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管得过多,会造成孩子的叛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9-09-27
展开全部
同意这个观点
家里有三个孩子,年龄都是相差一岁、两岁,从小到大都是放养的,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教育学习,家长都是没有怎么管的,都是管饭管住,但是了我们三个都名牌大学毕业了,目前的工作状态都比较不错、性格健全,比较独立,智商和情商都还可以,对父母也是很尊敬和孝顺的,能够平等说话。这就是我们家放养的效果。不过放养还是得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环境。
1、作为一个爱自由的人来说,父母约束越多,越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这个心理不单纯使用于子女的管教,其实也适用于教师的教学和公司团队的管理,很多时候,适当的自由会让被管束的人更加愿意听你的。
2、最好的管束一定不是强制的要求,而是身份平等地协商,共同完成。
3、规矩是要定的,但是很多事情,只要不触碰底线的话,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或者叮嘱,这样只会让一件好事情适得其反
4、很多事情要学会放手,因为孩子会比你想象中更加能干,不放手或者禁止的话,只会更加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觉得,只要给我去做,我就一定能成功。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因长时间的压抑加上没有相关的经验而做错事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遗忘记忆jtp
高能答主

2019-09-27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8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430万
展开全部
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一直是一个让人感觉头大的问题,教育孩子太难了,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才能够感受出来。不知道大家在育儿的问题上经历过多少次绝望,多少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总是有一股力量让我们坚持下去,那是我们对子女的爱。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要管太多,每个孩子一开始的时候都渴望独立,他们想要自己做出选择,自己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情。而我们有的时候真的管太多了,总是觉得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大人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做出选择。一次次被反对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自卑,因为自己总是不被认可。或者孩子会变得更加叛逆,想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就出现了和父母唱反调的局面,就是因为我们管的太多了。

我相信大部分孩子一出生的时候,不管是因为本能还是在幼儿园接受到的教育,都是说要学会帮助家长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说洗碗。而我们做父母的担心孩子把衣服弄湿了或者说把碗打碎了,就不让孩子喜欢,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你要想要让孩子飞翔,为什么要束缚孩子的翅膀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们替孩子做出选择或者说否定孩子的观点,这种做法无异于束缚孩子的翅膀。孩子在3个阶段会出现很明显的叛逆期,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觉得这个孩子管不了了,只不过孩子想要获得认同。第一次是在2.5~3岁之间,第二次在7~9岁之间,第三次则是在12~15岁之间。这3个阶段孩子叛逆比较明显,但是不代表其它年龄阶段没有。

我们想要孩子不会变的这么叛逆,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做朋友,平时给孩子多一点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他获得了父母的认同。这个在我们平时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了,比如说孩子想要晚上的时候吃糖,我们要告诉孩子,晚上的时候吃糖,你的牙齿就会长虫子,他们会吃掉你的牙齿,你的牙齿会很疼的,你想要让牙齿哭吗?而不是告诉孩子,晚上的时候不能吃糖果就完了,孩子并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吃糖果,他们会更加想尝试一下为什么父母不肯晚上的时候吃糖。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都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一手造成的。觉得孩子叛逆的家长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每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如果孩子表现的相对来说比别人差。大部分都是家长自己教育方式出了问题,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逃避责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仆暄文wo
2019-09-27 · TA获得超过15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43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0万
展开全部

有思想的人越难以用粗暴的方式去统治!同样,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开始有了自己小小的主见,不再甘心受父母控制,所以变得似乎“不听话”“叛逆”起来了。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可怕的两岁左右

孩子在两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所以就会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比如:“睡觉!”“不觉!” “吃饭!”“不饭!” “叫阿姨!”“不阿姨!” 等等。

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叛逆了,那可能是因为妈妈在跟孩子交流时,总喜欢命令式的不要怎样,不许怎样,孩子就过早地学会了说“不”。

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怎么样的,在他那里就会得到反射。所以改变孩子的关键,还是先改变自己!

而且孩子虽然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在与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比如当别人抢他玩具时,情急之下他会做出拳打脚踢的动作。一个是因为手脚敏感期,一个是因为他自己不知道该怎样正确表达意见,慌乱中做出的随心所欲的反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9-27
展开全部
还是要适度的给孩子自由,管理多孩子会压抑,会有窒息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那些对孩子管教特严的,甚至严厉到大吼大叫、打骂孩子的家长,是最无能的家长。优秀的家长都是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身教永远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更何况,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说不定你都要被时代抛弃了,那你的管教还不out?你为孩子选的路,是他想要的吗?
就让他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吧,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即使摔跤了,也要自己爬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否则,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孩子的人生,不应该是重复父母的人生。
管教孩子,就像教孩子走路,你退一步,他才能进一步,你只有放手,他才能迈步,你不放手,他就永远学不会走路。
聪明的家长都懂得适时放手,“不管教”,就是更好的管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9328d1f
2019-09-27 · TA获得超过14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976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248万
展开全部
管的越多,孩子越差!这三大错误管教方法别再用了,送你四大绝招!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反抗、无所谓,更无改变的意愿和行动。
家长们困惑不解:“我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管孩子,生活、学习、兴趣、特长样样操心,为什么孩子总是一副无所用心、懒懒散散的样子?”
究竟是什么使家长陷入了管得越多,孩子越懒散的怪圈?
以下三种“管”,极易导致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责任感,松懈懒散,家长朋友们快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躺枪”了呢?
过度干预
过度干预,会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许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之后,仍然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
仍然像对待幼儿期的孩子一样“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从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些生活小事,到孩子的学习细节,比如何时开始预习复习、报什么课外班等,无不参与、无不干预,有时甚至直接替孩子作决定。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变得不爱动脑,懒得思考,懒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过度奖励
过度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积极性。有些家长秉持“少批评多表扬”的教育理念,认为表扬和奖赏能够让孩子更自信、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殊不知,奖励用得不对,也会产生负面效果。
家长如果总是将奖励作为激发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渴望得到奖励,就不会重视做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不会彻底地投入,进而对某种行为或学习逐渐失去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
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因为担心孩子饿着不惜追着孩子喂饭;因为孩子哭闹就给孩子买不需要的玩具;因为怕孩子烫着、怕孩子摔碎碗碟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家长一心爱子心切、护子心切,殊不知,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以上三种“管”法比较典型和普遍,容易导致孩子拖沓、懒散、缺乏责任心。怎么办?建议您可以这样“管”:
多放手,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家长要逐渐对孩子放手,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给他们尝试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机会。
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先由父母协助、指导和督促,逐渐过渡到由孩子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这样能使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决心和意志。
急于插手、急于纠正,就会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产生依赖感,不愿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不放任,树立孩子规则意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