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一段,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啊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役者更番,暑月月休六日,日午休一时,至秋渐杀其半。城成,会...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安庆去光山不远,民情震恐。
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役者更番,暑月月休六日,日午休一时,至秋渐杀其半。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
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人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展开
★缘风★
2009-11-08 · TA获得超过35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5万
展开全部
不久任安庆府知府,赴任时金人攻破光山,光山边沿多岗哨警戒。安庆离光山不远,人民很是震惊害怕。于是向朝廷请奏,修安庆城用来备战,不等到朝廷的批报(到来),当日就动工了。劳工们交替修城,热天每月休息六天,每日中午休息一个时辰,到秋天城修得接近一半了。城修好后,正值上元日(农历正月十五)灯节,城民扶着老人带着幼童,来往不绝。有一个老婆婆一百多岁了,两个儿子抬着,众多孙子跟随着,到太守府致谢。干(可能是人名,该篇的主人翁)礼待他们,给他们赐酒,并赠送金银帛卷。老妇人说:“我来这里是为一郡的人们致谢的,太守所赐的东西不是我希望的。”没有接受而离去了。两年后,金人攻破黄州、沙窝等关隘,淮东、淮西都震惊不已,只有安庆坚守安全如故。接着大雨突至,安庆城依然屹立如旧,未受损害。人们感激太守的恩德,互相说:“(安庆城)不被敌人残破,不被大水淹毁,使我们生存的是黄夫(可能就是指前面的干)啊》”
推测这可能出于《宋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