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3篇文言文中所有的。。。
所有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虚词比较4实词活用5句式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就这3篇了要详细啊!谢谢!...
所有1 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3虚词比较 4实词活用 5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就这3篇 了 要详细啊!谢谢! 展开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
就这3篇 了 要详细啊!谢谢!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 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 被视为不敬 故秦 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⑩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荆轲刺秦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信】 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不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提】
古义:投击,如: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编辑本段]【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
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词类活用】
【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邑】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白】
皆白衣冠以送之: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鸿门宴
1、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不者(“不”通“否”)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拔剑切而啖之(“啖”通“啖”)
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3、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ENDING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 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 被视为不敬 故秦 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 省略句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⑩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荆轲刺秦王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信】 古义:信物,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今义:书信
【涕】 古义:眼泪;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今义:鼻涕)
【币】 古义:礼品;如:持千金之资币物
今义:货币)
【穷困】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今义: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如: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今义:年长之人
【购】 古义:重金收买;如:今闻购将军之首 今义:购买)
【可以】 古义:可以用(它);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有意】 古义:同意,愿意;如:将军岂有意乎
今义:故意
【偏袒】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于是】 古义:在这时;如: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顾】 古义:不回头;如:终已不顾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鄙人】 古义:粗鄙的人;如:北蛮夷之鄙人
今义:卑鄙的人
【穷】 古义:穷尽;如:图穷而匕首见
今义:缺少钱财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如:愿大王少假借之
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走】 古义:跑;秦王;如:还柱而走
今义:行走)
【提】 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如: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提】
古义:投击,如: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今义:垂手拿着
【郎中】 古义:宫廷的侍卫;如:诸郎中执兵。
今义:称中医医生
【股】 古义:大腿;如:断其左股。
今义:量词。
【左右】 古义:身边侍臣;左右既前
今义:方位名词)
【废】 古义:倒下;荆轲废
今义:残废
【复】 古义:又,再;如:秦王复击轲
今义:往复,重复,复习
[编辑本段]【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 往 )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 【状语后置句】
【文言固定结构】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将奈何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东西。“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将军岂有意乎( 表揣度,是否……呢。)
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仆所以留者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卒起不意 “卒”通“猝”
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返回
【词类活用】
【北】
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早晚
【邑】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名词作动词,封邑
【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形容词用作名词,私心
【前】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又前而为歌曰: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远】
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白】
皆白衣冠以送之: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
【涕】
士皆垂泪涕泣: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
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
(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怪】
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
【上】
非有诏不得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断】
断其左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箕】
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生】
乃欲以生劫之: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鸿门宴
1、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不者(“不”通“否”)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拔剑切而啖之(“啖”通“啖”)
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 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句式解析
(1)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3)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3、词性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 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污染)
E 形容词用作名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ENDING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