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文学是什么?
2019-02-01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17世纪的欧洲历史舞台上,揭开了近代史的帷幕。
1640~1648年的英国革命,动摇了封建主义的宝座,建立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典范。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了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在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98)已经结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到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17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在资本主义成长,足与贵族势力抗衡的条件下形成的。君主则“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从中操纵,实际上是两面依靠。靠贵族的传统势力作为封建政权的基础,靠资产阶级殷实的钱包,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入不敷出的宫廷豪华开支。王权为了获取资产阶级的支持,采取了重商政策、殖民政策和奖励民族工业政策,而且通过卖官鬻爵等办法,向资产阶级开放一部分政治权利。大资产阶级也向贵族化方向努力,成了长袍贵族。
但是在英、法两国之外,欧洲的封建势力却加强了它的反动统治,在某些国家还出现历史倒退现象。天主教会利用宗教裁判所来反对改革,统治人们的思想;开列“禁书目录”,扼杀一切进步的出版物;用火刑等极其残酷的刑罚来迫害新思想家。天主教还利用耶稣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出现,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封建宗教的反动势力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为害尤甚。西班牙在15、16世纪曾是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但是不久,便一蹶不振,日趋衰落。王权依靠军队和天主教会的支持,加强反动统治。天主教反动势力更猖獗一时。意大利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达最早的地区,文艺之盛况达到空前的地步。但世界贸易航路的改变给了它的经济以致命的打击,又长期遭受外来侵略,致使意大利民生凋敝,文化衰落,天主教反动势力之大更甚于西班牙。
德国的命运和意大利有许多相似处。毁灭性的30年战争(1618~1648)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德国已是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全国陷于瘫痪,长期处于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
17世纪天主教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17世纪初期欧洲文坛上,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2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都死于1616年,维加死于1635年。
莎士比亚的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风格。
但出现在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巴罗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兴起。封建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的反扑虽然没能毁灭文艺复兴的基本成就,却引起人们意识上的混乱、精神上的消沉。欧洲文艺中的巴罗克风格就是这种精神意识的具体表现。“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神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罗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
巴罗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马里诺(1569~1625)博闻强记,把古典作品中的词句引用在作品里,以诗句轻松简练,韵律铿锵著称,其作品的不足之处,是以夸饰的词句散布人生的悲哀情绪。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流派是贡哥拉派。贡哥拉(1561~1627)贵族出身,为宫廷神父。他提倡一种与晦涩思想结合的华丽雕琢的诗歌语言。后来在法国有矫揉造作的文学,由意大利的马里诺传入,经兰蒲绮夫人的沙龙的鼓吹而风行一时。在英国有玄学派,以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1571~1631)为代表。他把神秘的宗教情绪和色情、好战交织在一起。
17世纪西欧著名的巴罗克风格文学家是卡尔德隆(1600~1681)。曾为宫廷戏剧家和宫廷神父,得过诗人桂冠。其剧作200余种,以《人生如梦》为代表作,剧中表现对人生的藐视,对宗教的狂热,是典型的巴罗克风格的作品。《人生如梦》的序幕描写在暮色苍茫中,阴暗的荒山,不毛的悬崖上,阴暗的塔楼里的囚人,发出沉重的叹息:人生就是罪,生在世上就是罪过。囚徒本是波兰王子,因为星相家说他长大后会成为残暴不仁的君主,而被父王囚禁在塔楼里。后来父王怀疑星相家的说法,把他放出来一试,王子的行为使国王认为他确是残暴不仁,便再次囚禁他。最后,他省悟到人生的一切就是一场幻梦。当群众破狱,放他出来时,他对那严厉看守他的狱吏,并不记仇。因为看守执行国王的命令;对解放他的革命战士反加严惩,因为他们违反国王的命令。卡尔德隆在剧中,不仅鼓吹基督教教义,而且宣扬对国王的忠诚,体现了西班牙巴罗克的特点。
17世纪的德国,文化落后,文学作品极少,还带有巴罗克色彩。其中比较杰出,且获得世界声誉的作品,要算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痴儿西木传》。这是一部自叙体的流浪汉小说,主人公西木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在长期的战争中受尽苦难和屈辱。小说在叙述现实生活之外,还穿插了幻想的情节,如妖魔的舞会,狂人朱庇特的故事,以及上天下地的离奇情节。最后,主人公西木皈依上帝,安然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告别。
巴罗克文学的影响很广,17世纪最杰出的法、英大作家如高乃依、拉辛、弥尔顿、马维尔等的作品中也有巴罗克的痕迹。
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是古典主义。它产生于本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为了牢牢掌握统治权,要求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奉公守法;也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首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合理,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法国政府更推波助澜,通过设奖金、赐年俸等办法,笼络文人为王权服务。路易十三时期,还设立“法兰西学士院”,作为国家的机构来推行它的政策。法兰西学士院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并控制语言的法规和各种文体的格律,如“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2个特征是注重理性。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1636~1711)说:“首先必须爱理性;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当时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笛卡儿认为理性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他肯定人的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
17世纪的法国,中央集权已经形成,专制君主便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遇事以理性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但他们的所谓国家,只是指君王的国家,路易十四就说“朕即国家”。进步的作家则不愿受这样的限制,对王权提出公正的要求,对它采取又拥护又斗争的态度。
古典主义的第3个特点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近代西欧年轻的民族国家,文化根底浅薄,为了建树自己的古典文学,只能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奉为楷模。从16世纪后半叶起,一部分作家在创作上采用古典文学的题材和体制,学习古代的创作方法。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的理论和创作中,便全面以古典作品为最高典范,并从其中找出写作的规则和格律。实际上这些规则不完全是从古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有些是为了当前的需要而托名古典的。例如最著名的戏剧“三一律”就是如此。三一律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就是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一昼夜之内。古典主义的维护者说这一格律来源于希腊,是亚里士多德规定的。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只提到剧本中的动作或情节要一致,不可枝蔓,并未对剧情的时间、地点作什么规定。正如马克思所说:“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想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1640~1648年的英国革命,动摇了封建主义的宝座,建立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典范。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了欧洲最先进的国家。
在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98)已经结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到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17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是在资本主义成长,足与贵族势力抗衡的条件下形成的。君主则“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从中操纵,实际上是两面依靠。靠贵族的传统势力作为封建政权的基础,靠资产阶级殷实的钱包,维持庞大的军队和入不敷出的宫廷豪华开支。王权为了获取资产阶级的支持,采取了重商政策、殖民政策和奖励民族工业政策,而且通过卖官鬻爵等办法,向资产阶级开放一部分政治权利。大资产阶级也向贵族化方向努力,成了长袍贵族。
但是在英、法两国之外,欧洲的封建势力却加强了它的反动统治,在某些国家还出现历史倒退现象。天主教会利用宗教裁判所来反对改革,统治人们的思想;开列“禁书目录”,扼杀一切进步的出版物;用火刑等极其残酷的刑罚来迫害新思想家。天主教还利用耶稣会这样的机构;以新教会的面目出现,操纵教育系统和文化思想。
封建宗教的反动势力在西班牙和意大利为害尤甚。西班牙在15、16世纪曾是欧洲最富强的国家。但是不久,便一蹶不振,日趋衰落。王权依靠军队和天主教会的支持,加强反动统治。天主教反动势力更猖獗一时。意大利原是欧洲资本主义发达最早的地区,文艺之盛况达到空前的地步。但世界贸易航路的改变给了它的经济以致命的打击,又长期遭受外来侵略,致使意大利民生凋敝,文化衰落,天主教反动势力之大更甚于西班牙。
德国的命运和意大利有许多相似处。毁灭性的30年战争(1618~1648)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结束时,德国已是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全国陷于瘫痪,长期处于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
17世纪天主教反动势力的猖獗,给欧洲的思想界和文化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17世纪初期欧洲文坛上,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2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文豪,都死于1616年,维加死于1635年。
莎士比亚的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风格。
但出现在17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新现象是巴罗克风格和古典主义的兴起。封建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的反扑虽然没能毁灭文艺复兴的基本成就,却引起人们意识上的混乱、精神上的消沉。欧洲文艺中的巴罗克风格就是这种精神意识的具体表现。“巴罗克”原是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的意思。在文学上是指夸张、繁艳的藻饰,神殿灵光,花团锦簇的风格。巴罗克风格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谜语似的词汇来玩弄风雅。
巴罗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意大利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马里诺(1569~1625)博闻强记,把古典作品中的词句引用在作品里,以诗句轻松简练,韵律铿锵著称,其作品的不足之处,是以夸饰的词句散布人生的悲哀情绪。
西班牙巴罗克文学的代表流派是贡哥拉派。贡哥拉(1561~1627)贵族出身,为宫廷神父。他提倡一种与晦涩思想结合的华丽雕琢的诗歌语言。后来在法国有矫揉造作的文学,由意大利的马里诺传入,经兰蒲绮夫人的沙龙的鼓吹而风行一时。在英国有玄学派,以神秘主义诗人约翰·多恩(1571~1631)为代表。他把神秘的宗教情绪和色情、好战交织在一起。
17世纪西欧著名的巴罗克风格文学家是卡尔德隆(1600~1681)。曾为宫廷戏剧家和宫廷神父,得过诗人桂冠。其剧作200余种,以《人生如梦》为代表作,剧中表现对人生的藐视,对宗教的狂热,是典型的巴罗克风格的作品。《人生如梦》的序幕描写在暮色苍茫中,阴暗的荒山,不毛的悬崖上,阴暗的塔楼里的囚人,发出沉重的叹息:人生就是罪,生在世上就是罪过。囚徒本是波兰王子,因为星相家说他长大后会成为残暴不仁的君主,而被父王囚禁在塔楼里。后来父王怀疑星相家的说法,把他放出来一试,王子的行为使国王认为他确是残暴不仁,便再次囚禁他。最后,他省悟到人生的一切就是一场幻梦。当群众破狱,放他出来时,他对那严厉看守他的狱吏,并不记仇。因为看守执行国王的命令;对解放他的革命战士反加严惩,因为他们违反国王的命令。卡尔德隆在剧中,不仅鼓吹基督教教义,而且宣扬对国王的忠诚,体现了西班牙巴罗克的特点。
17世纪的德国,文化落后,文学作品极少,还带有巴罗克色彩。其中比较杰出,且获得世界声誉的作品,要算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痴儿西木传》。这是一部自叙体的流浪汉小说,主人公西木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在长期的战争中受尽苦难和屈辱。小说在叙述现实生活之外,还穿插了幻想的情节,如妖魔的舞会,狂人朱庇特的故事,以及上天下地的离奇情节。最后,主人公西木皈依上帝,安然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告别。
巴罗克文学的影响很广,17世纪最杰出的法、英大作家如高乃依、拉辛、弥尔顿、马维尔等的作品中也有巴罗克的痕迹。
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是古典主义。它产生于本世纪初期的法国,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持续到19世纪初。
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为了牢牢掌握统治权,要求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奉公守法;也要求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
亨利四世时代的诗人马来伯(1555~1628)首先提出诗歌要为王权服务,语言要明晰、合理,创作要有严整的格律。法国政府更推波助澜,通过设奖金、赐年俸等办法,笼络文人为王权服务。路易十三时期,还设立“法兰西学士院”,作为国家的机构来推行它的政策。法兰西学士院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并控制语言的法规和各种文体的格律,如“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文学的第2个特征是注重理性。古典主义的立法者布瓦洛(1636~1711)说:“首先必须爱理性;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当时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笛卡儿认为理性就是良知,人人都有。他肯定人的理性,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
17世纪的法国,中央集权已经形成,专制君主便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遇事以理性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但他们的所谓国家,只是指君王的国家,路易十四就说“朕即国家”。进步的作家则不愿受这样的限制,对王权提出公正的要求,对它采取又拥护又斗争的态度。
古典主义的第3个特点是模仿古代,重视格律。近代西欧年轻的民族国家,文化根底浅薄,为了建树自己的古典文学,只能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奉为楷模。从16世纪后半叶起,一部分作家在创作上采用古典文学的题材和体制,学习古代的创作方法。到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者的理论和创作中,便全面以古典作品为最高典范,并从其中找出写作的规则和格律。实际上这些规则不完全是从古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有些是为了当前的需要而托名古典的。例如最著名的戏剧“三一律”就是如此。三一律是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就是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一昼夜之内。古典主义的维护者说这一格律来源于希腊,是亚里士多德规定的。其实不然,亚里士多德只提到剧本中的动作或情节要一致,不可枝蔓,并未对剧情的时间、地点作什么规定。正如马克思所说:“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剧作家从理论上构想的那种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希腊戏剧(及其解释者亚里士多德)的曲解上的。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毫无疑问,他们正是依照他们自己艺术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