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官大帝,是什么朝代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影响较深的,多出于神仙信仰相关。如大年初一的“元始天尊”诞辰,二月二土地神诞,十月一东岳大帝诞等等,其大都有对应的神灵。而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最不能忽略的就“三元节——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那么对应这三个节日的神灵就是“一品赐福天官、二品赦罪地官、三品解厄水官”。这其中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鬼节),是还在传承的文化活动,相较而言的“下元节(十月十五)”就不那么为人们熟悉了。
三官大帝
有心的人可以发现,“三元节”的节点,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份的月圆之夜。看似少了夏季的第一个月,其实搜索相关神诞可以看到,在四月十八是中天北极紫薇大帝的诞辰,这也算补全了空缺。熟悉了这样日子,那我们再引申到三元节来,除去神名的前缀,所谓的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按照我国神仙信仰文化产生的过程可知,应该最早就是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和敬奉。
尧、舜、禹画像
在民间的一般信奉中,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紫薇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但据道教相关说法,三官大帝是指历史传说中的“尧、舜、禹”,并对他们的来历也有一些说明。大致意思是说“元始天尊吐三子”,因天尊一日飞到太虚极处,就取清虚七气和晨浩五气用以呼吸,如此呼吸九次,屏气凝神,觉得其体内有精气融合贯通;就这样在春一月月望、秋一月月望、冬一月月望吐出三股灵气,后化成尧、舜、禹三人。因大禹有治水之功,所以认定禹就为水官。
元始天尊与三官大帝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所谓“水官解厄”,就是排忧解难、消灾度厄的意思。在古代下元日才是祭祀日子,如今都提前到“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了;加之“十月一,送寒衣”也已经成为了祭祀节日,到了下元日相关的活动就很少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解厄水官的神职管辖中包括“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jiōng 门户),分人鬼之道”。在中元赦罪地官大帝的职守中,就不见“鬼、魂、幽”这样的字眼。
另外,关于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还有一种说法是太白金星曾任职此官。
三官大帝
有心的人可以发现,“三元节”的节点,分别是春、秋、冬三季的第一个月份的月圆之夜。看似少了夏季的第一个月,其实搜索相关神诞可以看到,在四月十八是中天北极紫薇大帝的诞辰,这也算补全了空缺。熟悉了这样日子,那我们再引申到三元节来,除去神名的前缀,所谓的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按照我国神仙信仰文化产生的过程可知,应该最早就是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和敬奉。
尧、舜、禹画像
在民间的一般信奉中,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紫薇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但据道教相关说法,三官大帝是指历史传说中的“尧、舜、禹”,并对他们的来历也有一些说明。大致意思是说“元始天尊吐三子”,因天尊一日飞到太虚极处,就取清虚七气和晨浩五气用以呼吸,如此呼吸九次,屏气凝神,觉得其体内有精气融合贯通;就这样在春一月月望、秋一月月望、冬一月月望吐出三股灵气,后化成尧、舜、禹三人。因大禹有治水之功,所以认定禹就为水官。
元始天尊与三官大帝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所谓“水官解厄”,就是排忧解难、消灾度厄的意思。在古代下元日才是祭祀日子,如今都提前到“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了;加之“十月一,送寒衣”也已经成为了祭祀节日,到了下元日相关的活动就很少见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解厄水官的神职管辖中包括“部四十二曹,偕九千万众,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掌长夜死魂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罪福之由;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jiōng 门户),分人鬼之道”。在中元赦罪地官大帝的职守中,就不见“鬼、魂、幽”这样的字眼。
另外,关于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还有一种说法是太白金星曾任职此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