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好哲学。。

我是学生。马上要步入社会了。想学习一下哲学。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学习,该不该注重党政和哲学上所说的主义。要怎么合理的学习哲学。。该看哪些有关的书籍。尽量不要机械回答。。。... 我是学生。马上要步入社会了。想学习一下哲学。
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学习,该不该注重党政和哲学上所说的主义。
要怎么合理的学习哲学。。该看哪些有关的书籍。
尽量不要机械回答。。。请具体指明。。
谢谢。。
合理的话我会追加分
我可不是为了考试。。
我是想规划自己的思想。提高素质。
感谢 songmai123456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6-12-01
展开全部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规律的客观性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读哲学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教人如何在名利场出人头地的所谓励志类书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没有一个青少年愿意自己过早变得世故、变老、变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问:杨咏梅 刘铁军
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周国平

问:根据我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哲学类书籍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同时也发现不少人对哲学有误解。您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与中学生谈一谈如何阅读哲学的问题,给中学生一些阅读建议?

答:这正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中学生里一定有许多哲学的潜在知音,对他们说话决不会白费口舌。

问:哲学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好像太笼统了。不少中学生以为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或政治课本,觉得枯燥,但他们却喜欢读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不太赞同哲学是学问的提法,因为说学问就容易凝固化。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马克思是一位大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这是现代许多哲学家都承认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脱离这个传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它被孤立起来了,它的丰富内涵又被简单化为一些教条,这当然会使学生对哲学产生误解和厌倦。我本人认为,中学哲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如今书店里最多的哲理读物是励志类书籍,您认为它们会给中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答:的确,现在书店里大量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场上拼搏,出人头地,发财致富,如何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老板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诸如此类。依我看,这类东西基本上是垃圾,与哲学完全不沾边。但恰恰是这类东西十分畅销,每次在书店看到它们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满眼是“经营自我”、“致富圣经”、“人生策略”、“能说会道才能赢”之类庸俗不堪的书名,我就为我们的民族竟堕落到了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惊讶的是,对于这种东西,稍有灵性的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厌恶,怎么还有人而且许多人把它们买回去读?事实上,它们大多是书商找写手胡乱编造出来的,目的是骗钱,写手自己绝非成功之人,读它们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见这个时代已经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这种书会不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会。不过,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灵是不会喜欢这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东西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变得世故。如果他们中有人也读这种书,我敢断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长硬塞给他的。我希望广大中学生远离这种书,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意味着年轻纯洁的心过早变老变平庸了。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谈为什么要学哲学。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问:您曾说您最乐意与孩子谈哲学,您的《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精神的故乡》也是为孩子写的。您能不能谈一谈,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学哲学最合适?中学生应该怎样学哲学?能否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的哲学读物?

答: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我觉得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我想强调两条标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我建议你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我这里说的是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周国平,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译著20余种,总计几百万字。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迷者的悟》、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哲学应该如何入门
我建议先读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家写作的哲学史,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斯通普夫(美国),然后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然后,可以考虑读一些哲学名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灵魂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休谟的《人性论》
当然,如果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之后发现这些书并不难,则说明你比较有哲学天赋,可以开始读康德、黑格尔与20世纪哲学
如果这些书读不懂,则建议以后别读哲学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和条件学习哲学

哲学----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具象)的科学(抽象)

学习方法:

1、学专门科学(包括工作)时,结合哲学去理解,运用哲学去指导实践、去总结。

2、学哲学时,结合专门科学(包括工作)去理解,运用专门科学(包括工作)去丰富、去充实。

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乡,而是指精神的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内心的家园。白居易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现代人整天龟缩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柏油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各种机器的嘈杂轰鸣……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野僻静处,在荷花池塘边坐下;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第一颗星星闪烁在天边,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反璞……

这种情绪,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它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纵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二、中学生能学好哲学吗?
周国平说: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三、我们应该怎样学哲学呢?
哲学当成是工具课来对待,虽然这么说不一定科学,但我觉得这样更便于学习和应用。语、数、外这三门被称作工具学科,已经得到公认。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就是思维工具,利用它可以帮助你学好各门具体学科,可以帮助你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这样来理解哲学,就会注重应用。过去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时成绩挺好,可是参加高考却拿不了多少分。原因就在于平时学校的考试注重的是知识,对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不是很重视。所以,平时“听话”的学生,老老实实看课本、背课本的学生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注重的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些死背知识的学生就要在高考中落马。这些同学高考失利后,总认为是自己没有发挥好,其实,自己就是这个水平,只是平时没有检验出来而已。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即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即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二。”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二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要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098/
麦田边的野草
2006-08-27 · TA获得超过9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一、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和知识

1、注意教材的编写特点,知己知彼

高二哲学教材为了同学们更好地读懂,一般采用先提出哲学原理或者哲学概念,然后提出其相对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结合事例来讲解知识。

世界观原理
方法论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规律的客观性
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

2、注重哲学道理的归类,有的放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大部分。辩证唯物论包括课本的第一课的全部和第二课中的规律的客观性;唯物辩证法部分,主要是课本第二课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及第三、四课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部分,主要是第五课的本质和现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任务和目的,深化、发展认识及第八课的实践和认识、实践的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的。在高二部分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主要在下册的六、七两课及第八课的最后一框题。(这部分范围划分要记住,在解题时经常要涉及到)。从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很多同学对此还会混淆。从考试的题目来看,很注重对哲学各个角度的考察。如“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辩证法道理?”等等问题,如果不懂哪些是辩证法道理,那问题就会无从答起。因此注意学科内的板块分类非常重要。

二、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每一课都有其知识体系,较好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构建知识结构图方法,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框架,有助于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容易记忆、也容易被检索,容易被想到,容易被运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另外,知识迁移能力是高考考察的一种重要能力。如谈到“为何要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的哲学道理时从唯物论角度、认识论角度、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我们应该分别怎么答,其实只要知道其中一个答案我们就知道其他的答案了。虽然是不同的角度,但是其回答的内容和形式大体一样。

三、随时纪录、整理基本理论中的易混易错问题。

哲学中有许多易混易错的概念和原理,同学们稍微不注意就会搞错掉。如真理与科学理论的联系和区别;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二者有何差别等等问题,把这些容易搞混搞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可以在复习中做到事半功倍。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联系理论的日常思维方法。

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该学科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学到内因外因等内容时,除了教师举例之外,同学们要自己多动脑筋,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例子,如学习成绩提高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有哪些,外因有哪些,这样就可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实际联系理论是要求我们要多观察生活和国家大事,从发生的事件中联系我们学过的哲学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应试能力。

总之,树立好信心,掌握好学习方法,了解学科的学习特点和内在规律,这样我们就能学好每一门学科。

学习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提醒考生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概念要准确,切忌含混不清。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
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而不能把哲学定义为“世界观”。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不管他自己意识到了与否,但并非每一个人的世界观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在掌握哲学这个概念时,既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又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不要把哲学与世界观相混淆。�
再如,我们把经济基础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不是只存在一种生产关系,而是既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有各种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既包括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包括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等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仅指这种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的总和。在掌握经济基础这个概念时,切不可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相混淆。�
2.观点要全面,切忌片面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各个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相依赖、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
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对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矛盾的次要方面的支配作用,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影响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既要看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不要忽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社会形态的划分问题上,既不要否认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也不要否认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既要承认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也要承认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既要肯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关于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既要肯定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又要充分重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
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学习哲学也和学习其他科学一样,要记住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记住基本概念的定义,要记住基本原理包括的要点。只有记住这些基本的东西,才能运用它们思考问题。如果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没有记住任何概念和原理,怎么能够思考问题呢?所以,学好哲学不是要不要记忆的问题,而是如何记忆的问题。我们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一是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过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我们反对死记硬背,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有些概念的定义很长,似乎很难记住,但只要真正理解了,记住它并不十分困难。例如,列宁给阶级下的定义就很长:“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我们可以把这个定义分解为三个部分:“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这是总的论述。“社会生产体系”就是生产关系体系,这样,就把阶级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理解,这是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取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这三个“不同”,实际上就是从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讲的,只要知道了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是什么,这三个“不同”就容易记住了。第三部分,“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是对阶级的实质的简要概括。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产体系”一样,指的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体系。只要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理解阶级的实质,记住阶级的定义就并不十分困难。�
4.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自学考试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第一章和第四章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我们想提醒自学应试者注意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或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在弄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不要离开理论只罗列或叙述实际问题。学了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离开理论,只对实际问题作经验性的描述,也不能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论,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种表现。这两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

三、试卷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规定,本课程考试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满分为100分。�
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题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4个小题,其中2个小题每题7分,2个小题每题6分,共26分;论述题2个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试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如第三章和第七章),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较大。�
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四、解题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四个选项(即备选答案)构成。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选对得分,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解答单项选择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视题干,准确掌握题干的题意,选择答案时要把选项与题干的题意联系起来思考,选择哪个选项要根据其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根据选项本身的含义是否正确,因为选项本身含义正确的不一定符合题干的题意。 (2)对照题干的题意,仔细审视各个选项,找出干扰项予以排除。任何选择题都设有干扰项,设干扰项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扎实。干扰项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要防止受其诱导而错选。�
(3)要仔细审视完各个选项后再确定选择哪一项,切勿刚刚看完一两个选项就确定答案。因为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命题者有时把似乎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前面,而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放在后面,如果只看了一两个选项就匆忙选出答案,很容易“中计”而错选。�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单项选择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有些单项选择题是在教材上有明确答案的,应试者只要记住或理解了教材上的表述,就可以找出正确选项。这就要求对有关知识点的掌握十分准确,不然也会选错。�
例1�物质的惟一特点是( )�
A�运动变化性 B�相对稳定性�
C�客观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这是教材上明确表述了的,但其他三个选项也有一定的似真性,特别是A项,似真性更大一些,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例2�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的优劣�
C�人口密度的大小�
D�社会风气的好坏�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项,是教材和考试大纲上都明确表述了的,但其他三个选项也有一定的似真性,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劣、人口密度的大小、社会风气的好坏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种情况:有不少单项选择题,在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对有关知识点真正理解了,并且会应用,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例1�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只有了解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对它的应用,才能找出这一正确选项。�
例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
A�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真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只有把题干中表述的事实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观点联系起来,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第三种情况:有些单项选择题的题干和选项都不是教材中直接表述的,只有对有关知识点有较深入的理解,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例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要回答这道题,首先必须懂得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然后才能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属于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选项。�
例2�一位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像旋风一样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要回答这道题,首先必须明白那位哲学家的说法是只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然后把这种观点同相对主义诡辩论联系起来,才能找出正确选项。�
单项选择题是全试卷中最简单、最容易回答的试题。应试者要争取答对每一道题,至少要把多数题答对,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如果在单项选择题上丢分很多,这门学科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二)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也是客观性试题,由题干和五个选项构成。在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得分。�
解答单项选择题应注意的前两点也适用于解答多项选择题,不再赘述。�
多项选择题比单项选择题复杂,解答起来也困难。其主要特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的数目不确定,可能只有2个,也可能有3个、4个或5个。因此,多选、错选、漏选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就要求将各个选项与题干的题意仔细加以比较,从中挑选出符合题意的,竭力防止多选、错选、漏选。�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多项选择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多项选择题中,有的实际上是双项选择题,是同一问题的两方面内容。但由于不明确肯定只有2个正确选项,就增加了难度。如果能根据题干,确定其只有2个正确选项,就比较容易作出正确选择了。�
例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不同�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不同�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地位不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同�
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同�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D、E两项。从题干上看,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两种表现,因而此题只有2个正确选项,这样就很容易找出D、E两项。�
例2�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心主义先验论�
E�形而上学不变论�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两项。从题干上看,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只能导致两种错误观点,从而确定此题只有2个正确选项,然后根据对5个选项的含义的比较,就很容易找出A、B两个选项。 第二种情况:在多项选择题中,有些是双项选择题衍生出来的,如果能看出这一点,就可以断定它有4个正确选项,只要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就可以答对此题。例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唯物论的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E�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D、E四项。从题干上看,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庸俗唯物论与题干的题意无关。�
例2�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B�改良主义�
C�激变论 D�冒险主义�
E�循环论�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D四项。从题干上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和激变论。庸俗进化论在政治上表现为改良主义,激变论在政治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循环论与题干的题意无关。� 第三种情况:较为复杂的哲学原理包含多项内容,把这几项内容作为选项,再加上一些不属于这个原理的内容或其他内容的选项,就构成一道多项选择题。应试者只要把属于该原理的内容的选项找出来,排除不属于该原理的内容或其他内容的选项,就可答对此题。�
例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C、D、E四项。因为这四项就是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因。A项不是生产方式成为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因,其自身的含义也不正确。�
例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A�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三项。这三项实际上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三种表现。D、E是错误选项,这两项是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第四种情况:有些多项选择题在选项中列出一些实际观点、问题或现象,要求应试者判明它们与某种哲学观点或原理的联系,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例1�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感觉的复合�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E�心外无物�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B、D、E四项。A、B两项都是把世界万物说成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D、E两项都是把世界万物说成在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中,所以这四项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而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例2�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 )�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B�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
C�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D�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E�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C、D四项,矛盾的同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A、B两项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表现,C、D两项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表现。E项与矛盾的同一性无关。�
第五种情况:有些多项选择题涉及几个章节的若干原理,或者是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回答这种多项选择题需要对哲学原理全面理解,达到融会贯通,并且能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

例1�某山乡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三个钒矿厂,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但是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放大量钒烟,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病和皮肤病。从哲学上看,这一做法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E�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B、E三项。这三项涉及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原理。题干所说的做法A涉及的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涉及的是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这两项容易选对。E项则较难选对,如果认识不到办钒矿厂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环境保护和村民健康是一种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就容易漏选E项。�例2�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实说明(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E�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A、D、E三项。该题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规律问题;一个是真理问题。A、B、C三项是规律问题。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规律的作用也不是无条件的,所以只有A项是正确选项,B、C两项是错误选项。D、E两项属于真理问题,都与题干的题意相符,所以都是正确选项。�
(三)简答题�
简答题属于主观性试题。与论述题相比,要求应试者回答的内容比较简单。回答简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点正确,论点全面。回答问题要防止观点错误、遗漏论点。(2)逻辑严密,语言通顺。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叙述清楚。切忌层次杂乱,表达不清。(3)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论点既不可不作任何说明,过于简单,也不可分析说明过多,显得烦琐。�
下面分两种情况举例说明回答简答题的方法。�
第一种情况: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的简答题。这种题占多数。答这种题,就是按教材中有关答案回答出来。�
例题: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性质。�
答案要点:�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要求不同的人口状况与之相适当。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加速社会的发展,反之则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第一,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第二,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第三,�人口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其次,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婚姻家庭形式。 ��
第二种情况:有的简答题虽然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但涉及不同章节,需要应试者把有关章节联系起来,自己重新组织论点,写出答案。�
例题:简述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要点:�
(1)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区别:认识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和意识性。主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如果把认识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就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2)认识主体与主观意识的联系:主观意识是认识主体的一种属性,即意识性。人具有意识,才能作为认识的主体而存在。�
(四)论述题�
论述题也属于主观性试题,重在考察应试者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分析恰当。与简答题相比,要求回答的内容较复杂,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1)观点要全面系统,论据要充分。对论点的分析要深入透彻,观点不得有遗漏,也不能只有观点,缺乏论据,没有分析。�
(2)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由于论述题大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所以既不能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也不能只讲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理论与实际之间要有内在联系,防止把毫不相干的理论与实际硬扯在一起。�
下面分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如何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6-09-04
展开全部
黑格尔教我们学哲学
黑格尔在他的《讲演录》中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时,说到这个学派的学员在初学时期要遵守一个规定,即保持沉默时,黑格尔写到:“这一点,一般地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基本条件。人们必须从此着手,才能够把握别人的思想;这就是抛弃自己的观念,一般来说,这也就是学习、研究的前提。人们习惯于说,理智是通过问题、辩论和解答等而培养起来的;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使理智培养好,而只是使它表面化。人的内心生活是在教育中扩充、获得的;通过教育,人才能有涵养,通过沉默,人在思想上、在精神活动上才不致贫乏。更可以说,通过沉默,人才学得理解的能力,才洞察到自己的主观想法、论辩才智之一无是处;——由于洞察这种主观想法一无是处的洞见的增长,人就弃绝这些主观想法了”。
回答者:xsx107 - 秀才 二级 8-26 15:5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以上是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通过这个作文题更让我们体会到学好哲学的必要性。“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从哲学角度讲充满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冲突。感情的亲疏确实能影响一个人的判断,所以,在司法领域才有回避制度,在我们高考选择监考教师时也有回避之说。但是,“举贤不避亲”也是古来有之。因此,这是一个很能考查学生辩证思维水平的命题。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把训练学生的思维作为根本任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的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不少同学把哲学当作单纯的知识来学,简单地去背概念、背原理,这样学哲学就失去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哲学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我更愿意把哲学当成是工具课来对待,虽然这么说不一定科学,但我觉得这样更便于学习和应用。语、数、外这三门被称作工具学科,已经得到公认。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就是思维工具,利用它可以帮助你学好各门具体学科,可以帮助你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这样来理解哲学,就会注重应用。过去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时成绩挺好,可是参加高考却拿不了多少分。原因就在于平时学校的考试注重的是知识,对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不是很重视。所以,平时“听话”的学生,老老实实看课本、背课本的学生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注重的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些死背知识的学生就要在高考中落马。这些同学高考失利后,总认为是自己没有发挥好,其实,自己就是这个水平,只是平时没有检验出来而已。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哲学呢?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098/
回答者:点点佳 - 助理 三级 8-26 16:00

高中学生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不是件易事。有人说,哲学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这一说法听起来挺有诗意,但仔细琢磨起来又使人觉得有点玄虚。

这里所说的家园,并不是指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乡,而是指精神的家园,哲学意义上的家园,内心的家园。白居易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现代人整天龟缩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火柴盒”里,走在人们比肩接踵的柏油马路上,呼吸着被污染的混浊空气,听各种机器的嘈杂轰鸣……于是有一天,在你的内心深处会突然泛起一股奇怪的情绪,一缕乡愁猛地袭来,你恨不得马上一口气跑到荒野僻静处,在荷花池塘边坐下;光着脚,躺在绿草地上,闻泥土的气息,听蛙声一片,看第一颗星星闪烁在天边,发誓要去寻找生命的根,渴望着归真反璞……

这种情绪,就是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活动。它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今天,显得尤其迫切,尤其使人心灼。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纵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二、中学生能学好哲学吗?
周国平说: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三、我们应该怎样学哲学呢?
哲学当成是工具课来对待,虽然这么说不一定科学,但我觉得这样更便于学习和应用。语、数、外这三门被称作工具学科,已经得到公认。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实际上就是思维工具,利用它可以帮助你学好各门具体学科,可以帮助你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如果这样来理解哲学,就会注重应用。过去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在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时成绩挺好,可是参加高考却拿不了多少分。原因就在于平时学校的考试注重的是知识,对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不是很重视。所以,平时“听话”的学生,老老实实看课本、背课本的学生就能得高分。但是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注重的是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这些死背知识的学生就要在高考中落马。这些同学高考失利后,总认为是自己没有发挥好,其实,自己就是这个水平,只是平时没有检验出来而已。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即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即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二。”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二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要划清两个界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所以高中哲学课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http://philosophyol.com/bbs/dispbbs.asp?boardid=43&id=10812)
回答者:700258 - 试用期 一级 8-26 16:09

哲学不是短期能学好的`想学好哲学`先读懂人生
回答者:yctml - 试用期 一级 8-26 16:24

哥们,你真的很强也,让家都说搞哲学的多疯子,那说明什么,没有兴趣是肯定不能搞那科的,当然哲学也很有意思。进拉门就好了,好是那句古话:兴趣是自己最好的导师。
回答者:谋伐 - 童生 一级 8-26 16:39

我觉得这或许是你对人生的困惑吧,步入社会我们是缺少经验,但我觉得你既然是学生必定已经系统学过马哲、政经、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了不管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是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你都有一定基础了啊。所以我没有再到哪找一篇文章给你看,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你互相探讨一下,我建议你在正确哲学思想指导下要多学实际经验,也就是不断总结事实中的教训,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一件事做砸了或者觉得人家做的不好了你都要记在心上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实践才是最快的。当然看一些怎样跟别人交往的书(口才、交际等)是很好的啊。说的不好别见怪。
我的信箱是pilifeng998@163.com
回答者:霹雳风998 - 试用期 一级 8-26 16:41

哲学----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具象)的科学(抽象)

学习方法:

1、学专门科学(包括工作)时,结合哲学去理解,运用哲学去指导实践、去总结。

2、学哲学时,结合专门科学(包括工作)去理解,运用专门科学(包括工作)去丰富、去充实。
回答者:兰野 - 高级经理 七级 8-26 16:51

去看看《三国》,你会有所收获的
回答者:whwu2006 - 试用期 一级 8-26 18:36

除了你自己熟悉哲学的观点外(就是哲学----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具象)的科学(抽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和现实相结合,每当你看的听到的,你都要想一想这件事情应该用什么原理去分析
这样不仅加深了你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你学习哲学有了更明确的作用,学以制用嘛,
很有效的哦,
回答者:这样9 - 试用期 一级 8-26 18:59

可以去读一下<<苏菲的世界>>,是本哲学入门的小说,大人小孩都能看,容易理解又不会很闷.
回答者:白云菲菲 - 魔法学徒 一级 8-26 19:17

类似的问题我曾经答过, 并开了张书单。 根据我的经验,最好不要先去看和政治有关的东西。 因为你还没有好的基础。

此外学哲学也不是学外语,不可能速成的。 短期内最多知道一些常识。 重要的是自己思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457191.html
回答者:ramanuja - 经理 四级 8-26 19:31

我好喜欢哲学,希望和你探讨 啊
609497206
回答者:山西张小兵 - 秀才 三级 8-26 20:02

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学哲学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读哲学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教人如何在名利场出人头地的所谓励志类书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没有一个青少年愿意自己过早变得世故、变老、变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问:杨咏梅 刘铁军
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周国平

问:根据我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哲学类书籍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同时也发现不少人对哲学有误解。您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与中学生谈一谈如何阅读哲学的问题,给中学生一些阅读建议?

答:这正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中学生里一定有许多哲学的潜在知音,对他们说话决不会白费口舌。

问:哲学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好像太笼统了。不少中学生以为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或政治课本,觉得枯燥,但他们却喜欢读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不太赞同哲学是学问的提法,因为说学问就容易凝固化。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马克思是一位大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这是现代许多哲学家都承认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脱离这个传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它被孤立起来了,它的丰富内涵又被简单化为一些教条,这当然会使学生对哲学产生误解和厌倦。我本人认为,中学哲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如今书店里最多的哲理读物是励志类书籍,您认为它们会给中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答:的确,现在书店里大量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场上拼搏,出人头地,发财致富,如何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老板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诸如此类。依我看,这类东西基本上是垃圾,与哲学完全不沾边。但恰恰是这类东西十分畅销,每次在书店看到它们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满眼是“经营自我”、“致富圣经”、“人生策略”、“能说会道才能赢”之类庸俗不堪的书名,我就为我们的民族竟堕落到了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惊讶的是,对于这种东西,稍有灵性的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厌恶,怎么还有人而且许多人把它们买回去读?事实上,它们大多是书商找写手胡乱编造出来的,目的是骗钱,写手自己绝非成功之人,读它们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见这个时代已经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这种书会不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会。不过,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灵是不会喜欢这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东西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变得世故。如果他们中有人也读这种书,我敢断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长硬塞给他的。我希望广大中学生远离这种书,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意味着年轻纯洁的心过早变老变平庸了。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谈为什么要学哲学。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问:您曾说您最乐意与孩子谈哲学,您的《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精神的故乡》也是为孩子写的。您能不能谈一谈,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学哲学最合适?中学生应该怎样学哲学?能否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的哲学读物?

答: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我觉得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我想强调两条标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我建议你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我这里说的是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周国平,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译著20余种,总计几百万字。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迷者的悟》、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哲学应该如何入门
我建议先读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家写作的哲学史,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斯通普夫(美国),然后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然后,可以考虑读一些哲学名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灵魂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休谟的《人性论》
当然,如果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之后发现这些书并不难,则说明你比较有哲学天赋,可以开始读康德、黑格尔与20世纪哲学
如果这些书读不懂,则建议以后别读哲学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和条件学习哲学
回答者: songmai123456 - 经理 五级 8-26 22:47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想事情!!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想事情!!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想事情!!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想事情!!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想事情!! 多看点道理的书。..多写些道理的作文...什么事都不干.像傻子一样...除开吃喝拉撒睡觉。...多用脑子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ngmai123456
2006-08-26 · TA获得超过49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1万
展开全部
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学哲学

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有些同学认为这是空话、是老生常谈,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才是学好哲学乃至一切学科的前提。

首先,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哲学是对各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而各门具体科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具体认识,所以,哲学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客观实际。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来学习哲学更便于理解和接受。归纳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经验证明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先用归纳法,既先列举几个生活或生产中的实例,然后从中找出共性,也就是哲学观点。比如,老师先举出上和下、教师和学生、化合和分解、自由和纪律等,然后抽象出其中的共同点,既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双方,从而引出矛盾观点。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用演绎法,也就是用矛盾观点联系新的实际加以分析和说明。经过这么几次反复,应该说一个哲学观点就算掌握了。

其次,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有些同学把学科的界限分得特别清楚,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要想把哲学学好,在学习其它学科知识时要有意识地应用哲学思想进行指导,有助于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比如,我问“一加一等于几?”同学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一。”如果我再问:“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一吗?”这时同学们可能才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在力学中讲矢量时,当力有了方向时,就不能简单地相加了,这就是哲学教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读哲学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

教人如何在名利场出人头地的所谓励志类书籍,基本上是垃圾

就本性而言,没有一个青少年愿意自己过早变得世故、变老、变平庸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问:杨咏梅 刘铁军
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周国平

问:根据我们对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哲学类书籍在中学生的阅读需求中占据了相当比重,但同时也发现不少人对哲学有误解。您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与中学生谈一谈如何阅读哲学的问题,给中学生一些阅读建议?

答:这正是我乐意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中学生里一定有许多哲学的潜在知音,对他们说话决不会白费口舌。

问:哲学是什么?教科书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这个定义好像太笼统了。不少中学生以为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或政治课本,觉得枯燥,但他们却喜欢读哲理散文,包括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就是这个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不太赞同哲学是学问的提法,因为说学问就容易凝固化。严格地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思考的状态。请注意“观”这个词,世界观就是“观”世界,人生观就是“观”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第二,所“观”的应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们平时往往沉湎于身边的琐事之中,但有时也会从中跳出来,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这时候就是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哲学是“观”全局的活动,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独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问题。

马克思是一位大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现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这是现代许多哲学家都承认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产生的,脱离这个传统,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它被孤立起来了,它的丰富内涵又被简单化为一些教条,这当然会使学生对哲学产生误解和厌倦。我本人认为,中学哲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问:如今书店里最多的哲理读物是励志类书籍,您认为它们会给中学生带来何种影响?

答:的确,现在书店里大量充斥着所谓的励志类书籍,其内容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场上拼搏,出人头地,发财致富,如何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老板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诸如此类。依我看,这类东西基本上是垃圾,与哲学完全不沾边。但恰恰是这类东西十分畅销,每次在书店看到它们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满眼是“经营自我”、“致富圣经”、“人生策略”、“能说会道才能赢”之类庸俗不堪的书名,我就为我们的民族竟堕落到了这等地步感到悲哀。使我惊讶的是,对于这种东西,稍有灵性的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厌恶,怎么还有人而且许多人把它们买回去读?事实上,它们大多是书商找写手胡乱编造出来的,目的是骗钱,写手自己绝非成功之人,读它们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见这个时代已经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这种书会不会给中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会。不过,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灵是不会喜欢这种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东西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自己变得世故。如果他们中有人也读这种书,我敢断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长硬塞给他的。我希望广大中学生远离这种书,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意味着年轻纯洁的心过早变老变平庸了。

这里我想顺便谈一谈为什么要学哲学。人是应该有进取心的,问题是朝什么方向进取?哲学让人综观世界和人生的全局,实际上就为人的进取方向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只是追求世俗的成功,名啊利啊什么的,他的成功就只是表面的,仍然是在混日子而已,区别只在混得好不好。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即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可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恰恰出于这样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大事业的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独特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人。

问:您曾说您最乐意与孩子谈哲学,您的《哲学:对世界的认识》、《精神的故乡》也是为孩子写的。您能不能谈一谈,一个人在什么年龄学哲学最合适?中学生应该怎样学哲学?能否推荐一些适合于中学生的哲学读物?

答:一个人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哲学。在不同的年龄,学习的方式和感受是不同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少年人和老年人会有很不同的理解。不过,就哲学是爱智慧而言,我觉得中学和大学低年级是开始学哲学的最佳年龄。有一本书的书名叫《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很赞同这个说法。爱智慧开始于好奇心,而孩子的好奇心是最强烈的,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他们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是真正哲学性质的。只是在小学时,年龄太小,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应该鼓励孩子的自发兴趣,但不宜于正式学习。到了中学阶段,可以开始正式学习了。所谓正式学习,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读教科书。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整天在街头与人聊天,最喜欢听他聊天的正是一些高中生、大学生年龄的人,他也最喜欢与这样年龄的人聊,认为他们的心灵是最适宜播下哲学种子的沃土。就在这样的聊天中,这些青少年学到了哲学,其中好几位成了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今天的中学生到哪里去找这样一个苏格拉底啊,主要还得靠自己阅读。一开始当然只能读一些比较通俗的入门书,在选择这类读物的时候,我想强调两条标准,第一要有趣,第二起点要高。既有趣起点又高,谈何容易。其实好的通俗哲学书是非常难写的,必出于大家之手。这方面有两本书值得推荐,一是罗素的《西方的智慧》,另一是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如果你想深入学哲学,我建议你读一本比较可靠的哲学史,比如梯利的《西方哲学史》,然后,选择其中谈到的你感兴趣的哲学家,去看他们的原著。我这里说的是学习西方哲学,学习中国古代哲学的道理与此相同。根据我的经验,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看他们在想什么问题和怎样想这些问题。你一旦读了进去,就再也不想去碰那些粗浅的启蒙读物了。

周国平,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2-1968年就学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在广西深山老林中。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译著20余种,总计几百万字。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迷者的悟》、心灵自传《岁月与性情》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哲学应该如何入门
我建议先读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家写作的哲学史,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斯通普夫(美国),然后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然后,可以考虑读一些哲学名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灵魂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休谟的《人性论》
当然,如果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之后发现这些书并不难,则说明你比较有哲学天赋,可以开始读康德、黑格尔与20世纪哲学
如果这些书读不懂,则建议以后别读哲学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和条件学习哲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695f35d
2006-08-27 · TA获得超过25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如果你只是为了应付世俗生活、让你在官场、商场左右逢源,那我可以说,你没有必要学习哲学。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政治考试等问题,死记硬背政治课本就好,也没有必要认真阅读哲学著作;
如果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为了灵魂的升华,那应该学习点哲学。
(以下答案是我在别处回答过的,可惜被songmai123456抄袭了,楼主警惕!)
我建议先读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家写作的哲学史,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方哲学史》,作者斯通普夫(美国),然后再读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
然后,可以考虑读一些哲学名著,比如柏拉图的《理想国》等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灵魂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休谟的《人性论》
当然,如果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之后发现这些书并不难,则说明你比较有哲学天赋,可以开始读康德、黑格尔与20世纪哲学
如果这些书读不懂,则建议以后别读哲学了,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和条件学习哲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