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兵力是清廷的两倍,为什么最后被康熙碾压了?
清军入关后,为了表示对三位投诚将领的感谢,多尔衮封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藩王镇守一方。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实力最强,不但有关宁铁骑的老底,还不断的在云南招兵买马扩充兵力。到了康熙初期,吴三桂实力大涨之下尾大不掉,对清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康熙决定撤藩,看看吴三桂的反应,没想到吴三桂立马坐不住了,准备孤注一掷,发动全部实力起兵反清。
吴三桂当时的兵力是清廷的两倍,坐拥西南好几个省的地盘,原本是处于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可为什么最后被康熙轻松剿灭了?深究原因,无非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地理位置带来的阻碍
吴三桂之会失败,一个非常大的阻碍就是所处的地理位置没有优势。吴三桂是从云贵高原进入到湖南,这是一条西边高东边的路,在长江的上游,一直进攻入长江下游。但有一个问题,从湖南过长江,是非常困难的路径。
此时的吴三桂,更多不是想如何灭掉大清,而是眼前的长江,如何度过长江,把四川和陕西控制住,再包围中原。这个过程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第二:吴三桂英雄迟暮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已年过半百,已经错过了最佳带兵作战的年龄。当时康熙的撤藩旨意势在必行,当时的八旗兵战斗力还是相当恐怖的,吴三桂也只是被迫造反,所以带给军队的士气,更多的是挣扎,更多的是自保,而不是为了推翻大清而奋起。所以,军队虽然人多,大多数都是些滥竽充数之辈,加上士气低迷,故而反清之路难以建功。
第三:三藩之间发生内乱
三藩之乱,给世人的印象是三藩一起叛乱对抗大清,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的联合,三藩内部根本不和,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真正在和大清对抗的说到底也只有吴三桂一人而已。甚至到最后,连吴三桂自己身边的大将,也一个一个的归降大清,所以,吴三桂带领的军队是军心不统一的,也并非都是赞同吴三桂发清的,这样的军队,即使士兵再多,失败也是必然的。
战争的胜利,军事力量很重要,战略和军队内部的团结更为重要,在实力对等的情况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所以说吴三桂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