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是什么意思?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起,至宣统皇帝退位,两千年多年来有着近500位帝王,这些帝王大部分在登基之前为太子。然而有些太子在位很长时间却也未能如愿登基为帝。以下四位可以说是当太子时间最长的四位,他们经历了种种不幸,最后只有一位登基成为皇帝,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第一位:康熙之子-胤礽(太子生涯37年)
胤礽为康熙皇帝的第二子,自幼即聪慧好学,精通诗词,更是擅长骑射,是个文武全才,深得康熙帝的赏识,在康熙十四年,被册封为皇太子。在居太子期间,多次代康熙祭祀,代理监国,治理的成绩斐然,在朝堂内外颇具贤名,为减轻康熙的负担作出了巨大贡献。康熙皇帝对他也是百般疼爱,给他配备最好的老师,并自己言传身教。在胤礽得天花的那段时间,为了能够全心全意照看他,康熙甚至让各部院衙门的奏章全部送到内阁进行批阅。
然而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在塞外巡游期间,胤礽多次与康熙对抗,否认康熙的想法。与此同时,以大阿哥胤禔为首的众皇子向康熙报告了太子胤礽的许多不良表现,期间也有大臣上告太子胤礽存在的不忠不孝之事。最终,康熙帝废除了胤礽太子之位。
在废除胤礽太子之后的一段时间,众皇子争夺太子之位,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胤礽在康熙四十八年又被复立为皇太子。然而经历过被废的胤礽行为疯癫,一反常态,康熙皇帝认为其已不再适合作为继承人,于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废除其太子之位。胤礽经过前后多次废立,当太子总时长达37年,然最终却未能等上皇位,病逝于禁锢之地咸安宫。
第二位:汉武帝之子-刘据(太子生涯29年)
刘据为汉武帝嫡长子,生母为卫子夫,从小深受汉武帝的喜爱,在其7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刘据长大成年后,汉武帝每次巡游天下,都将国事交付太子刘据管理。而太子刘据也不负重托,勤政为民。但刘据性格仁慈宽厚、温和谨慎,与汉武帝的性格截然不同,有时候因为汉武帝的暴力处事方式而顶撞他。
刘据当太子一共29年,然而宫廷内“巫蛊之祸”大肆蔓延至自己。为了自保,刘据起兵造反。然最终兵败,不愿屈辱被捕的刘据最终选择了自杀,终未能当上皇帝。
第三位:唐德宗之子-李诵(太子生涯25年)
唐德宗李适即位的第二年即建中元年,李诵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在立为太子之后的这段时间,李诵为人谨慎,在其父皇当政期间很少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其暗中非常关注朝政,并培养了自己的东宫政治势力,里面包括柳宗元等著名文人。李诵在居太子之际,耳闻目睹了朝廷大臣之间的相互勾结与诬陷,也亲身经历了藩镇叛乱的混乱。这些使得他当政之前便在政治上逐渐走上了成熟。且其“慈孝宽大,仁而善断”,朝廷上下对李诵评价甚高。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李诵正式即位。李诵做了整整25年的太子,然而好不容易熬到头,登基为帝,身体体质越来越差,最后瘫痪在床,在位仅186天就被胁迫禅位于太子李纯。
第四位:唐太宗之子-李承乾(太子生涯17年)
李承乾为唐太宗长子,生母为著名的长孙皇后。唐太宗即位后,将时年八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李承乾天资聪慧,仁孝至深,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在一些特殊出访时期,更是让李承乾以太子身份监国。而李承乾也不辜负其父皇的嘱托,将朝内各项政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然而李承乾位居太子17年,其父皇身体却一直很健朗,他害怕还未正式登基便被同样深得其父皇宠爱的胞弟李泰窃取其太子之位。于是便铤而走险,召集了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准备起兵造反。结果事情败露失败,李承乾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两年后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