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歌舞表演有哪些?
早期的歌舞表演有《踏摇娘》、《霓裳羽衣舞》、《惊鸿舞》、胡旋舞》、《巴渝舞》等。
1、《踏摇娘》
又作“踏谣娘”。取材于民间故事。据《教坊记》、《乐府杂录》记载:北齐时(或作隋末),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苏某,烂鼻貌丑,不曾作官却自称郎中,嗜酒,常在醉后殴打他的妻子。苏妻貌美善歌,将满怀悲怨谱为词曲,倾诉自己的不幸。这些词曲在传唱中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增加伴奏音乐,逐渐形成歌舞表演。
2、《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又称霓裳羽衣舞,是一种唐代的宫廷乐舞,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璨的明珠。
3、《惊鸿舞》
惊鸿舞是始于唐代的宫廷舞蹈,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
4、《胡旋舞》
胡旋舞是由西域传来的民间舞。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舞。胡旋舞是唐代盛行的舞蹈之一,经西域传入中原的旋转性的舞种。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
5、《巴渝舞》
《巴渝舞》来源于古代巴地渝水流域地区的一种具有鲜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舞是古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