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好诗歌

 我来答
刚阳文化
2022-10-0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9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5万
展开全部
问题一:怎么写好诗词 怎样起笔写诗词
在动笔学写诗词之前,必须掌握诗词内在的基本规律。从上述古人撰写的诗词看,我们从中应该学到三条规律:
第一、必须掌握汉字的平仄声律。不管是写诗还是写词,你所使用的每一个字、词是属于平声还是仄声,你必须心中有数。特别是本应仄声、却很容易当成平声使用的入声,必须下些力气学习和掌握。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参考,我们特意编纂出一张《入声汉字表》,附于文后。这张表中所列的汉字是按秦赵语系选定的,基本不包括吴越语系所用的入声字,因此入声字的数量不是那么宽泛,比较容易掌握。如果结合现代普通话的广泛施用,这个表列虽然保守一些,但却非常实用,而且可能使得诗词写作会有一些新的发展空间。这个入声表,可以对你起到吸收和排除两个功能:既可以帮助你寻找、吸收、使用入声韵脚字,又可以帮助你排除在平声字位误用入声字的可能。
第二、掌握平仄之间的换声规律。对于绝句和律诗而言,一个是有“奇数字不论”的规律,但有另一个规律作为补充,即“宁以平换仄、不以仄换平”,这从诗词格律的通式中尽可发现,它与尽量“避免孤平句、防止无平句”是协调一致的。对于写词而言,除了有“奇数字不论”之律大体与诗律相同外,还有与诗律不同之处。从上述通式可见,在有的词牌中 “()”内所标之平或仄,尽管该字处于偶数字位,但却亦为可平、可仄之声,这一点需要初学者特别注意。
第三、如何起笔写作?我认为通式要背,但不一定全都背会才开始写作,完全可以采取“学一写一”的方法循序前进。写诗,你可以先从绝句开始,先写五言,再写七言;写好绝句,再写律诗,因为律诗中有两个对联比较难写。把诗写好以后,再着手写词。不管是诗还是词,其格律通式都是可以背会的。你可以一首一首地学,一首一首地背,甚至可以把平仄通式抄在面前照着写。其实对于写诗而言,只要把第一句写出来了,第二句、第三句……按照相对和相粘的关系,即可自然推衍出来。词要难记、难写一些,虽然它的句型长短参差自由,但每句的字数和格律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要求反而更高。如果你把诗句写熟了,对旧体诗的平仄格律一旦掌握,写词就比较容易了。比如,你想写一首《蝶恋花》,只要把《蝶恋花》的通式背熟,或者抄录在前,就可以动笔写作。写好以后,再去分析、修饰其中的平仄声律,使其符合通式。这样一首一首地学写,你就可以稳步前进。我相信用不了几年时间,你就会成为一名熟练的诗词写作者了。
第四、写好韵脚。初学者在安排韵脚用字的时候,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拼音来做,这样做绝不会违背古韵,而只能更加上口易读。当然,你要好好学学《入声汉字表》。你会很快掌握其中的规律,如果你能比较自由地使用入声,学会古韵的用法,那在写诗、特别是写词时,会使你的路子更加宽敞明亮。
韵脚的用字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地“押韵”,亦说“叶(xié)韵”;对于惯用和限用入声字韵脚的词牌子,其韵脚就一定要使用入声字。伟人 *** 之词作,绝大多数都非常地严谨,但有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句,其中的“迫”字,似应是“逼”字之误。因为只有用“逼”字才合“急”字的韵脚。当然,古人、名人有时也是宁可杀“声”成“仁”,不愿舍“义”求“声”的。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仍以遵从诗词格律为好,不可轻易脱离规律而自行其是。
第五、关于书写格式。关于旧体词的书写格式,作者也在这里提出自己的见解。现在,几乎所有的出版物都把唐诗分句印刷,使读者看上去非常清晰明朗。这对愿意学习旧体诗的人,是十分有利的。然而,却很少有把宋词也按每句一行的形式印刷的,几乎所有的文学印刷品仍然按照古人所用的散文形式印刷,使......>>

问题二:小学生诗歌,怎么写? 儿童本身就是天才的诗人,因为你们想像力丰富而奇特,而这就是诗人所需要的特质,诗的语言大多是形象化的语言,如“季节打了一盹,山花走过了一生”“春天探出绿莹莹的脑袋”等。诗同其他的文学题材一样,可以从模仿开始,古人说:文从胡说起,诗从狗屁来。模仿多了,你的儿童诗就会越写越好。下面给你提供几个方法:
第一讲
儿童诗思维方法之一
寻因法
儿童诗,有成人创作和儿童创作,它,典型中有通俗,灵气中有情味,稚拙中显纯朴,清新中显自然,反映了童真,童趣,童纯。有人说诗从那里来,靠的是灵感,写儿童诗也有同样的道理。那么,灵感哪里来呢?掌握儿童诗的思维方法,能促使灵感的萌发。下面我就思维方法谈谈儿童诗灵感的促发。
寻因法。给物体果朔因,果是现实,因是虚渺的,不确切的,但在儿童诗中却充满了灵气和童趣,天真和可爱,有一种“傻得聪明的感觉”,对你这个“因”有一种奇特、陌生的感觉。
如《大阳》:
太阳像一个大媒饼,
在山的火炉里,
烤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晨,
就烧得满脸红通通的。
早晨太阳红通通是果,是事实,蛤为什么红通通是因。小作者寻找的“因”,就成大煤饼,在山的火炉里烤红的,想像是何等的天真,虚渺。但有一点,双方都是“红”的,红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了。当然太阳的红还可以与其他的红联系起来,由此可写出很多首儿童诗来。
又如《爱思考的星星》:
夜晚,
黑暗的天空中,
星星一闪一闪。
这是因为,
月亮婆婆出题,
叫星星回答,
星星正在眨眼睛思考。
你看,果是星星眨眼睛,因果朔因,为什么眨眼?小作者马上想到了思考的孩子也会眨吧眨吧着眼睛,星星的眨眼根本不是思考,显出儿童的稚拙,天真,把人的灵气给了星星,使星星活了起来。
再如《桃花》:
桃花是爱漂亮的女孩,
它不喜欢睡在春姐姐的怀里,
悄悄起来,
偷来春姐姐的胭脂,
拼命的往脸上擦。
春姐姐醒来,
发现烟脂不见了,
就寻找来到人间,
使万物迅速醒来。
你瞧,桃花的红是这个原因吗?根本不是,可小作者把原因编成了一个故事,多有趣啊!
在这里,你在寻因的时候,先要从“果”的本身去寻找联系的发现点,然后在联系时编成一个小故事,用分行的方法写,就成了儿童诗,你看,容易吗?
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因果的联系中有时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联系就够了,百分之九十九牵强附会,若联系太实在了,反而失去童趣;二、因果的联系要跳出常人的思维,就显得有味道,如:彩虹和桥的联系,人人都会想到,这没有给读者新鲜感,显不出孩子的稚拙,天真和灵气。
第二讲
儿童诗思维方法
联想法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再由彼物想开去,层层展开,浮想联翩。
如《爷爷的手》:
爷爷的手上满是茧,
看上去,
像一座座“山坡”;
看到这个“坡”,
想起了――
坡上唱响过多少丰收歌。
你看,第一层面由“茧”想到“山坡”,它是相似联想,大自然中的山坡高出平地,老茧在手掌中也微微凸起,手掌好似平地,相关联想。当然,“山坡”也可以想到绿化,想到别的,什么都可以,因为要与老茧相关连,必须选取“丰收”,故第二层面的相关联想,也仍以第一层的原本(茧)相关才对。否则,联想很多,不能前后贯穿,集中主题。此诗说明了劳动创造了收获。
又如《山爷爷的胡须》
白云儿,
绕山腰,
好像山爷爷胡须飘
山爷爷,
捋捋它,
呼噜呼噜睡大觉。
此诗的第一层也是相似联想,白云围绕山腰,多像山爷爷的胡顺飘动;第二层面仍是相关联想,山爷爷捋着胡须睡大觉。多么安详的老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再如《秋雨的愁思》:
似牛毛,像细线,
秋雨绵绵,
秋姑姑您为啥哭了怎么长时间。
我心凉,我心碎。
落叶纷纷,
我担心......>>

问题三:怎样写好七绝诗? 先熟悉韵律,杜甫的古诗较工整多读度
以下是 关于如何写好诗词的个人粗浅体会
一、培养兴趣,增加爱好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而诗词在中国文化史上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当代诗词,我们的前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品,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的海洋。
来讴歌伟大的时代,咏颂祖国的大好山河。
二、学会欣赏、打好基础
写诗难,欣赏诗词同样难。欣赏诗词,是写好诗词的第一道门坎。欣赏和写作诗词,能够寄托情志,交流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欣赏古典诗词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一首作品如何欣赏呢?首先,要反复吟诵,慢咽细嚼
四、勤观细察,积累素材
我们写诗词,一首作品,取什么材,是写事写景,还是写人写物。都必须经过作者认真仔细的构思和观察。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这两句诗来看,作者对刚出水的小荷观察得非常细致,完全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成为千古名句。又如“珠江三尺雪,月来泛寒光”,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蛮有诗意,但仔细一想就不对劲了。珠江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它从何而来的雪呢?这是作者失察了。严重脱离实际,就像我们星子戏唱脱了板,结果全无,闹笑话了。在二000年,我应某杂志社《专家论作诗》栏目写的二首七绝,作了简明的回答。其一“欲作诗词意境开,为寻腹稿久徘徊。闭门难遣生花句,妙语都从实践来”。其二“熟读诗书铁锁开,平时积累少徘徊。勤观细察真情在,自有神工笔底来”。
五、不厌其改,推敲提高
如何提高诗词的质量,古人云:“好诗改百遍”。俗话又说:“乖孩子是哄出来的,好诗词是改出来的”,可见改诗对诗的质量尤其重要。每一首作品,先应反复推敲,然后请别人提高,不要怕别人指出不足之处,不要怕丑。在这方面,我是有过深刻的体会。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写了一首《七绝.初夏》“杏卸残装藕叶青,西风瘦柳夜啼莺。桃花流水同春去,听取新蝉报夏声。”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后给一个网名叫静夜诗语的人看,半天不说话,我就急了,问她怎么样,她摇摇头说“句子很美,诗味也足,总的来说不及格”。接着就指出了这首诗致命的缺点,因为红杏在二月开花,杏卸残装,藕叶还未长出,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应改为李卸残装藕叶青为妥。这一改就符合客观了,整首诗就活了。真是一字之师,终生难忘啊!
再是推敲提高的问题,诗词是语言艺术,深刻的思想,充沛的感情,新颖的构思,需要善于运用优美、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所以作者遣词造句必须反复琢磨,反复推敲。贾岛“推敲”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值得我们借鉴。杜甫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苏轼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卢延让说:“吟妥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可见古人是何等重视对每个字的推敲,也就是“炼字”,字炼得好,一字传神,境界全出,诗也就活了。
六、相得益彰,功在诗外
首先要充实生活,学会做人。人到中年以后,打拼的时代基本过去,业余时间相对较多,有些人把时间用在打牌、酗酒上去了,终日嬉游,无所适从,奉劝这些同志不如写点诗词,作为一种调节和享受,一种休息和解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家庭和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通过诗词创作可以调节情绪,修身养性。当创作出一篇满意的诗词作品时,往往使人心旷神怡,兴奋不止,久久地沉浸在美的感受之中。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人的情绪便是自己疾病的良医”。在写作诗词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凝神静气,忘却烦恼和忧愁,这对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享受。我的一个南昌朋友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说他写的每一首诗词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每每读来,当时的情......>>

问题四:好诗歌怎么写? 中国是一个诗国,大多数人都爱读诗,很多人都爱写诗,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么多年,一直读诗,也写诗,却不明白什么才是诗。有位老教授说,《全唐诗》里能真正称作诗的不过一千首。这我认同。 什么是中国诗?用汉语写成,以独特的审美观去发现或是独特或是平凡的事物,在用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加以表现。 而这还不够。 “形式上像诗的不一定是诗,会写这种诗的不一定是真诗人。”――周汝昌 诗是有读者的,即使没有第二个人再看这首诗,至少这个作者也是它的读者吧?事实上,在写诗的过程中作者已经在读那襁褓中的作品了。诗有读者,那么,如果它打动不了读者的心,它不配称为诗。诗只是把一句话分成几段,加上音律感就行了吗?当然不行。 诗歌有一个特点,就是永远不会过时。你可以反复吟颂那些名篇。随着吟颂的次数增加,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对其产生厌烦;相反,兴趣只是越来越浓。其他的文学作品行吗?即使是《荷塘月色》,一连背个十几便恐怕也会腻;可白居易的《琵琶行》或是《长恨歌》就永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诗歌不会令人烦腻,或者说令人烦腻的就不配称之为诗。 大凡一般文章,都是只在描写作者的所感与所想,不考虑读者因素;说的残忍一些:它们是自私的。诗歌不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在描写时间的流逝;而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语句在宋代的一个词人笔下就成了“可奈年光似水声,迢迢去不停。”区别就在那一个“声”字。明明时间如流水,与声音有什么关系?而诗人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同时也听到了水声。单用流水,当然也能表达清意思;可用了水声,就给了读者真正逼真的内心感受,即使读者只有诗人自己。诗人,是在关心读者的内心,读者的世界,所以他们的诗作,也就永远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周汝昌说,诗人是体贴的,不是舞文弄墨。入木三分。 诗为什么有格律?为了读者能读得朗朗上口。同样,压韵、平仄,也都是这个目的。诗的特性全是为了读者而被创造的。诗人不会只表达自己而不管读者是否接受。不,那不是诗人。诗人是会关心读者,运用有限的语言与技巧,突破语言的局限性来和读者交流。他们懂得读者的心,知道怎样创作能引起读者共鸣,而且是永恒的共鸣。这,就是体贴。体贴,也是诗人的必备因素。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人看见月亮,想的是,那传说中的嫦娥一直是很孤独的吧?她也会后悔当初偷了长生药了吧?这才是诗人。多少年轻人,为了写诗强作悲愁,写出来的却只是内容空洞,感情苍白的语言罢了。而只有当他们真的用心体会,学会了关心,学会了体贴,才出了真情。出了真情,也就出了诗。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新凉好个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