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译者应该具备的素养如下:
第一,抛开天赋的因素,一名合格的译者应该保持高出专业平均水平的双语甚至多语使用能力,特别是其母语水平应该在母语人群中处于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有天赋和处于有利外语语言环境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翻译或者语言专业人才都是穷尽一生去使用各种方法保持语言水平不退步。译者的母语水平决定了其使用外语的水平,这一点在中国的翻译人员表现中显著可见,因为翻译本身就是对两种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再造。
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对原文的剖析之后使用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双语使用能力,特别是母语水平一般或者较差,不但谈不上理解原文,更绝无可能完成高质量的译文,尤其是在文学性的翻译中。
因此,译者首先应保持扎实的双语使用能力。这种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只能通过后天大量的、甚至是一生坚持不懈地去积累和练习。
第二,译者主动以开阔的眼界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译者除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外,还应主动以开阔的眼界去不断学习、涉猎新的知识,不仅要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还要懂得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等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来加强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
这一点其实是对第一点的补充说明,译者不应只懂得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不能只懂得翻译技巧和理论,脱离实践的理论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脚步的;
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拿出时间,踏踏实实去生产一线或者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不断地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社会,总结实践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切实提高自身修养。
第三,译者要注意通过不断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敏感度,熟练地掌握翻译的规律、方法和技巧。所谓提高翻译水平,就是要提高自身对于语言的敏感度。
译者要保持一个习惯,无论笔译还是口译,平时听到看到外语,脑子里就要马上反映出母语的对应词汇和表达,手底下就要会写,嘴上就要会说,反之亦然。
这个交互的敏感度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积累沉淀而变的越来越高,需要的反应时间则越来越短,对应选项也会越来越多,信达雅的准确性也会越来越好。
比如:I agree/I do not object nor do I bear other thoughts/I consent to the decision/You have my agreement/My view accords with yours.
这些短语的基本意思都表示我同意,只是因说话人语气/身份/和所处场合不同而不同,译者需要体会到哪种是正式用法,哪种是旧式用法,哪种主动,哪种被动,从而体会到说话人的心境和处境,或者可以想象出一个对话场景,才能算是合格的译者。
所谓翻译技巧,只能建立在厚积薄发的底蕴上,没有一定的文学积淀和文化功底,就没有资格去谈翻译技巧,即使熟读了翻译技巧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第四,译者一定坚持博览群书并重点了解学习两种语言的优秀文学著作。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是否能在较高水准上使用一门语言,也是考察一个人的文学功底是否深厚,译者需要多读名著并深入理解。
中文的精华著作,比如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四大名著及近现代名家散文等;英文的精华著作,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浪漫和现实主义作家的著作等都是需要涉猎的。
第五,译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翻译工作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凡有志于翻译工作的人,必须具有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养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作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建立的,对于翻译从业人员的科学评价体系,所有译者均需要通过考取证书来认证自己的能力并找出不足,译者最需要避免的就是闭门造车和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