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手 大学物理相对论的题目
如下三个问题关于狭义相对论的高分求解求较详细解释利用洛伦兹定理求解一、某物体在0.6倍光速下观察100米跑道,跑道是多少米?二、某人跑100米用时10秒,在0.6倍光速运...
如下三个问题 关于狭义相对论的 高分求解 求较详细解释 利用洛伦兹定理求解
一、某物体在0.6倍光速下观察100米跑道,跑道是多少米?
二、某人跑100米用时10秒,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观察该人,其运动了多少距离(同向)
三、某人的10秒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时间是多少时间?
希望高手能给一些解释的过程 所用的公式 展开
一、某物体在0.6倍光速下观察100米跑道,跑道是多少米?
二、某人跑100米用时10秒,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观察该人,其运动了多少距离(同向)
三、某人的10秒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时间是多少时间?
希望高手能给一些解释的过程 所用的公式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76417731 的求导一、二都是错误的,不但得出了动尺膨胀的错误结论,而且对于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的认识也不对,原因在于对相对论中的一些概念把握得不正确,实际上应该如下考虑:
一、根据洛伦兹定理,S’系相对S系沿x轴正向以速度v运动,则有
x’=(x-vt)/√(1-v^2/c^2), y’=y, z’=z, t’=(t-vx/c^2)/√(1-v^2/c^2);
x=(x’+vt’)/√(1-v^2/c^2), y=y’, z=z’, t=(t’+vx’/c^2)/√(1-v^2/c^2);
设有一刚性杆沿x轴静止放置在S系中,两个端点的空间坐标分别为x(1)和x(2),则杆在S系中的长度为 L=x(2)-x(1),但从与杆有相对运动v的参照系S'中测得的长度L'=x'(2)-x'(1) 则会收缩到“固有长度”L的√(1-v^2/c^2)倍,这是因为根据相对论的洛仑兹坐标变换,在S'系中测得的杆的两个端点在同一时刻t'的位置坐标x'(1)和x'(2)与S系中的坐标x(1)和x(2)有如下关系:
x(1)=[x'(1)+vt']/√(1-v^2/c^2),
x(2)=[x'(2)+vt']/√(1-v^2/c^2),
于是
L=x(2)-x(1)=[x'(2)+vt']/√(1-v^2/c^2)-[x'(1)+vt']/√(1-v^2/c^2)
=[x'(2)-x'(1)]/√(1-v^2/c^2)=L'/√(1-v^2/c^2),
即 L'=L*√(1-v^2/c^2).
这就是动尺收缩效应,即与观测者所在S'系存在相对运动的“刚性杆”在S'系中的长度L'比其“固有长度”L变小。
这里“刚性杆”L是100米跑道,S’系是运动物体,v=0.6c,于是物体在0.6倍光速下观察100米跑道,跑道是
L'=L*√(1-[0.6c]^2/c^2)=80米。
二、某人跑100米,运动距离即是100米跑道,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观察,同上,观测结果是80米。
三、设在S系中的同一地点先后发生两个事件,其时空坐标分别为(x,y,z,t1),(x,y,z,t2),在S系中的固有时间间隔为t=t2-t1,在S’系中测得这两事件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时间分别为t1’=(t1-vx/c^2)/√(1-v^2/c^2),t2’=(t2-vx/c^2)/√(1-v^2/c^2),时间间隔为
t’=t2’-t1’=(t2-t1)/√(1-v^2/c^2)=t/√(1-v^2/c^2).
这就是动钟变慢效应,即与观测者所在S'系存在相对运动的“时钟”在S'系中的时间t'比其“固有时间”t变大。
这里“时钟”是某人的经历时间,“固有时间”t=10秒,在v=0.6c运动的某物体S'上观察,时间是
t’=t/√(1--[0.6c]^2/c^2) =12.5秒。
一、根据洛伦兹定理,S’系相对S系沿x轴正向以速度v运动,则有
x’=(x-vt)/√(1-v^2/c^2), y’=y, z’=z, t’=(t-vx/c^2)/√(1-v^2/c^2);
x=(x’+vt’)/√(1-v^2/c^2), y=y’, z=z’, t=(t’+vx’/c^2)/√(1-v^2/c^2);
设有一刚性杆沿x轴静止放置在S系中,两个端点的空间坐标分别为x(1)和x(2),则杆在S系中的长度为 L=x(2)-x(1),但从与杆有相对运动v的参照系S'中测得的长度L'=x'(2)-x'(1) 则会收缩到“固有长度”L的√(1-v^2/c^2)倍,这是因为根据相对论的洛仑兹坐标变换,在S'系中测得的杆的两个端点在同一时刻t'的位置坐标x'(1)和x'(2)与S系中的坐标x(1)和x(2)有如下关系:
x(1)=[x'(1)+vt']/√(1-v^2/c^2),
x(2)=[x'(2)+vt']/√(1-v^2/c^2),
于是
L=x(2)-x(1)=[x'(2)+vt']/√(1-v^2/c^2)-[x'(1)+vt']/√(1-v^2/c^2)
=[x'(2)-x'(1)]/√(1-v^2/c^2)=L'/√(1-v^2/c^2),
即 L'=L*√(1-v^2/c^2).
这就是动尺收缩效应,即与观测者所在S'系存在相对运动的“刚性杆”在S'系中的长度L'比其“固有长度”L变小。
这里“刚性杆”L是100米跑道,S’系是运动物体,v=0.6c,于是物体在0.6倍光速下观察100米跑道,跑道是
L'=L*√(1-[0.6c]^2/c^2)=80米。
二、某人跑100米,运动距离即是100米跑道,在0.6倍光速运动的某物体上观察,同上,观测结果是80米。
三、设在S系中的同一地点先后发生两个事件,其时空坐标分别为(x,y,z,t1),(x,y,z,t2),在S系中的固有时间间隔为t=t2-t1,在S’系中测得这两事件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时间分别为t1’=(t1-vx/c^2)/√(1-v^2/c^2),t2’=(t2-vx/c^2)/√(1-v^2/c^2),时间间隔为
t’=t2’-t1’=(t2-t1)/√(1-v^2/c^2)=t/√(1-v^2/c^2).
这就是动钟变慢效应,即与观测者所在S'系存在相对运动的“时钟”在S'系中的时间t'比其“固有时间”t变大。
这里“时钟”是某人的经历时间,“固有时间”t=10秒,在v=0.6c运动的某物体S'上观察,时间是
t’=t/√(1--[0.6c]^2/c^2) =12.5秒。
展开全部
一、没撇的在惯性系中测量,有撇的在非惯性系(运动的)中测量.x表示坐标,L表示长度
L=x(2)-(1);L'=x'(2)-L'(1)
x'(1)=[x(1)-ut]/√(1-u^2/c^2),
x'(2)=[x(2)-ut]/√(1-u^2/c^2),
于是
L'=x'(2)-x'(1)
=[x(2)-ut]/√(1-u^2/c^2)-[x(1)-ut]/√(1-u^2/c^2)
=[x(2)-x(1)]/√(1-u^2/c^2)
=L/√(1-u^2/c^2),
即 L=L'*√(1-u^2/c^2),
100=L'*√[1-(0.6c)^2/c^2]
L'=100/0.8=125(米)
二、既然刚好跑了完了整个100米跑道,那他跑的距离当然跟第一题一样,是125米。
三、t'=(t-ux/c^2)/√(1-u^2/c^2)
Δt'=t'(2)-t'(1)
=[t(2)-ux/c^2]/√(1-u^2/c^2)-[t(1)-ux/c^2]/√(1-u^2/c^2)
=Δt/√(1-u^2/c^2)
若在速度为0.6c的物体上经过了10s
则在惯性系中表现的时间Δt’=10/√[1-(0.6c)^2/c^2]=12.5(秒)
L=x(2)-(1);L'=x'(2)-L'(1)
x'(1)=[x(1)-ut]/√(1-u^2/c^2),
x'(2)=[x(2)-ut]/√(1-u^2/c^2),
于是
L'=x'(2)-x'(1)
=[x(2)-ut]/√(1-u^2/c^2)-[x(1)-ut]/√(1-u^2/c^2)
=[x(2)-x(1)]/√(1-u^2/c^2)
=L/√(1-u^2/c^2),
即 L=L'*√(1-u^2/c^2),
100=L'*√[1-(0.6c)^2/c^2]
L'=100/0.8=125(米)
二、既然刚好跑了完了整个100米跑道,那他跑的距离当然跟第一题一样,是125米。
三、t'=(t-ux/c^2)/√(1-u^2/c^2)
Δt'=t'(2)-t'(1)
=[t(2)-ux/c^2]/√(1-u^2/c^2)-[t(1)-ux/c^2]/√(1-u^2/c^2)
=Δt/√(1-u^2/c^2)
若在速度为0.6c的物体上经过了10s
则在惯性系中表现的时间Δt’=10/√[1-(0.6c)^2/c^2]=12.5(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9-10-16
展开全部
54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呃 我高三搞了竞赛的 很简单 不过你既然点名要大学高手 就算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