 这五大需要构成了我们现实烦恼的核心。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你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操心他,你其实是很疲惫的,那你同时也是需要他是个很乖的孩子,这样你就可以解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的自由被剥夺了,如果你没有满足自己自由需求的能力,你就会发现即使孩子不占用你的时间了,那么还会有学习,工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事情,也会限制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不写作业,也会激活你内心的无助,你会想为什么没有一个在乎你,支持你,可以帮助你的人一起教育孩子的伴侣呢 为什么孩子爸爸不来帮帮我?所以我们内心的匮乏感才是问题的根源,当你开始从内心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你就走上了独立,强大,自主的之路,只要你内心坚定,就足以生发出很多智慧去解决,所以我们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底气,这种底气就是内心的丰满,小时候爸爸妈妈教会了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却很少教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所以如果你没有学习过,那么从现在开始学习这本书《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重新养育你自己。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关系需要和爱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后面五个章节是从内心的需求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分别讲述这五个方面,比如安全感,会讲现象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健康的安全感是什么?如何获得? 后面四个方面也是这个结构。第七章是总结。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节,关系,需要和爱。这一章节中核心是关系的稳定来自于爱与需求的平衡,这样可以构成关系的延续。另外关系中的三种需要的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母婴式的关系,第二种是矛盾式的关系,那第三种情况是成人式的关系。
关系中的两个难点就是母婴式的关系,那如果一个人愿意当宝宝然后另外有个人愿意给你当妈妈,那这就是一个和谐的关系,但同时难点就是在母婴关系中,没有人会一直愿意给你的妈妈,因为就连你自己亲生的妈妈都做不到,一直给你当妈妈,那么,你还会指望别人一直给你做妈妈吗?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那第二个问题是只有你是一个成人,才能遇到成人式的关系,也就是说让自己拥有更多成人的能力,才是维系好关系的最基础的要素。
我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保持爱与需求之间是动态平衡,不管是哪一种关系呢,我们都需要情感账户去经营它。
本章节最打动我的一个点就是有需求,不是错误,而是悲伤。
在亲子关系中呢 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心疼自己。比如说孩子不做作业的时候,激发了你内心的不安或者是愤怒。那我们这个时候首先去关注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是需要休息吗?是需要空间吗?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去体会需要,然后拥抱自己,再去拥抱孩子。
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需求呢?
照顾自己的需要用一致性表达,交换或者是释放,看到自己的需要。一致性表达可以参考《非暴力沟通》。关系并不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唯一方式,自己满足自己也是很重要的方式,是看到对方的需要 然后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但同时,内心强大也并不是硬撑 ,硬撑是很孤独的 ,内心强大的自己,是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需要,而非依赖别人的照顾,我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自己能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使自己得到满足,但同时对他人的依赖减少到可以被自己接受的范围,我们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依赖。那么你与他的关系就会很自然地和谐起来。
那现在我们来讲讲人类共同的五大需求: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
缺乏安全感,其中表现我们害怕危险,危险是一个主观体验,并不是现实。比如说我们看到别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太夸张了吧!这些根本就不会发生啊,是他们多想了,但是在他们的体验里面,这种危险的感觉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就是这样子,没有安全感的。比如说孩子爸爸经常看到孩子看电视就会说你不要看电视了,再看电视的话,你的眼睛会瞎掉,我之前一直不理解,我说在看电视怎么会眼睛瞎掉了,顶多就近视,但在他的想法中这种危险是真实体验,他已经丧失了安全感,是恐惧藏在了孩子爸爸潜意识里面的,他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章节中说了一些害怕的表现,害怕没有支持,怕工作不稳定,他没有权利,怕不够优秀,怕出意外,怕没有人脉,怕黑,怕鬼 这些现象背后就是缺乏安全感。那缺乏安全感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认为我的本质也是脆弱的,世界的本质是危险的。
那什么是健康的安全感呢?健康的安全感是适度的,因为安全感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在没完全感的时候就去检验你在担心什么危险,这些危险是真实的吗?伤害有多大,我们的承受力有多大,我们做一个判断,然后去调整自己。
如何获得安全感呢?我们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脆弱,我们有几种方式去照顾自己:适度放弃,小冒险,求助,交换。其中提升安全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跟原生家庭分离,你要开始慢慢的心疼自己,在弱小的童年,我们内心是脆弱的,我们通过依赖和养育者的供给体验到爱和安全,但同时呢养育者的供给不是全能的,所以呢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有欢乐,有痛苦,甚至是创伤 会压抑到我们的潜意识里,伴随我们来到成人的世界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安全,是因为当下的情境激发了你潜意识中的恐惧 我们知道这些,这些恐惧已经不一定是真的了!
那自由感是什么,轻松来自内心的自由,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整个身体都在参与这件事情,我们常说身随心动。有没有人经常会觉得累呢?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就是内耗比较多,并非你的事情多,比如说你们有没有在想做事的时候会拖延,这个就是身和脑分离的结果,做事情不在状态也是一样的,一个人之所以会累,是因为明明内心不想干,但是大脑非要强迫他干,所以此刻,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你的心是否已经不再自由了呢?
我们常常有一些不自由的表现,比如说别人要求你让你不自由,别人的嫌弃让你不自由,事情太多让你不自由,平凡和普通又让你不自由,别人的不开心又让你不自由。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身边的人一旦有情绪上的问题,对你抱怨,伤心,委屈的时候,我们内心就开始恐惧,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担一下情绪呢?我现在又不想去照顾他的情绪,所以我们的潜意识就回避掉这个冲突的方式,那么我们就会去要求对方,比如说孩子你别哭,你这样子我们就不用管对方,又不用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谁说别人一不开心,你就要必须管他。对于别人的不开心,你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丧失了边界感。我们无法为他人的情绪负责,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不自由的本质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失去了自由的内在逻辑,我们有两个办法,去找到我们内心匮乏自由的逻辑。第一,观察内心的活动,找到你内心必须应该一定的词语,并把它写出来,然后改写成如果a我就必须b的逻辑。第二,当你有任何不愉悦的感受的时候,观察一下你的期待,在理想状态下,事情怎么发展你才会满意呢?你有没有让这件事情变得更满意的方法呢 如果你没有让自己走向愉悦,是什么阻碍了你呢?
一个人之所以很难识别自己的感受,是因为他在进行情感隔离,他在忽视自己的感受。我们的想法是不同于感受的,那么在头脑中应该做的事情遍布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的感受早就抛弃到九霄云外。如果一个人很难去识别自己的感受,那么就是内心深处觉得我们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他是不值得被照顾的 所以我们在照顾自己,照顾谁或者强迫自己做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照顾好自己真的不重要吗?照顾好自己内心真实声音真的不重要吗?我真的不配有自己的需求吗?
什么事健康的自由感?也就是孔子描述地: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但不会逾越规矩,你具有一些准检验现实的能力,比如说你上班迟到需要真实的检验领导和公司能够允许迟到的范围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认为迟到零容忍。那比如说人际关系你需要怎样?对方界限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认为对方很苛刻。
获得自由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到选择的理由,并为选择负责,比如说,今天下午放弃和朋友去聚会,是因为我想要写完读书笔记,那我就选择了学习而放弃了社交,我是主动去选择的,并且不会纠结。
价值感是什么?价值感就是自由的结果,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一个人的价值感越多,他可以尝试,事情就越多,人生也就越精彩。
那什么是虚假的价值感呢?
比如说,如果我有美女老婆我就是好的,如果我有了才华,我就是好的。我会一样乐器就是好的。
那真正的价值感是什么呢?
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体验到我的本质是好的,并不是我拥有什么,也不会因为别人说我不好就会受到冲击。真正的有价值感的人,不会因为事情的失败而转移自己的价值,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价值感并不是盲目的隔离它的评价,并不是忽视现实给出的反馈,而是能够根据外在输入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
什么是健康的价值感?健康的价值感是拥有被现实检验的能力,符合现实的就是好的,不过高也不过低的评价自己,更加接近真实水平,我们如何找到价值感,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是一个去理想化的过程,我们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好。自己去定义自己,也适当的去接纳别人的评价,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这里,另外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如何可以提升我们的价值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出自己,活出自我,这个是一个哲学化的问题。活出自我就是享受,自我是流动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去体验,去融合,陶醉于当下那一刻,比如说大自然娱乐或者是看电影,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感觉你忘记了自己这种感觉就是活出了自我 嗯,世界上只有一种爱,就是爱自己,我们当你去爱的时候,就会享受爱,爱人,爱事并享受其中,这个就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爱。
意义感是如何失去的呢?我们通常会感觉到孤独,恐惧,这时候,我们忙着去满足他们,满足安全感,自由和价值感的状态就叫做生存,追求意义感的状态才叫生活。当你的底层需求被满足了,你才能从生存的状态进入生活的状态,就可以享受意义。你的眼里有了别人,关注的就不再是自己,所以爱是自我满足的。爱只发生在一个人底层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也就是在一个人去爱的时候,他内心先要有安全感,自由感和价值感,他不会生存而焦虑,身心合一,觉得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
找到意义感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跟自己的感觉在一起,对这件事情的回忆和标记可以增强你内心的确认感。增强意义的感觉,第二步就是尽可能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对你来说是否有满足感,比你是否正确更重要。当然你不要在所有时候都把感觉放在第一位,你只需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第三步就是去做更多,当你的体验变得更重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满足感。
这一章节还提到了快乐的三个层次:人的快乐有三个层次,第一档的快乐是感官刺激的满足。你说熬夜追剧呀,吃一些好吃的东西,健康的状态就是有时候放纵,有时候克制。比如说打游戏是一种感官刺激,很爽,但是你打游戏很焦虑,那么你就放下游戏开始去学习,这个时候你保持了克制。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焦虑被安抚的一种愉悦感,同样你选择了健身,早睡,这都这些都没有对错,这些可以安抚你的焦虑,给你带来满足感 。有时候我们我们会感觉到负面的情绪,你很难受,这个时候要恭喜你,因为这时候你拥有了快乐的机会。当你的焦虑,恐惧或者是愤怒被在意了,低价值感被安慰了孤独,被陪伴,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你的情绪有多强烈?你的情绪被照顾以后就有多满足。第三个层次的愉悦感,就是精神层面的。读了一本好书,去工作,学习,健身,让你觉得人生在升华,内心特别有成就感,意义感和存在感,这是第三个层次的愉悦。
亲密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密关系,亲密的需求就是你需要一个人为你做一些事情,表达一种态度,让你感受好一点,包括给你看见,陪伴,理解,回忆,关心,重视,尊重,认可,接纳和支持。
有的人想谈恋爱,其实就是渴望亲密 希望自己能被关心,被支持,被陪伴,被理解。当我们跟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首先是因为你不爱我,我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的人说我不需要他爱我,我只需要他闭嘴,对方闭嘴不正是顺从你。在矛盾关系中,你遭遇到了忽视打击,强迫,你很痛苦,那正是因为你想得到尊重,认可,关注等亲密感。而不得关系中的痛苦就是求而不得,就是我需要你给我亲密感,可你为什么不爱我呢?
亲密是满足自己匮乏感的途径。人为什么会迷恋某个东西?一定是获得了实际的好处 人迷恋亲密已经是从亲密中得到某个实际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满足自我的匮乏感 我希望你能对我做点什么,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自由的,有价值感的,有意义感的。
一个人怎么拒绝被爱?
人就是这么矛盾,一个人要拒绝爱就得不到亲密感,可是有些人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需要爱,一方面又拒绝爱。你没按我期待的样子做,说明你不爱我,说明你不在乎我,不重视我,不认可我,不喜欢我。
我可以不需要亲密吗?
解决亲密感的需求方式就是独立,有人可能会问,我不依赖别人,可以吗? 如果做到完全自我满足,那基本上就属于大彻大悟的状态,但对你我来说都有点困难。首先我们都有脆弱性,让我们必然需要他人,依赖也并不是坏事。我们合理的依赖别人就可以了,因为正常人的依赖别人并不会痛苦,反而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解决之道是当对方不愿意满足你的时候,你得学会满足自己,只有在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自己满足自己,不是所有的时候。有的人是假性独立,比如说假性独立就是他没有依赖别人的能力,他不得不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让自己好受一点,那不是独立,那是假性独立,他只是丧失了依赖别人的能力,这个人维持正常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别人都是集体作战,他是单打独斗。
其次,正常人的亲密感是流动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密感。而且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状态下,我们的亲密感的需求是变动的,你状态差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种焦虑和暴动,需要别人做点什么来安慰自己,那当一个人状态很好,就自己待着就可以。
当一个人渴望亲密感的时候,他内在有一部分已经体验到匮乏感了,对亲密的需求感越强,说明在内在体验到的匮乏感越强,因此通过观察他对亲密的需求,我们就能知道此刻他的感觉并不好,很脆弱。越是虚弱,就是越是想依赖别人,爱自己的方式绝不是什么都自我满足,而是用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匮乏感。我们依然需要别人的爱,健康爱自己的方式就是自己为自己做和依赖别人满足之间找到一个灵活的平衡,两者都需要。
渴望感情是希望被二次养育。因为没有人教我们如何照顾自己,我们小时候可能父母不会教孩子如何获得满足感 出于生存的本能,有些父母还会剥夺孩子本来就不多的满足感,这些孩子会恐吓孩孩子啊,剥夺他们安全感,会限制他们的自由,拿走他们的价值感,不允许他们享受,让他们体验不到意义,原生家庭没有满足你的,我们可以自己补上 你自己不想补的时候,就会责怪原生家庭,如果让学生家庭背锅,其实是逃避自己的一种责任 我认为是爸爸妈妈的错,我可以就不用去改变了,但这样对于亲密感匮乏了自己来说是于事无补的 这时候一个人自救的方式就是渴望他人的爱他能满足他的需求感但好的感情的本质就是二次养育的能力,在婚姻中,我们与伴侣相处时,如果他能做到父母不能做的事,如果他能做我们不能为自己做的事,我们就得到了二次养育,我们渴望感情就是因为二次 渴望被二次养地,渴望长大,但并不是谁都这么幸运,坏的感情就是20次伤害,有的人遇到了办理,犯了和自己父母一样的错误,对他们造成了新的伤害 本来想找个人遮风避雨,却又发现风雨都是这个人带来的 即使如此,你依然有机会重新长大,你可以自己养育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重新长大,毕竟寄托希望给别人终究是不确定的,养育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养育自己就是爱自己的过程。
真正内心自由的人从来不需要到荒郊野外,而是在红尘之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自由。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重新养育自己,跟那个停留在童年的他或她说一声,“我们来抱抱吧!”
工作不顺心会痛苦
孩子不听话会痛苦
伴侣不如意会痛苦
房间特别乱会痛苦
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我们内心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跳出问题本身开始从内心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就掌握了解决痛苦的钥匙。
内心的需要是安全感,自由,价值感,意义和亲密 这五大需要构成了我们现实烦恼的核心。
比如孩子不写作业,你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操心他,你其实是很疲惫的,那你同时也是需要他是个很乖的孩子,这样你就可以解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愤怒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的自由被剥夺了,如果你没有满足自己自由需求的能力,你就会发现即使孩子不占用你的时间了,那么还会有学习,工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事情,也会限制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不写作业,也会激活你内心的无助,你会想为什么没有一个在乎你,支持你,可以帮助你的人一起教育孩子的伴侣呢 为什么孩子爸爸不来帮帮我?所以我们内心的匮乏感才是问题的根源,当你开始从内心需要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你就走上了独立,强大,自主的之路,只要你内心坚定,就足以生发出很多智慧去解决,所以我们缺少的不是方法,而是底气,这种底气就是内心的丰满,小时候爸爸妈妈教会了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却很少教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内心,所以如果你没有学习过,那么从现在开始学习这本书《养育你内心的小孩》,重新养育你自己。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第一个章节关系需要和爱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后面五个章节是从内心的需求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分别讲述这五个方面,比如安全感,会讲现象是什么?它们的本质,健康的安全感是什么?如何获得? 后面四个方面也是这个结构。第七章是总结。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节,关系,需要和爱。这一章节中核心是关系的稳定来自于爱与需求的平衡,这样可以构成关系的延续。另外关系中的三种需要的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母婴式的关系,第二种是矛盾式的关系,那第三种情况是成人式的关系。
关系中的两个难点就是母婴式的关系,那如果一个人愿意当宝宝然后另外有个人愿意给你当妈妈,那这就是一个和谐的关系,但同时难点就是在母婴关系中,没有人会一直愿意给你的妈妈,因为就连你自己亲生的妈妈都做不到,一直给你当妈妈,那么,你还会指望别人一直给你做妈妈吗?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那第二个问题是只有你是一个成人,才能遇到成人式的关系,也就是说让自己拥有更多成人的能力,才是维系好关系的最基础的要素。
我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保持爱与需求之间是动态平衡,不管是哪一种关系呢,我们都需要情感账户去经营它。
本章节最打动我的一个点就是有需求,不是错误,而是悲伤。
在亲子关系中呢 有矛盾的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心疼自己。比如说孩子不做作业的时候,激发了你内心的不安或者是愤怒。那我们这个时候首先去关注自己的需要是什么?是需要休息吗?是需要空间吗?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去体会需要,然后拥抱自己,再去拥抱孩子。
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需求呢?
照顾自己的需要用一致性表达,交换或者是释放,看到自己的需要。一致性表达可以参考《非暴力沟通》。关系并不是满足自己需要的唯一方式,自己满足自己也是很重要的方式,是看到对方的需要 然后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但同时,内心强大也并不是硬撑 ,硬撑是很孤独的 ,内心强大的自己,是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需要,而非依赖别人的照顾,我可以把自己照顾的很好,自己能为自己的需求负责,使自己得到满足,但同时对他人的依赖减少到可以被自己接受的范围,我们用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依赖。那么你与他的关系就会很自然地和谐起来。
那现在我们来讲讲人类共同的五大需求:安全感,自由感,价值感,意义感,亲密感。
缺乏安全感,其中表现我们害怕危险,危险是一个主观体验,并不是现实。比如说我们看到别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太夸张了吧!这些根本就不会发生啊,是他们多想了,但是在他们的体验里面,这种危险的感觉是非常非常真实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就是这样子,没有安全感的。比如说孩子爸爸经常看到孩子看电视就会说你不要看电视了,再看电视的话,你的眼睛会瞎掉,我之前一直不理解,我说在看电视怎么会眼睛瞎掉了,顶多就近视,但在他的想法中这种危险是真实体验,他已经丧失了安全感,是恐惧藏在了孩子爸爸潜意识里面的,他并没有意识到。
这一章节中说了一些害怕的表现,害怕没有支持,怕工作不稳定,他没有权利,怕不够优秀,怕出意外,怕没有人脉,怕黑,怕鬼 这些现象背后就是缺乏安全感。那缺乏安全感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认为我的本质也是脆弱的,世界的本质是危险的。
那什么是健康的安全感呢?健康的安全感是适度的,因为安全感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在没完全感的时候就去检验你在担心什么危险,这些危险是真实的吗?伤害有多大,我们的承受力有多大,我们做一个判断,然后去调整自己。
如何获得安全感呢?我们爱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脆弱,我们有几种方式去照顾自己:适度放弃,小冒险,求助,交换。其中提升安全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跟原生家庭分离,你要开始慢慢的心疼自己,在弱小的童年,我们内心是脆弱的,我们通过依赖和养育者的供给体验到爱和安全,但同时呢养育者的供给不是全能的,所以呢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有欢乐,有痛苦,甚至是创伤 会压抑到我们的潜意识里,伴随我们来到成人的世界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安全,是因为当下的情境激发了你潜意识中的恐惧 我们知道这些,这些恐惧已经不一定是真的了!
那自由感是什么,轻松来自内心的自由,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整个身体都在参与这件事情,我们常说身随心动。有没有人经常会觉得累呢?好像也没有做什么事情。这个时候就是内耗比较多,并非你的事情多,比如说你们有没有在想做事的时候会拖延,这个就是身和脑分离的结果,做事情不在状态也是一样的,一个人之所以会累,是因为明明内心不想干,但是大脑非要强迫他干,所以此刻,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你的心是否已经不再自由了呢?
我们常常有一些不自由的表现,比如说别人要求你让你不自由,别人的嫌弃让你不自由,事情太多让你不自由,平凡和普通又让你不自由,别人的不开心又让你不自由。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身边的人一旦有情绪上的问题,对你抱怨,伤心,委屈的时候,我们内心就开始恐惧,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担一下情绪呢?我现在又不想去照顾他的情绪,所以我们的潜意识就回避掉这个冲突的方式,那么我们就会去要求对方,比如说孩子你别哭,你这样子我们就不用管对方,又不用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可是谁说别人一不开心,你就要必须管他。对于别人的不开心,你觉得难受是因为我们丧失了边界感。我们无法为他人的情绪负责,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不自由的本质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失去了自由的内在逻辑,我们有两个办法,去找到我们内心匮乏自由的逻辑。第一,观察内心的活动,找到你内心必须应该一定的词语,并把它写出来,然后改写成如果a我就必须b的逻辑。第二,当你有任何不愉悦的感受的时候,观察一下你的期待,在理想状态下,事情怎么发展你才会满意呢?你有没有让这件事情变得更满意的方法呢 如果你没有让自己走向愉悦,是什么阻碍了你呢?
一个人之所以很难识别自己的感受,是因为他在进行情感隔离,他在忽视自己的感受。我们的想法是不同于感受的,那么在头脑中应该做的事情遍布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们的感受早就抛弃到九霄云外。如果一个人很难去识别自己的感受,那么就是内心深处觉得我们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他是不值得被照顾的 所以我们在照顾自己,照顾谁或者强迫自己做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照顾好自己真的不重要吗?照顾好自己内心真实声音真的不重要吗?我真的不配有自己的需求吗?
什么事健康的自由感?也就是孔子描述地:随心所欲,不逾矩。随心所欲的做自己,但不会逾越规矩,你具有一些准检验现实的能力,比如说你上班迟到需要真实的检验领导和公司能够允许迟到的范围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认为迟到零容忍。那比如说人际关系你需要怎样?对方界限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认为对方很苛刻。
获得自由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到选择的理由,并为选择负责,比如说,今天下午放弃和朋友去聚会,是因为我想要写完读书笔记,那我就选择了学习而放弃了社交,我是主动去选择的,并且不会纠结。
价值感是什么?价值感就是自由的结果,价值感是对自己的一种信任,一个人的价值感越多,他可以尝试,事情就越多,人生也就越精彩。
那什么是虚假的价值感呢?
比如说,如果我有美女老婆我就是好的,如果我有了才华,我就是好的。我会一样乐器就是好的。
那真正的价值感是什么呢?
真正的价值感就是体验到我的本质是好的,并不是我拥有什么,也不会因为别人说我不好就会受到冲击。真正的有价值感的人,不会因为事情的失败而转移自己的价值,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价值感并不是盲目的隔离它的评价,并不是忽视现实给出的反馈,而是能够根据外在输入的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认识。
什么是健康的价值感?健康的价值感是拥有被现实检验的能力,符合现实的就是好的,不过高也不过低的评价自己,更加接近真实水平,我们如何找到价值感,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是一个去理想化的过程,我们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好。自己去定义自己,也适当的去接纳别人的评价,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这里,另外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如何可以提升我们的价值感。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出自己,活出自我,这个是一个哲学化的问题。活出自我就是享受,自我是流动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去体验,去融合,陶醉于当下那一刻,比如说大自然娱乐或者是看电影,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感觉你忘记了自己这种感觉就是活出了自我 嗯,世界上只有一种爱,就是爱自己,我们当你去爱的时候,就会享受爱,爱人,爱事并享受其中,这个就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爱。
意义感是如何失去的呢?我们通常会感觉到孤独,恐惧,这时候,我们忙着去满足他们,满足安全感,自由和价值感的状态就叫做生存,追求意义感的状态才叫生活。当你的底层需求被满足了,你才能从生存的状态进入生活的状态,就可以享受意义。你的眼里有了别人,关注的就不再是自己,所以爱是自我满足的。爱只发生在一个人底层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也就是在一个人去爱的时候,他内心先要有安全感,自由感和价值感,他不会生存而焦虑,身心合一,觉得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
找到意义感的方法第一步就是跟自己的感觉在一起,对这件事情的回忆和标记可以增强你内心的确认感。增强意义的感觉,第二步就是尽可能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对你来说是否有满足感,比你是否正确更重要。当然你不要在所有时候都把感觉放在第一位,你只需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把你的体验放到第一位,第三步就是去做更多,当你的体验变得更重要的时候,你就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满足感。
这一章节还提到了快乐的三个层次:人的快乐有三个层次,第一档的快乐是感官刺激的满足。你说熬夜追剧呀,吃一些好吃的东西,健康的状态就是有时候放纵,有时候克制。比如说打游戏是一种感官刺激,很爽,但是你打游戏很焦虑,那么你就放下游戏开始去学习,这个时候你保持了克制。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焦虑被安抚的一种愉悦感,同样你选择了健身,早睡,这都这些都没有对错,这些可以安抚你的焦虑,给你带来满足感 。有时候我们我们会感觉到负面的情绪,你很难受,这个时候要恭喜你,因为这时候你拥有了快乐的机会。当你的焦虑,恐惧或者是愤怒被在意了,低价值感被安慰了孤独,被陪伴,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你的情绪有多强烈?你的情绪被照顾以后就有多满足。第三个层次的愉悦感,就是精神层面的。读了一本好书,去工作,学习,健身,让你觉得人生在升华,内心特别有成就感,意义感和存在感,这是第三个层次的愉悦。
亲密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密关系,亲密的需求就是你需要一个人为你做一些事情,表达一种态度,让你感受好一点,包括给你看见,陪伴,理解,回忆,关心,重视,尊重,认可,接纳和支持。
有的人想谈恋爱,其实就是渴望亲密 希望自己能被关心,被支持,被陪伴,被理解。当我们跟人产生矛盾的时候,首先是因为你不爱我,我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的人说我不需要他爱我,我只需要他闭嘴,对方闭嘴不正是顺从你。在矛盾关系中,你遭遇到了忽视打击,强迫,你很痛苦,那正是因为你想得到尊重,认可,关注等亲密感。而不得关系中的痛苦就是求而不得,就是我需要你给我亲密感,可你为什么不爱我呢?
亲密是满足自己匮乏感的途径。人为什么会迷恋某个东西?一定是获得了实际的好处 人迷恋亲密已经是从亲密中得到某个实际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满足自我的匮乏感 我希望你能对我做点什么,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自由的,有价值感的,有意义感的。
一个人怎么拒绝被爱?
人就是这么矛盾,一个人要拒绝爱就得不到亲密感,可是有些人就是这么矛盾,一方面需要爱,一方面又拒绝爱。你没按我期待的样子做,说明你不爱我,说明你不在乎我,不重视我,不认可我,不喜欢我。
我可以不需要亲密吗?
解决亲密感的需求方式就是独立,有人可能会问,我不依赖别人,可以吗? 如果做到完全自我满足,那基本上就属于大彻大悟的状态,但对你我来说都有点困难。首先我们都有脆弱性,让我们必然需要他人,依赖也并不是坏事。我们合理的依赖别人就可以了,因为正常人的依赖别人并不会痛苦,反而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解决之道是当对方不愿意满足你的时候,你得学会满足自己,只有在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自己满足自己,不是所有的时候。有的人是假性独立,比如说假性独立就是他没有依赖别人的能力,他不得不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让自己好受一点,那不是独立,那是假性独立,他只是丧失了依赖别人的能力,这个人维持正常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别人都是集体作战,他是单打独斗。
其次,正常人的亲密感是流动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亲密感。而且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状态下,我们的亲密感的需求是变动的,你状态差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种焦虑和暴动,需要别人做点什么来安慰自己,那当一个人状态很好,就自己待着就可以。
当一个人渴望亲密感的时候,他内在有一部分已经体验到匮乏感了,对亲密的需求感越强,说明在内在体验到的匮乏感越强,因此通过观察他对亲密的需求,我们就能知道此刻他的感觉并不好,很脆弱。越是虚弱,就是越是想依赖别人,爱自己的方式绝不是什么都自我满足,而是用恰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匮乏感。我们依然需要别人的爱,健康爱自己的方式就是自己为自己做和依赖别人满足之间找到一个灵活的平衡,两者都需要。
渴望感情是希望被二次养育。因为没有人教我们如何照顾自己,我们小时候可能父母不会教孩子如何获得满足感 出于生存的本能,有些父母还会剥夺孩子本来就不多的满足感,这些孩子会恐吓孩孩子啊,剥夺他们安全感,会限制他们的自由,拿走他们的价值感,不允许他们享受,让他们体验不到意义,原生家庭没有满足你的,我们可以自己补上 你自己不想补的时候,就会责怪原生家庭,如果让学生家庭背锅,其实是逃避自己的一种责任 我认为是爸爸妈妈的错,我可以就不用去改变了,但这样对于亲密感匮乏了自己来说是于事无补的 这时候一个人自救的方式就是渴望他人的爱他能满足他的需求感但好的感情的本质就是二次养育的能力,在婚姻中,我们与伴侣相处时,如果他能做到父母不能做的事,如果他能做我们不能为自己做的事,我们就得到了二次养育,我们渴望感情就是因为二次 渴望被二次养地,渴望长大,但并不是谁都这么幸运,坏的感情就是20次伤害,有的人遇到了办理,犯了和自己父母一样的错误,对他们造成了新的伤害 本来想找个人遮风避雨,却又发现风雨都是这个人带来的 即使如此,你依然有机会重新长大,你可以自己养育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重新长大,毕竟寄托希望给别人终究是不确定的,养育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养育自己就是爱自己的过程。
真正内心自由的人从来不需要到荒郊野外,而是在红尘之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自由。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重新养育自己,跟那个停留在童年的他或她说一声,“我们来抱抱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