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学的问题!

佛说:“一切皆空。”是的,是一切皆空,但是如果这样,我们是如何意识到的?要意识到一样东西,就必须有与其相反的物体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又是怎么意识到的呢?我能理解,只是不... 佛说:“一切皆空。” 是的,是一切皆空,但是如果这样,我们是如何意识到的? 要意识到一样东西,就必须有与其相反的物体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又是怎么意识到的呢?
我能理解,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理解,因为这需要与其相反的事物!
不懂得的不要胡说
2搂 知道啊

我怎么说你们才能明白
没有永生的物体我们如何意识到,这所谓的“空”, 就像你感觉你很幸福,为什么幸福,是因为你经历过不幸福,既然我们知道现在所谓的“空”,那坑定经历过“不空",而这里的”不空“是什么?
这才是我问的!
我还想知道发“空”是一种事物的表现还是一种精神的表现?

不小心说重了,呵呵 里面也有不重的,慢慢看吧
展开
熊猫油油
2009-10-26 · TA获得超过727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7万
展开全部
哈……在这里第一次看见有人真正对“空”切入要害。

实际上佛法中的“空”,不是“无”的意思。
凡夫的思维,往往局限在二元对立的框架里面,有与无,大与小,高与矮等等。而佛法中真正的空,并没有对立面,不是无,也不是有,也不是既有且无,也不是既非有也非无,不堕落到这四种边见(所以曾经有外道问佛十四个问题,佛不予以回答,也属于此类。这种边见都是有参照、对比的,例如有与无相对,高与矮相对等等),并且没有任何的参照来描述。

正因为此空无法用语言描述,所以只有靠心心相印,以心印心来传承证悟。

对此,宗萨钦哲有《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专门有一章详细的阐述“空”。他本身证量很高,所以对语言的运用非常自如。随意运用语言来阐述空性见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覺正淨
2009-10-26 · TA获得超过50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1万
展开全部
当下即是,当体即空。

没什么好理解的,你所谓的理解意识只是你的虚妄分别心在作用,不停的往外在攀缘,不停的在分别。所以你会说要什么相反的事物,这就是分别心在造作。

佛法讲修证,有修有证,又讲解行并重。现代人知识程度普遍提高,佛典取得也比以前容易,如果佛理不懂很多情形是修行不够,证不到已知已学的。不是学问不够、知识不够,反而是因为证量不足,但知道太多,所以越想越偏,钻牛角尖了。就好像车子左右两轮,一轮转速快,另一轮却不转或转得很慢,这样车子只会原地打转不会往前走。

所以不是人家不明白,是你不明白。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艰名
2009-10-26 · TA获得超过27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9万
展开全部
佛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9-10-28
展开全部
你自己都已经回答自己了还问什么 “一切皆空” 与其相反的是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夏日倾情良
2009-11-01 · TA获得超过7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7万
展开全部
听说过‘一切都成空’没有,空当然是相对于非空而言的,非空的就是你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各种事物。这些事物都不是永恒的。豆将化为无。所以一切皆空。“空”是一种事物的表现还是一种精神的表现?正因为佛家观察到一切皆空,自然就引伸出他们的处物态度,那就是无执。所谓执著则烦恼生。
但是这是否就是正确的态度,是值得怀疑的。
本人好辩论,看到认为不对的,就想争论下。
上面那位
我想你可能是想理解佛教的另一种哲学理论,即,既有,既无,既无有既无无。
这种哲学世界观在以前很难理解,不过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越来越好理解了。
比如黑洞,说它有,是因为观察到了其他星体的变化,说它无,是因为任何人用任何手段都不能直接探查观测黑洞。 那么传统的二元定义就出现了问题,说有,你没有直接证据说它存在,说没,又有很多辅助结果说它存在。 那么能解释清楚的只有佛学的三元论了,既有,既无,既无有既无无。 现代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只能用佛学的三元论来说明,比如灵魂,比如微观极细小粒子 等等。。。 佛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这种论述,真乃是佛也!!
居然有这么一个理论,还真乃是佛也!这种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很有道理的理论,在我眼里一点价值也没有。世界上绝没有无法描述的东西,只有难和易得问题,说无法描述,只能是你表达能力差而已。是的,黑洞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不存在。他们存在是因为观察到了其他星体的变化。如果一定要看到摸到才证明其存在,那么磁场也看不到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他存在。正如人的感觉心理的变化,虽不可见,却是事实存在的。所以不存在所谓什么既有既无,既无有既无无得东西。我们玩全可以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这种情况。那就是这种东西存在着,但不可见。不要简单的认为只有通常的感官才能感知事物的存在,人的意识也是一种感知手段。不要太迷醉于感官了,看过刘谦的魔术没有,看到的未必是真的,经过大脑分析过的,往往比看到的更真实。
这就是我的观点。
至于佛家追求的那些东西,我也评价并不很高。
其他一切说教或规则都是想说明或体悟到自性的境界!!!
自己也不可能完全感受到那一份无语伦比的奇妙感受。
原来佛家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感觉,我是明白了。
一种境界,感觉有怎么可能是永恒的呢?还什么自性?自性是什么东西?这世界上哪有那么抽象的东西?我只知道人死了,感觉境界也随之消逝,一切精神活动也都停止。还谈什么永恒?记得 金庸有个观点,好像是说,人死了超度亡魂,超度的其实不是死者,而是生者。我赞同。人死了,也就无所谓悲哀,痛苦。倒是生者有无尽的哀思,对于他们来说,亲人的离开,才是一件悲伤的事。超度只是人们对灵魂永存的一种期盼,希望自己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快乐。佛家讲求无执其实是面对人生无常的消极态度。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怎么可能没有一种执著呢?共产党人如果没有那种执着的信念,会有抗战的胜利吗?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因为妻子最终要死的,所以跟没取有什么分别,因为孩子也终究是要死的,所以干脆连孩子也不生了。这就是他们的态度。万恶淫为首,男女相爱于双方都无害,更无害与他人又何所谓恶?人们常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按照他们的观点,孩子只能是罪恶的结晶了。他们自己也无非是罪恶的果实。佛法要光大就必须世代相传,但是另一方面,要领悟佛法就必须禁欲出家。这岂非与佛法普度众生相悖。因为必须有一部分人要去生孩子啊!欲望那么不重要,干脆不要吃饭了。食物最终化为虚物,但是在化为虚物的过程中,他提供了能量。这就是他的价值。延续了我的生命。
所以我对佛家的东西真的看不顺眼。本来每个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是自己的自由。但是却偏偏要做出一副普度众生的样子。所以就不爽。希望那些学佛的人看到我的这些观点不要不高兴。因为其实我也很喜欢佛学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