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讨厌保险,甚至“谈险色变”?
其实大部分中国人都挺讨厌保险的,因为那些卖保险的人经常会到各个家庭当中说服别人去买保险,但是事实上真正的用到保险的人却少之又少。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人的一个朋友是推销保险的,她在我们家说了有五六个小时,想要说服我的爸爸和妈妈给我跟我哥哥买保险,说了各种保险的好处,但是我爸妈很坚定自己的立场,一口咬定绝对不会买的。
也不是说是保险不好吧,但是很多人都反感这个,再加上感觉这个保险让人感觉。是有一定程度的传销性质。所以大多数人才会比较排斥这个保险吧。
还有个事情就是我身边的一个亲戚买了保险之后,他后来因为生病住院了,当初保险公司说好的是给能报85%左右,然后任何东西都给报销。但是当这个亲戚做完手术之后,花了有大概一万多块钱。
让保险公司来给报销,但是保险公司却说你这个是买保险三个月之后才生效的,而你得这个病做手术是在一个月之内才查出来的。所以保险公司推脱着不给报销,最后也不了了之啦。也就是说这个保险的钱是白交了。
其实我看到保险他的一个套路就是在购买这个保险,是他给你说的天花乱坠的,就跟所谓的那些传销一样,给各种人洗脑,尤其是针对于老年人去推销,我觉得有时候这都涉及到一定的纠缠了。
所以我想大部分人之所以讨厌保险的原因就是太纠缠人而且说话不算话。
主要是最开始有很多不专业的保险公司出来“招摇撞骗”,导致很多人因此上当受骗,不仅没享受到保险的福利,反而把保险的名声弄臭了。
最开始的保险在我国并没有很完整而严密的体系,导致很多保险公司变成骗子公司,他们收了顾客的钱便逃之夭夭。在这样不正确的氛围里,保险渐渐就和骗子、传销等等挂上了钩。而人又是群居动物,在听到这些不良言论以后,大部分人对保险的第一印象就不好,甚至开始下意识的抵触保险。
除此之外,我国的人对于钱财方面一直都是比较保守的,老一辈人不仅没有提前消费的观念,甚至还不爱理财,觉得放在身边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让有这样观念的人去买保险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在大部分时候你是感受不到保险的价值的,让他们花大价钱去买一份他们感受不到的东西,他们就觉得这是骗钱的行为,不如放在身边安全。
其实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对于保险的概念不强。其实我国对于保险的普及力度不够,大家对于未知领域总是带有质疑的,特别是在国家没有肯定它的时候。这时候大家只能听别人说它或好或坏,但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但其实现在我国比较大的几个保险公司它们还是很靠谱的,特别是在现在医疗费用如此昂贵的情况下,买一份保险放在身边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因为最开始保险给人的印象不好,被骗的人太多,所以大部分人持着老观念开始反对它进入自己的生活。
“谈险色变”,毁就毁在不合格的推销员身上。保险实际上要根据每一名受保人的经济情况,测算出最适合受保人的保险特点。正常保险推销员又要经过合格的培训上岗,最好是考取了相应的保险规划证书才可以。可是,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不少保险推销员,经过两三天的培训,只记住了如何进行进行推销,如何促进成交,其他的知识一点没记住。现在还好不少保险公司对推销员还发放底薪,缴纳保险。
2004年,是我的大学求职季,就被一家保险公司骗去银行做保险推销,一个月啥工资没有、保险也没有成交,什么待遇也没有。实际上我们国家刚刚从温饱过渡的小康,要想达到富裕保险的需求才会越来越高。保险的目的实际上是保证大家生活的稳定,而不是为了发财。但是现在卖的很火的,却是理财险、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险等等。因为,这一批保险起点高,成交佣金高,而且还有连续性。用户每年缴纳1万元的保费,第1年个人账户可能只存入5000元,相应的佣金、账户管理费就能占到一半左右。虽然以后佣金会年年降低,3~5年后就没有佣金了,这时候保险推销员才不会再做客户的服务工作。很多人购买之后,觉得后悔了,想退只能退一半的钱,所以非常恼火。更坚定了他要退保的想法。而且一旦退掉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会对保险的印象变差。
尤其是一些银行理财保险,包装的跟银行存款差不多,有时候许诺的利息还很高,但有时候要完全拿到理财资金,需要30年甚至50年更久的时间,当客户发现也就晚了。一位65岁的大爷,一年32,000元,交了5年,买了16万元的保险,现在取回来只能拿回116,000元。一位朱女士买了840万元的保险,结果这个保险是71年的,她今年37岁,要想拿回本金,需要108岁。另外,一些医疗保险,保险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什么病都能报销。结果,真正理赔的时候,发现这不能报,那也不能报,而且还有生存期等各种限制。因此,人们对保险的感官越来越差。但实际上商业保险是必须发展的,而且会越来越畅销。大家都知道富人喜欢买保险,因为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保证他们富裕的生活。根据很多外国经验也表明,可以将收入的10~20%用于购买保险。但是你们不要看百分比,应当看家庭收入大约在30~40万元以上的水平才可以这样配置。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人有几个人能够这样高额配置?年收入50万元,拿出10万元买保险?
所以,中国人的保险意识还是会有所提高的,未来也有很高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同人群,应当配置的保险是不同的。比如老人和孩子应当以医疗保险为主;对于年轻人,应当以寿险和重疾险为主。对于家庭的顶梁柱应当额外保护,让家庭顶梁柱的保额能够达到家庭6~10年的收入,这样才不会因为顶梁柱出意外而家庭垮掉。谈险色变,确实存在,但是未来会随着大家越来越富裕,对保险的了解越来越深,保险的前途也会越来越好。另外,一些医疗保险,保险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什么病都能报销。结果,真正理赔的时候,发现这不能报,那也不能报,而且还有生存期等各种限制。因此,人们对保险的感官越来越差。但实际上商业保险是必须发展的,而且会越来越畅销。大家都知道富人喜欢买保险,因为能够有效防止意外,保证他们富裕的生活。根据很多外国经验也表明,可以将收入的10~20%用于购买保险。但是你们不要看百分比,应当看家庭收入大约在30~40万元以上的水平才可以这样配置。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人有几个人能够这样高额配置?年收入50万元,拿出10万元买保险?所以,中国人的保险意识还是会有所提高的,未来也有很高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同人群,应当配置的保险是不同的。比如老人和孩子应当以医疗保险为主;对于年轻人,应当以寿险和重疾险为主。对于家庭的顶梁柱应当额外保护,让家庭顶梁柱的保额能够达到家庭6~10年的收入,这样才不会因为顶梁柱出意外而家庭垮掉。谈险色变,确实存在,但是未来会随着大家越来越富裕,对保险的了解越来越深,保险的前途也会越来越好。
第二、保险公司发展迅速不假,但是可谓龙蛇混杂,甚至有些保险公司都带着传销的特性,让很多从业者或者应聘者从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买保险开始,更有甚者一旦电话号码被保险公司直到,各种骚扰电话,营销保险、上门推荐应接不暇,造成极大极坏的影响。
第三、随着现在各种载体的出现,让购买保险这件事情变得简单明了,方便快捷,但是在理赔的时候有些保险公司会提出这个或者那个条件,让客户有时候忍无可忍,再加上现在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服务水平层次不齐,势必会造成谈险色变。
第四、消费者对于保险认同不假,对于流程也是多少有些了解,但是那些理赔或者涉及保险范围的名词仍旧需要解读,并且权利义务都还需要解释,就车险而定,总以为自己选的全险但是真的能保全吗?还是和心里面的有所不同。
第五、就产业发展而言,现在保险公司竞争激烈,有的服务不好或者资质不够的企业已经关门大吉,有的还在缓慢发展,而每每有一家关门大吉,自然会造就一批受害的客户,在国民心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综合来看保险业的健全仍旧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