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例句有哪些
1. 文言文介词短语后置包括哪几种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2. 语文古文中介词结构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有什么不一样
语文古文中介词结构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是两种表述,一种语法,没有什么区别: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青,从蓝中取出,而比蓝青”)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
(《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3. 【五人墓碑记】文言总结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赀”同“资”,资财,钱财 4.蹈死不顾,亦曷故哉?“曷”通“何” 二、古今异义(7处)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古:两个词——品行+成为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古:自己人,此处可译为“党羽”、“爪牙” 今:个人 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古:考查、查究 今:压住、依靠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颜色”古:脸色 今:颜料或染料 5.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古:异乎寻常 今:十分,很 6.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视”古:比 今:看 7.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古:头颅 今:头儿 三、词类活用(17处) 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名词活用为动词,修墓 2.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病 3.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形容词用为名词,先导、表率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名词用如动词,伸张 5.缇骑按剑而前 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6.众不能堪,抶而仆之.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7.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名词动用,出任……巡抚 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名词动用,用盒子装 9.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形容词用如动词,激动振奋 10.不敢复有株治 动词用如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11.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用如名词,远近的百姓 12.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3.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副词用如动词,享尽 14.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的 15.安能屈豪杰之流 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身 16.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名词动用,作记 17.亦以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用如动词,表明 四、特殊句式(一)宾语前置(2句) 1.谁为哀者?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按“为谁哀者?”顺序译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二)定语后置(1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应按“能不易其志之缙绅”顺序翻译 (三)介词结构后置(11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延 8.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9.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1.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判断句(8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4.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5.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非,否定判断 6.斯固百世之遇也 固,副词表判断 7.斯固百世之遇也 8.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六、被动句(3句) 1.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3.不能容于远近。
4. 介词结构后置
呵呵,那我补充一下吧~
首先是我搜来的资料,下面附有资料出处网址~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青,从蓝中取出,而比蓝青”)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接下来是我的理解,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在现代汉语的语序中,状语一般位于谓语前面,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会出现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后面的情况,称为“介词结构后置”。而“谓语后面”这个位置就是现代汉语中的补语所在的位置,所以上面的资料说“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介词结构后置与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都属于古代汉语的倒装句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装呢?我认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调被倒装的部分,二是为了追求句式的整齐。其中强调是倒装最重要的作用。其实现代汉语口语中也会出现介词结构后置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这个知识点你查了很多资料还是不能清晰地了解,我猜测,也许是你将几种倒装弄混了,而且对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进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什么样叫形成系统呢?倒装这种句式包括哪几种,每种的特点,两两间的区别并且自己能举出例子,更大的说,除了倒装,文言文还有哪些语法特点呢?这些我认为你可以整理一下,通过对比来学习,对对比的双方的理解都会更加深入哟~这种整理你可以看些参考书辅助一下,但是我建议还是要自己多总结才能收获最多。
另外,所有的介词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介词,古汉语中的介词并非无穷无尽,常用的和要求在中学阶段掌握的更是少,何不从介词下手来辅助对介词结构后置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呢?“于”字所组成的介词结构都在句子中的什么位子,有什么特点,“于”字本身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对一本课本中的所有的“于”字的用法都进行了分析,我相信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果。最起码的,语感变好了嘛~我初中就这么做过,对考纲要求的文言文虚词都这样分析了遍,一直到高中都记得牢牢的。
当然啦,最了解你基础的应该是你的老师,自学固然是好习惯,但是有老师不用似乎也有点亏~呵呵,多向老师求教,多问问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同学,时间无论如何都是要花,不如花得更有效率些~
最后,那个网站的这篇文章我看了看,还不错,你也可以看看,参考参考,不过还是以教师指导为准吧~
加油哦~
5. 什么是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 是介词加宾语(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结构形式 生活中常见的介词结构 如“我在家吃饭”中的“在家”就是介词“在” 加上宾语 “家” 所以又叫做 “介宾结构”因为介宾结构的作用是用来引出动作的 所以在句中应该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比如前面的“在家”就放在“吃”这个动词前了 那么这个介宾结构就充当状语 了 这个句子就是这样的: 我 在家 吃 饭(主语)(状语)(谓语) (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 人们习惯于把介宾结构放在句末 这样的话 上面那句话就成了: 我 吃 饭 在家 (主语)(谓语) (宾语) (状语)这就是状语后置句 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举个文言文中的句子:(先帝)三 顾 臣 于草庐之中 主语 谓语 宾语 介宾结构做状语小注:介词结构后置 是文言文中的特殊的 常见的 现象 现代汉语很少出现。
6.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介宾短语,什么是宾语,什么是定语 如:我坐在床上看着漫画书.这里,我 是主语 坐在床上 是状语 在床上 是介宾短语 看着 是谓语 漫画 是定语 书 是宾语 介宾短语后置,是将本应放在前面的介宾短语放在了后面,如:囤兵三万于关外.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在关处囤兵三万,这里将其后置.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硕鼠》 又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就是“不欺余”.《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3、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4、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中“自信”应理解为“信自”.定语后置,定语应该在中心语(被修饰词)之前,后置原因和宾语前置差不多.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正确的语序应该是:北山年且九十的愚公面山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