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南方与北方是以什么为根据来划分的?
中国的南北方划分标准:就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的界限. 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的南北方,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南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体质,语言,性格,文艺,饮食,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自然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自然气候明显变化. 体质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体质高胖;南方体质矮瘦 性格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粗犷豪爽;南方细腻柔和 最大的差异: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政治与军事比较活跃;南方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 以秦岭--淮河为界,各种差异都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正确的南北方划分界线就是秦岭--淮河.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一条南北方分界线。具体地说,这条分界线在甘肃、陕西、河南境内,基本上沿秦岭、伏牛山呈东西走向,到方城县折向东南、经板桥往东进入安徽,然后大致沿淮河干流,至江苏的苏北灌溉总渠延伸入海,全长约1700公里。 这条线的南北两侧,无论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以及农业生产,人民习俗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从气候方面来看,它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其南侧属亚热带范围,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且雨季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750~1300毫米,以北属暖温带范围,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寒冷期,普遍在30天以上,雨季较短,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800毫米。从气候学角度看,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我国的气候专家预测,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的南北方分界线也将由现在的秦岭、淮河一线,推进到黄河以北。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秦岭淮河一线只是近似的南北分界线。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标比较接近气象学和地理学上划分南北方的标准而已,并不是说秦岭淮河南北就绝对是南方北方。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即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气候因素)。哪些省份冬天用暖气的标准和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国家划定冬季供暖的区域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14个省份,涉及大约2亿城市居民。另一种说法是:国家规定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冬季不供暖,长江以北冬季供暖。还有一种说法是:以黄河为界,黄河上游地区供暖,中下游地区不供暖。第四种说法是:以温度为界,每年日平均气温小于和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在90天以上的地区供暖。主要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