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

 我来答
我的骄傲1718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733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37万
展开全部

每个成年人所形成的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对事物的基本判断,以及潜意识的反应有很多都是从小从父母家庭身上耳濡目染逐渐影响成的,所以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恋的本能,也就是自证预言的事实,所以有可能是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时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主导的经历中总结了一些话,这些话成为了我们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不断的去自证认知,从而这些话,这些观念就主导了我们的人生 。就使得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不同。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 罗森塔尔效应 ,最初是源自于一个希腊神话,大概意思就是说有一个塞浦路斯国王叫做皮格马利翁,他爱上了他用象牙雕刻的美女,祈求爱神阿芙罗狄忒给雕像赋予生命,最终他的诚意打动爱神,爱神实现了他的梦想,国王皮格马利翁娶了雕像美女。在人类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类似的故事都有很多。这个故事想表述的意思是:

1968年有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叫做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了这句话。实验是这样的:罗森塔尔来到一个美国的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随机挑选了3个班,对选出来的18个班进行了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试”,测试结束后他给学校一份名单名单中的学生占了所有参与测试学生的20%,并且叮嘱学校保密名单,以免影响测试的正确性。然而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不知道的是这个名单是罗森塔尔完全随机抽选的,测试只是一场戏一个烟雾弹,他根本没有看测试结果。然而,几个月以后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各方面都有显著的进步,性格,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了。这个实验就叫“ 罗森塔尔效应 ”。

而重点在于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信息来告知自己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是老师潜意识的情绪,态度影响了他们。而这个实验罗森塔尔也同样在动物身上进行过验证而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而什么是权威,抽象的说权威就是:

对应现实来说,我们每个人一生最开始,最重要的权威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待孩子的期待和不同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而这个影响所产生的效果是巨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而这个影响有时候并不一定是来自父母,因为有很多人父母都由于生活的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养育孩子,这个时候养育孩子的其他人就会对孩子产生权威性的影响,有一个我看来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老师二十多年前她儿子出生,而她认为她和她老公都是爱批评别人的人,内心比较苛刻,这样的性格让她感觉到担心,担心她的儿子在父母身上得到太多的批评和不认可。那怎么办呢?她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由衷喜欢她儿子的保姆。结果,她真的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保姆,这个保姆从内心里喜欢她儿子,随时都开心得不得了,虽然这个保姆没有什么太多的文化,并不能提供所谓的什么高层次的教育等等,但是她这份喜欢和满满的开心,给小孩子带来非常好的影响,而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中收获的宝贵的礼物,所以二十年后,她的儿子非常优秀,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以后到美国最好的学校读研究生。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故事毕竟是故事,不能当真。可是当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真的逐渐开始思考怎么样的父母才算是好父母,虎妈虎爸还是猫妈猫爸?很多时候会想 父母作为一个能给孩子带来重大影响的权威,发出一些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很多时候对孩子是一个重担,并不是好事 。所以比期待,高好多个层次的应该是满满的喜欢.

有人会质疑难道不是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真心喜欢自己的孩子,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真心为自己的孩子好么?对孩子发出卓越的期待哪里错了?事实上有很多人有过同样的经历,就是从小父母都非常严厉,期待很高,最终自己确实一个普通人,并没有成为父母期待中那种杰出的人。为什么?其实原因经常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只不过过去都把这句话当作一句鸡汤,并不知道真正科学的依据是什么。

这背后的依据就是之前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主导的。 虽然我们意识上认为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是潜意识里确传递了负面的期待 。比如,一个悲观的父亲认识到悲观的坏处,期望孩子是了感的,但是当孩子悲观的时候,父亲就忍不住批评孩子你为什么不乐观点。比如,有的父母没有读过名校,但是期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是名校的毕业生,但是父母自己潜意识里并没有名校的教育,即便主观意识很强烈,最终结果未必达到期许。而故事中的哪个保姆则是主观意识和潜意识全身心从里到外都是满满的喜欢。

我们这代人从小都经历过一个词叫做 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并不是父母不爱我们,不喜欢我们,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由于国家和社会的变动父母受了太多的委屈,受了太多的不公平待遇,他们不愿意他们的经历在此在孩子身上重现,而那个年代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习和接触到正确的知识,所以 他们很少会真正的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而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很少有人真正实现了父母的期待,反而那些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包容,鼓励,喜爱下的孩子,长大了更加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也更加成功卓越。所以,在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父母集体创造的“别人家的孩子”是如此巨大的一个悲哀。

而这个道理不仅仅只是发生在父母身上,在任何权威人士身上都会出现,比如我们工作中的领导,管理者,公司的高层等等。而现实中有太多管理者,领导虽然表现上看似是对员工有高期许,有高期待,潜意识里则是希望所有的下属都不如自己以便满足自己权威的自恋感。只不过对于领导,管理者我们有的是机会逃离,而父母我们没得选,而我们所有人终将为人父母所以父母更重要一点。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对自己的期待,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士对我们的期待。如果权威人士对我们自己的期待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刚好是一致的,那么生命力就会自然的生长,没有矛盾。因为人本质上是群居动物,我们每个人很难完全忽视别人的期待和看法独立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身边人的支持,身边人的陪伴,希望身边人认可我们的想法。所以,当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身边权威人物的期待这两股力量达成一致融为一体的时候,就会建立出深情的链接,激发生命力,最终我们希望达到的卓越以及希望追求的幸福都会自然而然的达到。

在心理学的领域有一个词叫做“抱持”。就是说:**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两个基本的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支持他。

第六十九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