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高中学生参于英语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 我来答
南静枫0K0
2013-11-05 · 超过6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万
展开全部
摘要: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高中学生参与英语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每一个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意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情感教育,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蠢袭他们参与英语课堂实践活动的方法。关键词: 学生主体 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正文:要组织成功的课堂活动包括许多因素,如准备充分的备课、教师语言的艺术、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许多教师都感到,高中生开口的积极性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开口的欲望,从而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呢?(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人本主义理念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春秋时期。早在西方教育界提出人本主义课程的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就提出循循善诱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不同的学习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而英语学习,必须尽可能地尊重个体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尽量使学习目标、内容、要求、措游友施、评价等做到个性化,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英语新课程改革提醒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智力强项,努力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创设多种适宜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在英语课堂语言实践中,学习者面临不熟悉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进行训练,常担心因出错遭到否定、讥笑.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又比初中生强得多,他们怕出错,怕遭否定和讥笑,因而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经常不积极开口。为此,教师要注意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避免学生无法开口的局面,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符合生活实际而又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触景生情。如在教高二freedom fighter 这一课前,我创设以下情景Do you think you are free now? What do you think is freedom? 等触及生活的问题,学生们有所经历,感受深,于是都能讲。许多学生回答的都很好例如I can feel free like a fish in the ocean and a bird in the sky. In my opinion, freedom is that I can escape from the pressure from my parents and teachers.选择语言实践材料时,还要注意把握难度。高中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所学的知识还很有限,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设计交际内容要注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要尽量创设那些学生们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表达出来的内容,这样的实践才有意义,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注意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助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融洽师生关系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神档槐好这门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民主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同样是出于爱护。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应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富有教育艺术。既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更要让他们能知错就改,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是对他们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唯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才能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才能其乐融融地搞好学习。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力得以极大的促动,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三) 重视情感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力避传统学习的弊端,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活动,指导学生做好对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工作,帮助他们在实践的同时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具体讲,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英语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将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及时转化、应用于生活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力量,自然生发出课堂的活力。 缺乏情感参与,感受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真正有意义的英语学习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应重视学生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和乐趣,充满激动和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升华,这才是英语学习更高层次上的价值追求。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诚相待,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真实的向学生敞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动机,使之在英语学习中增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感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乏味的,既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例如在初学、巩固和复习的不同阶段),探索与之相应的好的教学方法。孔子成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里的“好知”“乐知”就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心理活动的规律告诉我们:新的刺激容易引起主体的兴趣,并被作为重点的对象去感知。多媒体就擅长于发挥这种新异的刺激作用,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展思维,主动的学积极的学。这样就可把“死书”教活,学生学得有趣,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参考书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教育教学研究》2003年第1期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出版《学校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