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孙权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后,十分害怕刘备会趁机倾全国之兵报复,于是,孙权心生一计:向魏国曹操俯首称臣,派使者送了一封“劝进信”,信的内容大概是:我孙权向您俯首称臣,曹操您已是天命所归,赶紧称帝吧!
(《军师联盟》孙权剧照)
这时候司马懿抓住时机,立马也向曹操劝进登基为帝,群臣看见曹操心腹司马懿都这么劝曹操当皇帝了,于是,群臣纷纷沿着司马懿开启的统一口径,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达对曹操发起最后一击的大力支持。
侍中陈群、尚书桓阶伏地启奏道: "汉室自安帝以来,国祚已衰。王上功德巍巍,生灵仰望,故孙权在外称臣,此乃天人之应,异气同声。王上应早登大魏皇帝,而即正统,复何疑哉?"
曹操笑道: "吾自事汉三十余年,虽有功德,位至于王,于身足矣,何敢更望于外乎?"
历来劝进的套路,总是群下拼命劝,权臣使劲推,非得有多个回合之后才能显得权臣并非存心僭越篡位,实在是迫不得已才顺应天命,登基称帝的。
(曹操)
其一,曹操年事已高,想让儿子当皇帝。曹操并且自称“周文王”(周文王没有当皇帝,但是儿子是周朝开国皇帝周武王)曹操越是推辞,群臣越是要劝进。曹操的亲信大将夏侯惇也加入了劝进团队,说:
"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以来,能除万害为百姓所归者,即生民之主也。今王上从戎三十余年,功业卓著,天下投归,理应顺民应天,复何疑哉?"
曹操眼看群臣大规模的劝进即将蜂拥而至,急忙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们,说:
"你们不要多说了。苟天命在孤,孤即为周文王矣。"
(曹操)
曹操的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他并没有掩饰自己想要取代汉室的野心,但他也明确提出了代汉自立的时间表。他本人是不会迈出那终极一步的,就像当年的周文王那样,做好了一切取代商朝的准备,却把最后一击留给了儿子周武王。在惊世骇俗之事上,模仿权威人物的做法,可以有效减轻当事者的心理压力。司马懿看懂了曹操的这一招,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像曹操这样一个屡屡突破世俗底线,心理素质极其强悍的枭雄为什么甘于采取如此柔软和缓的做法呢?
(曹操与曹丕)
多少人为了最后的登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过一把皇帝瘾? (比如袁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如此自制,而拒绝了万事俱备,且又近在眼前的终极诱惑呢?
司马懿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曹操所说的"苟天命在孤,孤即为周文王矣"这句话一直在他的脑海里萦绕盘旋,直到二十多年,他自己身临同样的情境,才终于真正体悟到了曹操今日的心海波澜。
(司马懿)
曹操,为何不当皇帝?我个人认为在天时地利人和情境下,曹操还不称帝的最大原因,是曹操他认为自己终究是个汉臣,不能背负乱臣贼子的坏名声,比如袁术称帝后,别人骂他是奸臣贼子,终究每个好下场。你们认为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评论。
喜欢三国的朋友的可能都想问一个问题: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刻画成一代奸雄、枭雄。不管奸雄也好,枭雄也罢,为什么老早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不称帝呢?
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从三国演义中走出来,毕竟三国演义是美化了刘备,贬低了曹操的小说。我们不妨从三国志和别的一些史料中找找原因。
曹操曾经写了一本书,向全天下大致剖析了一下自己心里,也算是为自己做了一些辩白,这本书就是《让县自明本志令》,收录于《三国志-裴松之注》-魏书中。在书里曹操坦言道:“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他得罪太多人了,且为保汉室江山采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让他的名声不好,天下没有理解他的人。一旦他放下军权,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在书中说的很详细、很全面,后有人根据曹操的言语做了一番解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然董卓跋扈于朝堂,致使天子蒙难,丞相不忍,遂以数千众迎天子于许,此拥立之功也。
其时,伪帝袁术作乱于淮;袁绍雄踞河北,谋立新帝;刘焉、刘表虽宗室,包藏奸心,实图州据。天下败坏至此已,后丞相诛袁术,争吕布,败袁绍,天下咸服。若无丞相,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丞相还封邑与朝,颇有古风,兴汉者,丞相也。
不管是曹操自己的话,还是后人的解说,理由还是站得住的。曹操虽然是一代权臣,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可以算得上是胸怀天下之人。
从以上来看,曹操还是做不到: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他还是怕后世给他定一个篡权夺主的罪名。他也不想汉室几百年江山真的在他手上结束,所以他虽然有皇帝之实权,但还是以汉臣的身份征战天下。
推荐于2018-04-24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如果贸然称帝,确实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利一个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政治上陷入被动。纵观曹操的一生,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多发生在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因此,继续维持献帝这块招牌,对于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至少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说了差不多十年,如果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声誉名节必然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如坚持把戏演下去好。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只要掌握了实权,虚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一语,是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曹操已是65岁的老头。年纪大了,估计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也可能是不愿意称帝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