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 CES"车展"看未来出行
2020-01-11 · 买车、用车、养车,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文/蜡笔新
图/来源网络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原本泾渭分明的各个行业之间的壁垒慢慢消失,跨界和融合绕不开的两个关键词。汽车行业也赶上了"上网冲浪"的大潮,一路高歌猛进。最近的几届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原本属于家电、影像数码等科技产品主场,开始渐渐被汽车行业"蚕食",各大汽车品牌在这个窗口秀出自己的科技肌肉。
2020 CES展会上汽车行业再次大出风头,共有140多家行业相关企业参展,俨然要把CES"车展"进行到底。那么,这场CES"车展"带给我们的除了极具噱头的新产品、新理念外,还会给我们的未来出行带来哪些值得期待的趋势呢?所谓的理想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照进现实?
跨界入局,未来出行"人人有份"
随着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兴起,造车的门槛被迅速拉低,各行各业的翘楚们都将造车提上日程,或亲自入场造车,或为造车企业提供技术和资源。总之,汽车行业现如今已不光是传统造车企业的舞台,未来出行正呈现出"人人有份"的趋势。
今年CES上,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先是本以影像、游戏、家电为主业的索尼在不甘寂寞,在一场好好的游戏产品发布会上放起了"大招":突然发布了一辆纯电动概念车,名为Sony Vision-S。
这款纯电概念车一出场就博得了众多眼球,据介绍,英伟达、麦格纳、大陆、博世、采埃孚、本特勒等公司也都参与到了这款车的研发之中。而索尼结合了索尼成像与快感、AI、通信和云方面的多项技术,搭载了33个传感器,内饰部分则配置了360 Reality Audio声场技术和宽屏显示器。看似其是一款纯电动概念车,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款科技产品。
跨界与融合正给汽车与出行行业带来许多不一样的新思路。除了索尼的概念车登场,科技公司们也在2020 CES上发布了许多出行领域的产品。例如:亚马逊从此前关注很少被关注的需求出发,与宝马、FCA合作研发了后排屏幕的人机交互功能,使其可以利用Wifi或车载移动网络,在亚马逊旗下的Fire TV上观看各种节目;此外,还可以通过后排屏幕实现与前排屏幕相同的功能,进行信息查询、购买电影票或者点外卖等等。
腾讯亦发布了TAI 3.0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据介绍,TAI 3.0是腾讯车联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生态化、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新版本,支持Android、Linux多系统,支持车企、开发者共建车载轻应用生态。此外,腾讯推出的微信车载版,目前已在部分车型上率先量产,能够与微信手机版同步在线,实现信息在手机、车机间的无缝流转,让用户在开车时不使用手机,也能安全、便捷地收发信息。
而芯片制造商高通针对自动驾驶推出了业内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之一——Snapdragon Ride,由安全系统级芯片(SoC)、安全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三部分组成。无人机行业领导者DJI大疆内部孵化的独立激光雷达公司Livox也在本届展会上带来了它的最新成果,将进入L3/L4级自动驾驶的硬件提供商阵营。
5G商用时代下,汽车硬件与智能软件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汽车工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像PC硬件与内置程序的关系。跨界入局,未来出行的"人人有份"无疑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也会让诸多理想更快照进现实。
更加务实的自动驾驶,低成本量产促进落地
往届的CES上从不会缺乏"天马星空"的产品与概念,飞行汽车近年来也站上了CES的舞台。本届CES上网约车巨头Uber与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联合发布了第一代飞行概念车S-A1。但相比于实现难度更加大的飞行汽车,自动驾驶经过几年的技术沉淀后在通往大规模量产落地的进度更加迅速。
本届CES上,L2+级辅助驾驶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落地趋势,L4级自动驾驶正处积极探索中。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L4级自动驾驶更好实现的L3级几乎没有被提及,深究其原因:L3处于"人机共驾"阶段所面临的监管及责任认定问题有关,尚未健全的法律法规影响了推广应用。
缺乏明确的监管政策、高昂的系统成本是制约自动驾驶落地的两大因素。因此从现阶段监管体系现状和企业举措来看,L2+级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还将是市场的主流。而本次参展企业带来的产品和技术上也透露出自动驾驶更追求务实,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厂商看重,低成本解决方案也将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上的量产落地。
上面提到的芯片制造商高通,本次推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中的自动驾驶软件支持调用周边的传感器进而提供对于车辆感知周边环境、GPS定位、联合5G网络进而做出路线规划等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车企加速自动驾驶的孵化落地;同时平台也省去了昂贵的液冷设备,采用风冷设计,从而实现成本降低。
除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传感器成本的昂贵也是自动驾驶难以普及的原因之一,本届CES上,"低成本可量产"被多家企业提及。今年参展的激光雷达企业大幅增加,相比此前更侧重宣传产品有多先进而言,这次他们更多强调的是价格有多低。
Velodyne推出的新型激光雷达VelaBit,售价仅100美元(约合人民币700元),探测距离100米,并计划今年年中上市。
DJI大疆孵化的激光雷达公司Livox推出了Horizon(探测距离260米)和Tele-15(500米)两款产品,售价分别为800美元和1200美元。可见,面向自动驾驶的高端激光雷达迈入"万元内"时代已经成为现实。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软件+硬件)的成本降低将为自动驾驶的普及扫清成本阻碍。如今,越来越多低成本、可量产的计算平台和激光雷达的出现让自动驾驶的普及触手可及。
更有温度的交互,人、车、社会的融合
"新四化"趋势的不断影响,不光让跨界和融合成为可能,同时也让汽车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变革。人们开始意识到,未来出行自动驾驶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出行方式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升才是未来出行的根本。
交互、温度、情感化等词汇在近来各大展会上被各大主机厂、供应链企业提及。本届CES上,宝马带来了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该座舱由宝马集团与Designworks研发部门联手打造,主要展现的是未来自动驾驶实现后的人机交互概念。
该概念座舱应用了众多高新技术,例如:视线追踪系统(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追踪并解析驾驶员的视线)、人工智能(AI)、全景平时显示系统(通过在真实外界景象上叠加另一个数字信息层,转为增强现实用户界面)、5G和云技术(用户可精准知晓车辆当前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等信息)等提供多模式的交互。交互方式的进步,使得未来沉浸式的出行体验更有温度。
奔驰更是不甘示弱地发布了名为VISION AVTR的概念车,据奔驰官方介绍,VISION AVTR概念车的设计灵感源于《阿凡达》中不同生命体的融合。该概念车采用了仿生设计语言和创新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外观造型显得十分梦幻,颇具天外来客的味道。另外该车以用户体验为核心,采用人、车、自然相互融合的理念,改变现有的人机交互模式,实现人机交融。最新研发的有机电池技术可实现零排放,助力可持续发展。
Vision AVTR的球型轮胎、不含稀土元素及重金属的电池车能够降解,可以百分百循环再生、车身后部33个"仿生皮瓣"等元素无一不体现着人、车、自然间的和谐。
丰田显得更加"不务正业",在本届CES上推出了名为"Woven City"的未来城市项目。丰田预计从2021年开始在即将关闭的丰田汽车日本东富士工厂场地上建设这个小镇。根据计划,该城镇中所有建筑主要将以环保为主,建筑材料由碳中性木材制成,整个城镇不接入电网,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地下安装管道和轨道,用于输送生活所需的氢能源。
此外,这个小镇还将把城市道路像网一样编织在一起,实现车与道路的信息交互。据了解,该项目将用来验证自动驾驶、移动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AI等技术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性。这个项目也体现了未来"人-车-社会"间的融合。
虽然,现在看来人、车、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融合还太过遥远,但人车交互上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在有目共睹。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带来的巨变,或许在未来还会超出我们当下看似遥不可及的想象。
总结
虽然数字化时代下汽车出行充满着许许多多的未知机遇和挑战,但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人与车、社会、自然之间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如何都摆脱不了的必然趋势。管中窥豹,本届CES"车展"带来的不止是新奇的科技成果,同时也是未来出行的一大缩影,未来出行在人、车、社会、自然间不断融合中给人们带来的不止是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理想终究会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照进现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