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酒的历史
清朝浙江省大臣谢墉平时喜欢喝黄酒,那酒都是嘉善老家送来的。
嘉庆皇帝少年时是十五阿哥,曾跟这位谢墉学习近体诗。
有时候,老师谢墉一个人躲在书房津津有味地品老酒,少年嘉庆经不住那阵阵香味的诱惑,趁老师出去方便时,便抓起酒壶偷偷地喝上几口。
日子长了,十五阿哥也喜欢上了嘉善的黄酒。
那一年,乾隆帝的一个宗女准备出嫁,那是一个不在宫里长大的“民间格格”。
按照旨意,她将被嫁到蒙古草原上,去给那里的一位亲王当儿媳妇。
格格出嫁是件大事,宫中需要提前一年采备各种嫁妆和办喜宴用的各类名酒。
其中有一种陪嫁用的名酒“花雕酒”,又称“女儿酒”,采备的难度很高。
说起这种酒颇有点来历。
在民间,浙江省花雕酒一般在女儿出世那年酿制。
酿成后,将它灌装在有彩绘图案和花纹的坛子里。
这坛子俗称“花雕”,这酒就是“花雕酒”了。
江南酿制花雕酒的历史悠久。
清代笔记《浪迹续谈》上,便有“最佳著名女儿酒,相传富家养女,初弥月,开酿数坛,直至此女出门,即以此酒陪嫁。
其坛常以彩绘,名曰花雕”的记载。
皇宫内,娶嫁的规矩有的地方与民间的婚俗有点相似,“民间格格”从小生活在江浙一带,乾隆帝有旨,格格远嫁他乡得按江浙地区的婚娶习俗办。
“民间格格”芳龄十五,按民间风俗习惯,得采备八千坛十五年陈的花雕酒作陪嫁之用。
乾隆帝特地吩咐,要十五阿哥亲自操持筹办工作。
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首饰佩件等嫁妆很快置办好了,唯有十五年陈的花雕一时难办到。
因为花雕酒的原产地在江浙两省,且都是大户人家自家酿制备用的。
尽管少数有实力的酒作坊也贮藏一部分,但都是按年份每期年贮存一定数量,而格格陪嫁用的酒,不但数量巨大,而必须是同一个批次的。
也就是说,必须是在同一个作坊内酿造,且贮藏在同一酒窖的。
绝对不能分别在几个地方采备,然后将其数量相加的,这是皇宫采备的规矩。
负责采备的官员早已与产地联系,但各地反馈情况并不乐观,苏州府、松江府和绍兴府都已如实禀报,“民间格格”嫁妆所需的花雕酒不是数量不够,就是酿造和下窖的年份不对。
看来,一下子要弄八千坛十五年陈的花雕酒,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五阿哥为此非常着急。
忽然他想到了正在四库馆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谢墉。
老师不但办事认真,而且熟悉江浙一带酒类酿造事务,便传旨让他亲自出马南下采备。
谢墉熟悉江南一带的黄酒作坊,了解黄酒产地的风俗和习惯。
他接旨后,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找到了枫泾镇(当时枫泾镇南北分治,南属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北属江苏省松江府华亭县。
现属上海金山区。
)陆家。
陆氏为浙西巨富,在西塘镇设有四个酿酒的作坊。
其黄酒产量以及黄酒的贮藏量在江浙交界地区首屈一指。
谢墉与陆家几个弟兄都有交情,采备花雕酒的事务很快敲定。
谢墉在老家嘉善搞到八千坛十五年陈的花雕酒,消息传到紫禁城乾隆帝和太子都十分高兴。
从此,嘉善出产的花雕酒名播四方,而十五年陈的花雕酒更是名满天下,谢墉也因此为朝廷立了一功。
十五阿哥永琰给西塘陆氏题字“嘉善贡酒”,陆氏把嘉庆帝的御书做了酒庄的门额,1861年,太平军占领西塘,禁止民间酿酒,遂关闭了陆氏酒庄,后来重新开办,规模已经大不如前。
在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黄酒生产技术进行过系统的调查,写出过一些著作。
并用西方的酿酒理论加以阐述。
但是生产技术并没能什么改动。
新中国成立后,黄酒生产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最主要的特征是黄酒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黄酒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四省一市(浙江、江苏、上海、江西、福建),此外,在其它地方也有少量发展。
由于其它酒类的发展及历史原因全国黄酒的年产量均不足百万吨。
但近些年,黄酒的产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