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结构后置句文言文
1. 文言文句式判断什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按照现代汉语语序还原文言句,就容易判断和理解了.如“ 具告以事”就是“以事具告”,“以”是介词,和“事”组成介词结构,现代汉语中在动词“告”前,文言文中在动词“告”后面,称为介词结构后置,含有介词结构后置的文言句子就叫介词结构后置句.同理,“言于项羽”中的“于项羽”是介词结构,在动词“言”之后,即为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安在?”意思是沛公在哪儿,“安”是宾语,把“安”放在 谓语动词“在”的前面叫宾语前置.“大王何来操”中“何”也是宾语,在动词“来”之前,所以叫宾语前置句.。
2. 介词结构后置句
1、状语一般修饰或限制动词或者形容词(也有说修饰谓语的),它可以由副词、形容词或者介词结构充当。
2、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只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发生后置。所以我们会称之为介词结构后置。
分析的时候你只要注意看这个介词结构前面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就可以了。比如“青,取(动词)之于蓝,而青(形容词)于蓝”,“于蓝”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只要把它们分别还原到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前面就可以了。
3、另外,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可以由多个状语去修饰它。你的疑问就出现在这里。
在“齐人勿附于秦”这个句子中,“勿”是否定副词作状语修饰“附”,它没有发生后置;“于秦”则是介词结构作状语,同样修饰“附”,但它发生了倒后置。在还原的时候,你可以说“勿于秦附”(不要对秦国依附),也可以说“于秦勿附”(对秦国不要依附)。
不过按现代汉语的习惯,一般会把否定副词放在前面(如“不要在教室打球”“不要向他诉苦”),所以取第一种还原的方案。 4、虽然从语法的角度来看,可以把这个句子当作介词结构后置,不过我觉得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直接译为“齐国人不要依附秦国”,这样更简单明了。
3. 文言文介词短语后置包括哪几种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4. 【急.古文中判断句子是介词结构后置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倒装句 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从内容上看,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没什么区别,都是对人、事、物、情况、原因作肯定或否定判断;从形式上看,最大的区别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断词. 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战》)2、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3、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4、用给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5、动词“是”、“为”表判断. 被动句 古今被动句有相同点.如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判断方式:1、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2、用“为”、“为……所……”;3、用“见”、“见……于……”;4、用介词“被”;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如:“解惑其诚.” 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显得比现代汉语简洁,原因之一是常省略句子的某些成分,这就是省略句. 从省略的对象看,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4、省略介词. 从省略的方式看(指省略的位置),常见的有:1、承前省略;2、蒙后省略;3、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书也称状语后置) “于”为标志.例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 主谓倒装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余怀. 《赤壁赋》——我得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正之有?” 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数量词.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 文言文句式怎么判断比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置句、宾语
1、判断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2、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4、主谓倒置句、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5、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6. 文言文介词短语后置句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贫者对富者说道。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鲁庄公和曹刿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开战。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因为有勇气在诸侯中闻名。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⑦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我的头今天和璧一起在这柱子上碎了。
⑧设九宾于廷——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节。
⑨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里敢留下玉璧而在大王这里获罪呢?
⑩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从靛蓝中取来的,但比靛蓝还要青。
⑾不拘于时,学于余。——不受时间的约束,向我学习。
⑿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魏惠王的兵多次被齐秦的兵攻。学于余。——青是从靛蓝中取来的。——用山龟鸟兽之形作装饰。——用尖草掭那促织,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⑨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⑧设九宾于廷——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节,但比靛蓝还要青!——我的头今天和璧一起在这柱子上碎了。——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⑾不拘于时?
⑩青取之于蓝,行者休于树——至于背负的人在路途上唱歌,向我学习。
(18))五亩之宅,在长勺开战。——鲁庄公和曹刿乘坐一辆战车。
⒀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面竖立了石碑。——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子。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贫者对富者说道。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0)掭以尖草①事急矣,树之以桑。——不受时间的约束。
⒁至于负者歌于途。
⑥故燕王欲结于君,把桑树种上。
(19)祭以尉首。——用尉官的头祭祀?——赵国哪里敢留下玉璧而在大王这里获罪呢。
(15)饰以山龟鸟兽之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因为有勇气在诸侯中闻名。——魏惠王的兵多次被齐秦的兵攻破,战于长勺。——把这个事都告诉了人们。——五亩的宅院。
⑦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⑿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
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17)何不试之以足。
③公与之乘,而青于蓝。
(16)具告以事
7. 介词结构后置
呵呵,那我补充一下吧~
首先是我搜来的资料,下面附有资料出处网址~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青,从蓝中取出,而比蓝青”)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接下来是我的理解,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在现代汉语的语序中,状语一般位于谓语前面,但是在古代汉语中会出现介词结构放到谓语后面的情况,称为“介词结构后置”。而“谓语后面”这个位置就是现代汉语中的补语所在的位置,所以上面的资料说“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介词结构后置与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都属于古代汉语的倒装句式。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装呢?我认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调被倒装的部分,二是为了追求句式的整齐。其中强调是倒装最重要的作用。其实现代汉语口语中也会出现介词结构后置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这个知识点你查了很多资料还是不能清晰地了解,我猜测,也许是你将几种倒装弄混了,而且对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进行整理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什么样叫形成系统呢?倒装这种句式包括哪几种,每种的特点,两两间的区别并且自己能举出例子,更大的说,除了倒装,文言文还有哪些语法特点呢?这些我认为你可以整理一下,通过对比来学习,对对比的双方的理解都会更加深入哟~这种整理你可以看些参考书辅助一下,但是我建议还是要自己多总结才能收获最多。
另外,所有的介词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介词,古汉语中的介词并非无穷无尽,常用的和要求在中学阶段掌握的更是少,何不从介词下手来辅助对介词结构后置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呢?“于”字所组成的介词结构都在句子中的什么位子,有什么特点,“于”字本身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对一本课本中的所有的“于”字的用法都进行了分析,我相信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果。最起码的,语感变好了嘛~我初中就这么做过,对考纲要求的文言文虚词都这样分析了遍,一直到高中都记得牢牢的。
当然啦,最了解你基础的应该是你的老师,自学固然是好习惯,但是有老师不用似乎也有点亏~呵呵,多向老师求教,多问问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同学,时间无论如何都是要花,不如花得更有效率些~
最后,那个网站的这篇文章我看了看,还不错,你也可以看看,参考参考,不过还是以教师指导为准吧~
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