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字伯喈文言文翻译
1.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
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
感东方朔《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驷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
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构陷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
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燕,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
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
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
【参考译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蔡邕生性极为孝顺,母亲曾经疾病缠身达三年,蔡邕只要不是因为寒冷炎热的气候变化,他都不曾脱换衣服,连续七十多天没有上床睡过觉。
母亲去世后,他就在坟墓旁搭建屋舍住下,一举一动严格按照礼法去做。有野兔很驯服地待在他的屋舍旁边,而且屋旁长出了连理树,远近的人们感到奇异,很多人都前来观看。
蔡邕和叔父及堂弟生活在一起,三代之间都没有将家产分开,同乡的人都称赞蔡邕的仁义。蔡邕年轻时就博学多才,尊奉太傅胡广为师。
他喜好诗文、数术和天文,并擅长弹奏美妙的音乐。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专权妄为,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请皇帝,下令给陈留太守,要他督促蔡邕并遣送他进京。
蔡邕迫不得已启程,走到偃师县的时候,推托自己有病便又回到了家中。他有感于东方朔的《答客难》以及杨雄、班固、崔驷这一类人设疑以抒发志意的做法,于是品评各家学说,肯定他们的正确说法并纠正他们的错误观点,写了《释诲》一文来告诫勉励自己。
建宁三年,蔡邕被司徒桥玄召为属官,桥玄对他非常敬重。 后来被征召授拜郎中,在东观校勘图书。
后来又晋升为议郎。蔡邕认为经籍距离圣人的年代久远,文字很多地方都有错讹,而平庸的儒士穿凿附会,迷惑贻误后世的学者。
于是在熹平四年,便和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人奏请校订并改正《六经》文字。灵帝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蔡邕于是亲自用朱砂将经文书写在石碑上,让石工雕刻好将石碑立在太学门外。
自此,后代的儒者和学生都将碑刻上的经文当做典范。石碑刚刚立起的时候,前来观瞻和临摹的人,所乘坐的车子每天有一千多辆,塞满了周围的大街小巷。
蔡邕以前在东观任职的时候,和卢植、韩说等人著述并进一步充实《后汉记》,正好遇到被人陷害遭到流放,来不及完成。 于是便上书自我陈述,奏明他著述的《后汉记》十志的内容,分成篇目,一起放在奏章的后面。
皇帝欣赏他才学高超,正好第二年天下大赦,就赦免了蔡邕,让他回到本郡。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董卓担任司空之职,听说蔡邕的名望很高,就征召他。
蔡邕声称有病没有应征。 董卓极为恼怒,又严厉吩咐州郡官员举荐蔡邕到他的司空府,蔡邕迫不得已,来到司空府,代理祭酒一职,很受董卓敬重。
董卓敬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优待,每次宴会,董卓总是让蔡邕弹琴助兴,蔡邕也经常注意对董卓有所匡正补益。 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入座宴饮,很不经意之中说到董卓而叹惜,神情有所流露。
王允勃然大怒,斥责蔡邕。立即拘捕蔡邕,将蔡邕交给廷尉去治罪。
蔡邕陈情谢罪,请求刺面砍脚,只求能够继续修完汉史。士大夫很多人都同情并多方营救他,但都没有成功。
蔡邕最后死在狱中。王允悔悟,想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蔡邕终年六十一岁。
2. 文言文《后汉书·蔡邕列传》翻译
蔡邕列传
【原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①人也。六世祖勋②,好黄老,平帝时为郿③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④。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⑤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⑥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父棱,亦有清白行,谥日贞定公⑦。
【注释】
①圉(yǔ):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南。
②勋:《谢承书》曰:“勋字君严。”
③郿(méi):县名,在今陕西眉县东。
④厌戎连率:王莽改陇西郡曰厌戎郡,守曰连率。
⑤策名:“策名委质”之省,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
⑥季孙:鲁国权臣,时鲁国军政权皆掌于季氏三家即孟孙、仲孙、季孙。
⑦“父棱”以下句:邕《祖携碑》云:“携字叔业,有周之胄。昔蔡叔没,成王命其子仲使践诸侯之位,以国氏姓,君其后也。君曾祖父勋,哀帝时以孝廉为长安邰长。及君之身,增修厥德,顺帝时以司空高弟迁新蔡长,年七十九卒。长子棱,字伯直,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垂翼华发,人爵不升,年五十三卒。”
【译文】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他的六世祖蔡勋,爱好黄老学术,汉平帝时任他为郿县的县令。王莽初年,被任命为厌戎郡连率(即陇西郡太守)。蔡勋面对着印绶仰天长叹说:“我本来在汉朝为官,死了也不能失去正道。往昔的时候曾子不接受季孙氏的赏赐,何况是侍奉异姓朝廷呢?”于是就携带着家属,逃进深山,和鲍宣、卓茂等人一样不在新朝为官。父亲蔡棱,也有清白的操行,谥号为贞定公。
更多进入《诗词网》阅读。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解析: (1)A(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词义的理解,A中的“逸才”应是“超出一般的才华”之意。)
(2)C(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A.第一个“是”为形容词,译为“正确的”;第二个“是”是代词,译为“这”。B.都是动词,第一个译为“做客”,第二个译为“犯……罪”。
C.指代性副词,译为“他”。D.都是连词,第一个表目的,第二个表修饰。)
(3)D(A项说的是“笃孝”,B、C两项直接或间接说其“博学”,D项说的是蔡邕托辞不愿进京。) (4)D(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整体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并不是“没有脱过衣服”,而是在季节交替时换衣服。B.并非为了“让晚生后学都来寻找经书中的错误”,而是为了帮他们纠正错误。
C.蔡邕并非“义正词严”。) (5)①蔡邕无意之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面部表情也表现出来。
②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 ③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而且判罪也无确切事实,杀了他岂不是失去人心吗?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能力层级B。它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句子间的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翻译时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不能漏译,尤其不能漏译要重点考查的词语。
选择合适的双音词。翻译第①题必须注意译出关键词“殊”“之”“色”的意思和补出主语。
翻译第②题,要注意“辞谢”、“乞”、“黥首刖足”的意思。翻译第③题,要注意“且”、“所”、“坐”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无乃……乎”这一反问句式。)
4. 文言文“蔡邕善乐知”的翻译
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东南)人。蔡邕天性极为孝顺,他的母亲生病三年期间,蔡邕除非寒暑换季,不曾解过衣带,没有睡过好觉的时间有七旬之久。母去世后,他在坟墓旁筑庐守孝,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
建宁三年,被征召到司徒桥玄府中为官。朝廷征召他并授予郎中的职务,让他在东观校对典籍。蔡邕认为儒家经典距离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了,文字有很多错误,庸俗的儒家学者穿凿附会,会耽误后学者。熹平四年,他就上奏请求校正勘定《六经》上的文字。灵帝批准了他。蔡邕就自在石碑上用朱砂书写,然后让工匠在太学门外镌刻树立起来。于是后儒晚学,都能获取校正的书籍了。到石碑开始立起的时候,那些观看及临摹的人,每天往来的车辆有一千多辆,车辆挤满了大街小巷。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从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琴师啊!”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声很高,就征召他,他称病不去。董卓严令州郡举荐蔡邕到司空府,蔡邕没有办法,只好到任担任了祭酒,很被董卓敬重。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很好的对待他。董卓被杀的时候,蔡邕在司徒王允的坐旁,流露出了对董卓被杀的叹息。王允就逮捕他并叫廷尉治罪。士大夫中很多人想救他,不能成功。蔡邕就死在狱中,当时六十一岁。官员儒生没有不流泪的。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20.C 21.C 22.A 23.B 24.D 25.(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解析】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思考时,可根据加点词语句所在语段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C项,申:说明,表明。所以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
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例如本题C项,可联系上文“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和下文“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来判断出其“表明”的意思。
2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修饰。
B.①代词,他;②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C.代词,这样;D.①动词,认为;②以之为,把……当做。
所以选C。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常见的文言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做文言虚词类题时,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例如本题C项,“之”前面是人名,后面是“人”,因此此处均为代词“这样”。 2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可根据句意及主谓、动宾等句式,先从整体上断句,然后再结合着一些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君臣”“自”等。
此句大意:只探讨古人最初的学说,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
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
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2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
B项,“孔子杏坛讲学即是太学的模式”错误,孔子设的是私塾,是私学,太学是国立大学。所以选B。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此类题虽然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此种题容易让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
例如本题中B项就错将“私学”和“国学”的性质弄混来迷惑考生。 2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D项,“苏轼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是不正确的,是欧阳发的儿子欧阳宪求的铭文。所以选D。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D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2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问句的能力。译文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
例如,以:用;捡:捡点;束:约束;徒:学生;从:跟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