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序地层特征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DS1层序
包括本溪组和太原组下部,层序底界面为奥陶纪马家沟群灰岩顶面风化面(SB1),界面性质为Ⅰ型,属Ⅰ型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海侵体系域(TST)由本溪组铁铝质泥岩、铝土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砂岩组成,个别钻井不整合面底部钻遇角砾岩(车古22)、灰质角砾岩(车古18),可能为低水位系域(LST),由于分布局限,仍归入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HST)位于太原组下部,由底部厚层灰岩开始,上部主要由砂岩、泥岩组成,由1~2个小层序组成,每个小层序岩性由台地相灰岩变为 湖相泥岩,反映该时期水体逐渐变浅。
图2-23 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划分对比图(Ⅰ-Ⅰ')
(据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2006)
图2-24 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划分对比图(Ⅱ-Ⅱ')
(据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2006)
图2-25 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划分对比图(Ⅲ-Ⅲ')
(据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2006)
2.DS2层序
位于太原组的中上部,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层序,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夹煤层、灰岩。层序底界面为岩性突变面(SB2),界面性质为Ⅱ型,属Ⅱ型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海侵体系域(TST)由数个小层序组成,每个小层序岩性由砂岩变为泥岩、煤层、炭质泥岩或灰岩,反映了岩性向上变细、水体逐渐变深的退积特征。高水位体系域(HST)由数个小层序组成,每个小层序岩性由灰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反映该时期水体逐渐变浅。
3.DS3层序
位于山西组中,层序底界面为沉积体系转换面(SB3)。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该层序煤层发育,厚度大。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海侵体系域(TST)自下而上由砂岩变为泥岩、煤层或炭质泥岩,且砂岩厚度逐渐变薄,反映岩性向上变细,水体逐渐变深的退积过程。高位体系域(HST)自下而上由粒度较细的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变为粒度较粗的砂岩,砂岩厚度向上变厚,煤层层数多,向上厚度变薄,反映水体逐渐变浅。
上述三个层序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同属陆表海型,层序内低水位体系域不发育,主要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
4.DS4层序
发育于石盒子群组黑山组和万山组,层序底界面为河流冲刷面(SB4),是岩性突变面,界面性质为Ⅱ型。主要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泥岩、细砂岩等。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低水位体系域(LST)为沉积于冲刷面之上的砂岩、含砾砂岩。海侵体系域(TST)由多期河流叠置而成,每期河流沉积岩性由粗砂岩变为泥岩,向上砂岩厚度逐渐变薄,反映地层的叠置为退积特征。高位体系域(HST)由多期河流叠置而成,每期沉积岩性由粒度较细的泥岩变为粒度较粗的砂岩、含砾砂岩,砂岩厚度增加,地层的叠置为进积特征。
从钻井资料可知,该层序分布不普遍,如桩古50、草古3及紧邻隆起处钻井均缺失此层序。
5.DS5层序
发育于奎山组和孝妇河组,底界面为奎山组石英砂岩与万山组分界面(SB5),是岩性突变面;顶界面为二叠纪石盒子群与三叠纪石千峰群接触面(SB6),是区域不整合面,界面性质为I型。主要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泥岩、细砂岩等。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低水位体系域(LST)为奎山组粗粒石英砂岩,具大型板状、槽状、楔状交错层理,为曲流河沙坝沉积。海侵体系域(TST)为孝妇河组下部,自下而上由粉砂岩、细砂岩转化为泥岩,呈明显的退积型特征。高位体系域(HST)为孝妇河组上部,主要由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