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什么?为何很多中国人都讨厌保险?
保险是对人的一种保障,有很多种。人们讨厌保险是因为销售误导。
这是在抖音很火的一个视频。李先生的母亲在10年前买了一份养老年金险,买保险时,业务员说:这保险能养老,退休后可以直接领取,不用为钱发愁。十年来,李先生母亲一共交了 61150 元保费,此时想退保,却只能拿回58000。而根据当初的计划书,显示这时候退保,收益应有16万,现实与业务员口中的收益相差甚大。后来弄清楚了原因,李先生母亲买的是5万保额的方案,但业务员在推销时却拿了10万保额的计划书来展示收益,赤裸裸的销售误导。
面对保险公司,李先生愤怒质疑:“究竟是保险公司养我妈?还是我妈养你们保险公司?”所以,交6万,赔5万,这种保险要买吗?根据Oliver Wyman数据显示,包括寿险、健康险和财险在内,中国保险保费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4.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8.6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4%。预计到2020年这一规模将达4.5万亿元。
而作为国内保险行业的巨头企业,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等近年来的表现却也非常的出色。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20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99.56亿元,中国人寿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137.35亿元,两者的营收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
客观的来说,虽然随着这些年医保等的普及,人们对于保险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但在我国仍有很多人,他们对于买保险是持讨厌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特别反感和保险人员打交道方面。
不可否认,保险的作用确实非常巨大,但为什么在国内却仍有很多人讨厌保险?其实都是由于下述这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大部分保险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在保险从业人员里,我见过很多优秀、专业的人士这是无可否认的。但与此同时,因为保险行业的离职率非常之高,也导致了保险行业门槛普遍极低,不管什么人都可能变成卖保险的,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下岗职工、也有广场舞大妈……
保险实际上要根据每一名受保人的经济情况,测算出最适合受保人的保险特点。可是,大家可以看到现在不少保险推销员,经过两三天的培训,只记住了如何进行进行推销,如何促进成交,其他的知识一点没记住。
其次,保险合同经常和保险推销员的“口头承诺”截然不同,容易引发纠纷。保险签约时,是很少人会去研究厚到上百页的保险合同的,普通人即使认真看了,其实也未必看得懂,因为保险合同上有很多专业术语,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随便拉出一条,就会让你的理赔变得遥遥无期,或者是根本就无法成立。
所以一直以来,在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人们对保险行业“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误解,导致了人们对于保险产生了厌恶情绪。最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发达国家相比确实有差距。现在中国的保费深度和密度都不高,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而且房贷已经将两代人的钱包掏空,哪还有闲钱买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不是中国人讨厌保险,而是好好的东西被保险公司的搞的变了味道。
再中国对保险业务员的培训很不到位,每天都是忽悠大家去买,但是很多条款保险业务员根本就说说不清楚,所以在顾客买保险的时候,直说好的,根本不提不利的因素,不客观分析的后果就是,最后出现问题,大家产生纠纷,慢慢的保险公司的名声越来越差,就导致连有正常需求的人都不敢轻易买商业保险。
对客户死缠烂打,就是一定要从一个顾客身上开发出她的七大姑八大姨,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精神。我们看到保险公司一直在招聘,招聘一个人还会给员工奖励很对钱,这就导致员工发展亲戚,就这种循环,只要你认识一个人是做保险的,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你周边的人不是买了保险,就是被拉去保险公司工作。大多数还以女性为主,这就更导致家里很多人都反对,家庭矛盾就出现了,这就导致很多人特别反感保险公司。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保险的很多条例写的不清楚,还不给顾客提前说明,到报销的时候就开始找各种借口,这就导致大家对保险的印象更差,最终明明是一个做好事的公司,给人这么差印象的原因。
我一直觉得保险是个好东西,尤其是用的上的时候,但是一定要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要让大家觉得忽悠,才是提升保险形象的王道。
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保险呢?其实主要有以下的几个原因1、卖保险的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出现了一点问题。2、整个行业的环境不是很乐观。3、人们害怕买了保险以后得不到赔偿,也就是相当于最后的钱打水漂。4、买保险的时候简单,但是申请赔偿的时候,办手续特别麻烦。
在中国,还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保险不靠谱,保险都是骗人的。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觉得,保险真的有必要买吗?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真实消费者的案例:案例1:究竟是保险公司养我妈?还是我妈养你们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