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好英语你的思维模式很重要

 我来答
名成教育17
2022-06-07 · TA获得超过52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8万
展开全部
对于基础薄弱的人来说,特别是说了几十年的汉语,要学好英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呢,要真正学好英语,你就要按照英语的思维逻辑来沟通交流,只有这样子,你才是真正掌握了这门语言艺术。

        其实从我自身来说,在没有上大学之前,一直学的都是书本语言,只是一味的模仿模仿,照本宣科。但是上过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目光有多么地狭隘。书本上说见面说hello,却不知道真正见到外国人怎么去说,还是哑巴英语,所以不建议你来学我,我只教给你方法,剩下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英语是一种世界观,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世界观,这里我借鉴一下百度的解释:世界观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通过概念我们很容易知道什么是世界观。英语和汉语,都是一门语言,但是这两种语言在描述事物上有本质的不同,每种语言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举个例子,中西医就是个典型,西方则是通过现象找其原因,找到到底是什么引起了这种疾病的,是因为细菌还是病毒,而中医,则是通过望闻问切,结合五行八卦来看你是因为阴阳气的失衡还是气血引起的,不过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只好你的病,这是最能反映出两个语言不通的世界观的。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英语思维的培养吧,我也只是抛砖引玉,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勤奋才能真正掌握。

        1、汉语很直观,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倾向于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

         例如: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 扶我一把,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

         这句话发生的情境是说话的人脚摔伤了,需要别人帮忙把扶起来。 汉语用的是“站”这个最直观的词语,不管你是不是因为受伤想站起来还是坐久了想站起来,反正都是站。

        但在英语中则明确表达了她是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自己的脚是不是还能支撑身体的重量,和一般的“站起来”是不同的,所以用“bear weight”,意思更加明确。

         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些家长会经常说“这孩子,啥时候才能懂事”。“懂事”这个词是比较主观的。什么叫懂事?是知道好好读书了?还是懂得人情世故了?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标准,也会有不同的判断。所以,即使你已经年过20了,所作所为还是不能让父母满意,也还不能算懂事。而在英语中,懂事这个词要译成“grow up”它既有年龄的概念,也有表示不再孩子气、敢于承担责任的意思,所以与汉语的“懂事”相比,“grow up”就要客观得多。

         汉语的主观性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在英语对话中一般只会谈个人的感受,而汉语则会加进去一些个人的判断。比如说,我们对别人表示感谢的回应是“别客气”,潜台词就是说这事是我应该的,你的感谢是一种客套。而英语则说“You are welcome”或“My Pleasure”,只谈自己的感受或意愿。

        3、在句子的表述顺序上,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英语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姓名和地址的排列顺序。中国人的姓名,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则按照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进行排列。中国人写日期、地址都是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西方则反之,除此之外英语这种思维方式还体现在一些复合句的句子结构上。

        4、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比较松散。

         对英语来说,除了祈使句外,一般情况下句子中的主语、谓语等主干成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通过一些连接词交代清楚。而汉语则没有这么严谨,经常会出现成分缺失的情况,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一定非得做出交代,只要意思上能被理解就可以。

        看下一例子,这段台词是美剧《老友记》中的一段台词:

     I got really hot in my pants, so I took them off. But they must have shrunk from the sweat,or my legs expanded from the heat. I can’t get them back on!

        这段台词是说:裤子穿着太热,我就把它脱了。但不知道是因为出汗后裤子缩水了,还是因为我的腿热胀了,怎么也穿不回去了!

         这一段内容总体上是在叙述一件事情,即“因为裤子热”“就把它脱了”,“结果却穿不回去”,用“so”和“but”做连接词表明了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然后用了两个“from”说明裤子“穿不回去”的可能原因。不但句子成份齐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交代得非常清楚。与此相反,汉语的句子结构在形式上则要随意得多,经常借用前面的语义将句子的某个成份进行缺省。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也是一段电影台词:

        “让警察逮着是小事,你要是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死罪。”

        这是选自冯小刚电影《没完没了》里面葛优的一句台词。如果加上缺省的句子成分以及各个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上句子的完整表述应该如下:  “(我)让警察逮着是小事,(但)你要是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要被判)死罪。”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在使用英语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是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解释事物离不开描述事物,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英语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先说事情,再说原因。

        知道,然后知道所以然。

        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你是不是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初步的规划呢?英语学习就是很简单的事情,描述事情,然后解释事情的原因就好了。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学习起来就很简单。

        最后,你还是要有信心,因为你连拼音字母和汉字都会了,英语这种字母的语言也是很轻松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