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段文言文的翻译

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 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徐霞客游记》
如果能有重点字的翻译就更好了,我会加分的。
展开
哭和谐在心头8754
2009-12-07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66万
展开全部
自己读《志》(大概是某种地方志),里面说,“水池在山顶,龙湫的水,就是从这个水池里面来的。”我和两个仆人,向东翻过两座山,就没有人迹了。不久山越发高了,山脊越来越窄,两边对立,好像走在刀背上一样,又看见石片向上支楞着,每翻过一座山脊,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都是从好像刀剑一般的缝隙中攀援而上的。像这样的山爬了三座,只见那个地方连脚都放不下去,又怎么能容得下一座湖泊呢?不就看见高峰的尽头,一块石头好像刀劈一样,以前害怕石头锋利困扰人到这里竟然没有刀锋来放脚了!在石崖上犹豫了一会,不敢再走来时的路了。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个石头台阶,于是解下仆人的绑腿布,在悬崖上凌空垂下,先让一个仆人下去,我第二个跟着,想要找到可以攀缘的路。等到下去后,(发现那地方)仅仅能放下脚,没有多余的地方。看岩石下深有百丈,想打算重新上去,而上面的岩石也高悬三丈多,不能够飞登上去。拿着绑腿布试着上去,布却因为突出的石头磨损,忽然从中间断了。接着继续把布吊好,拼命挣扎拉扯,才能够重新登上上面的岩石。脱离了险境,回到云静庵,太阳已经偏西了。
lijinzhe721
2009-12-07 · TA获得超过2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志》(大明一统志)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我和两个仆人向东翻过两个山岭,已经没有人烟了。后来越往前,山越陡,山脊也越窄,两边紧夹,就象走在刀背上。还有石片突起,(使得)每过一个陡峰,都象从刀剑缝里攀爬一样。如是者经过三个陡峰,只见连脚都没地方放了,哪里会有湖啊。 到了高峰的尽头,是个石头象刀劈一样(光滑)的悬崖,我一向怕石尖伤人,但现在连能放脚的石尖都没有了!我在崖上犹豫着,不敢再往来路走。往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个石级,我叫仆人将四条足布卸下来(连成一条长带),在悬崖上放下去,让一个仆人先下去,我跟在后面,希望找到攀爬的路。 谁知下去后,只能容纳脚,再无余地了。 岩石下面是百丈深崖,我只好想办法再上去,但是上面也有三丈多的高度,跳不上去。 我拿着布带往上试着爬,但布带却被一块突出的石头勒断了。我接上布带后再挂到崖上,用尽全力攀爬,终于爬上去了。 脱险后回到云静庵,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志》:指《大明统一志》。
荡:指雁湖。
这条记载是不确切的。徐霞客本着“学务实效,经世致用”的精神,冒着葬身深壑的危险,二十年间两次攀登雁荡山顶,终于勘明大龙湫瀑布的源头和雁湖的确切位置,纠正了旧《志》的谬说。
上湫:指大龙湫。
莲舟:即《游天台山日记》中所述及的莲舟上人。
向:从前。撩:撩拨,挑弄。
斗:“陡”的假借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魔天打不开机
2009-12-07 · TA获得超过8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志》(大明一统志)说:“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我和两个仆人向东翻过两个山岭,已经没有人烟了。后来越往前,山越陡,山脊也越窄,两边紧夹,就象走在刀背上。还有石片突起,(使得)每过一个陡峰,都象从刀剑缝里攀爬一样。如是者经过三个陡峰,只见连脚都没地方放了,哪里会有湖啊。 到了高峰的尽头,是个石头象刀劈一样(光滑)的悬崖,我一向怕石尖伤人,但现在连能放脚的石尖都没有了!我在崖上犹豫着,不敢再往来路走。往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个石级,我叫仆人将四条足布卸下来(连成一条长带),在悬崖上放下去,让一个仆人先下去,我跟在后面,希望找到攀爬的路。 谁知下去后,只能容纳脚,再无余地了。 岩石下面是百丈深崖,我只好想办法再上去,但是上面也有三丈多的高度,跳不上去。 我拿着布带往上试着爬,但布带却被一块突出的石头勒断了。我接上布带后再挂到崖上,用尽全力攀爬,终于爬上去了。 脱险后回到云静庵,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连江一点萍
2009-12-07 · TA获得超过12.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32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2574万
展开全部
探湖遇险
徐霞客

译文

自念《志》云[18]:“荡在山顶[19],龙湫之水,即自荡来[20]。”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润[21],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反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22],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峰撩人[23],至是且无峰置足矣。踊跃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行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24],俗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注释:

[18]《志》:指《大明统一志》。
[19]荡:指雁湖。
[20]这条记载是不确切的。徐霞客本着“学务实效,经世致用”的精神,冒着葬身深壑的危险,二十年间两次攀登雁荡山顶,终于勘明大龙湫瀑布的源头和雁湖的确切位置,纠正了旧《志》的谬说。
[21]上湫:指大龙湫。
[22]莲舟:即《游天台山日记》中所述及的莲舟上人。
[23]向:从前。撩:撩拨,挑弄。
[24]斗:“陡”的假借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