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可以当朋友吗?
严格意义上,进入职场才是真正进入了社会,不仅要处理工作任务,还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对于职场小白而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从心理学角度看,职场中,请大家牢记三条潜规则。
其一、不要把同事当朋友
很多职场新人容易犯这个错误。他们在与那些健谈、性格友善的同事相处时,很容易对其产生好感,把对方视作自己值得信赖的朋友。比如,在空闲时间会与其聊八卦、谈人生,恨不得将自己的身家底细全盘托出。
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们追求着共同的利益,很难建立起长远且稳固的友谊。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们的友谊不再,而你曾经向同事抱怨公司领导的话,全部被他汇报给领导,并且自己还蒙在鼓里全然不知。
为什么说职场中无友谊呢?因为职场中,大多数关系都建立在互利的前提下,符合人际交往中经济人假设(Economic Man Hypothesis)。该假设强调,人是一种经济动物,我们总是倾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且,人们关系的紧密程度取决于立场的相似性,我们总是会从同伴中获得潜在好处,同时给予相应的回报。
而在职场当中,当你们有了竞争关系之后,这种互利交往就不复存在了。对方很可能将你平常分享的事情,加以利用,在暗处捅你一刀,让你防不胜防。所以,在职场中千万不要把同事当朋友,即便确实有私事想分享,也不要一五一十的全盘托出。
其二、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
很多新人进入职场都希望自己获得公平对待,他们认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自己就不会吃亏。然而当他们真正进入职场之后,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可能会被上次安排额外任务加班,也可能遇到老员工的“帮忙”请求,或者发现和自己同时入职的同事突然升职加薪,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感……
如果你始终抱着追求“绝对公平”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你只会陷入自怨自艾的恶性循环中,整日愁眉苦脸,又不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作用;而当你放宽心态,明白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后,便不会为此愤愤不平,反而有利于你投入自己的工作,在未来获得更多的机遇与成就。

第一个,你的同事和你聊天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围着工作打转的,如果你将领导说的一无是处,基本上不出一周领导一定知道,因为你的同事还有其他的朋友也在公司里,只要事情一说出口基本上就会传开。

第二个,少说甚至不说工作,你认为你忍得住么?如果没有了共同语言还会是朋友么?少说,多做,人后夸领导好,哪怕是违心的也行,如果你能做到这点,那同事做朋友也无妨,只怕你做不到。所以,还是算了。

过来人经验之谈,花钱都买不来的教训哦!也许工作中真的能碰到跟你合的来的人,但是大家都会默契的保持君子之交,我有个同事离职了说,我不在这里干了我们会走得更近,我觉得她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