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涂片的临床意义
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变化
(1)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极度活跃,常见于各种类型急、慢性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常见与各类性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脾功能亢进(脾亢)等。增生活跃见于正常骨髓或某些增生性贫血、淋巴肉瘤早期、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增生减低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部分低增生型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在化疗过程中骨髓增生被抑制。增生极度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2)骨髓粒红细胞比例:比例增大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纯红再障、类白血病反应等;比例减少常见于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等;粒红比例正常见于正常骨髓象、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瘤转移、淋巴肉瘤等。
(3)巨核细胞的数量
①增多: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幼稚型巨核增多为主、慢性以成熟型居多,并伴形态学改变;巨核细胞性白血病以原始与幼稚型增多为主;慢粒早期以幼稚和成熟产板型增多为主;急性失血溶血以成熟产板型居多。
②减少:见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而增多则常见于ITP、MDS、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等。
2.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
(1)细胞大小变化:较正常细胞体积大的病理改变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和白血病化疗期间、重症感染等;细胞体积变小的疾病有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
(2)胞浆变化: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中常见的内外浆、多发性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各种严重病毒感染。浆内颗粒异常可见于感染、类白血病、重金属中毒、白血病化疗期间、MDS、脾亢、各种类型贫血。浆内有空泡出现可见于:中毒、感染、灼伤、ITP、MDS、ALL-L3和AML-M3和M5、淋巴瘤等。
(3)胞核的变化:常见核形异常的疾病有感染、中毒、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MDS、白血病和白血病化疗期间、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核成熟度异常可见于病毒感染、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DS、慢性感染、先天性Pelger-Hiiet畸形、脾亢、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2023-05-3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