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为何不杀了勾践为父报仇?

 我来答
熊熊说历史
2020-10-09 · TA获得超过51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59
展开全部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世上有多少人,会主动让自己的心尝到苦的滋味呢?除非他的心遭受过永远无法忘记的苦楚,勾践就是这样的人。吴王夫差的大意,使得勾践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最终在夫差黄池会盟的时候,奇袭吴国,继而灭亡吴国,成就了天下霸业。那么吴王夫差当初为何没有宰掉勾践?他留下勾践这条命,特地是为了羞辱他吗?还是说有其他人在阻挠这件事?
 


吴国太宰伯嚭,坏了伍子胥的大事。伍子胥一直怂恿夫差灭掉越国,杀掉越王勾践就是最好的手段。当时吴国厉兵秣马,夫差打算为自己的父亲阖闾报仇雪恨。勾践得知以后,主动偷袭,结果大败而归。为此勾践面临的,将会是国破家亡的厄运。他本打算杀妻灭子与吴国决战,这个时候文种却告诉勾践,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文种认为,吴国太宰伯嚭是一个贪财之人,只要贿赂了他,一定可以让他帮忙说句好话,到时候伍子胥说不定还会跟夫差闹翻了。

种还,以报句践。句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句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於是句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於吴王。种顿首言曰:“原大王赦句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句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

《史记》太宰伯嚭拿了好处费以后,立刻向吴王夫差提出建议。他认为如果现在攻打越国,那么勾践一定会杀妻灭子,与吴国决战,而越国剩下的几千人马也都会同仇敌忾,这不利于吴国的利益。所以不应该这么做。
 


夫差觉得很有道理,所以同意勾践携妻带子前来做囚徒,以此放过越国一条生路。伍子胥得知以后,气得差点没吐血。可是夫差已经决定了这件事,当然他也考虑了伍子胥的建议,认为勾践必须要铲除,不过绝不是承诺放过他的时候。为此勾践只能到会稽做囚徒,夫差再在期间观察行事。由此可见,拯救勾践的,其实是吴国的太宰伯嚭。说到底,拯救他的人,其实是钱财。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一点也不假。
 


夫差与伍子胥的矛盾,也是勾践获救的原因。伍子胥是阖闾时期的著名相国,曾经帮助阖闾攻入楚王宫,成就霸业。这样一位资深的权臣,在夫差时代,自然也是备受尊重。可是夫差不希望有任何人干涉他掌权,就算伍子胥对吴国有大功,也不能挡住他夺取权力的道路。早在夫差上台之前,伍子胥就掌握着选拔新王的权力,这权力实在是太可怕了。也就是说即使新王被选出来,那么伍子胥也有废掉新王的资格。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後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史记》为此夫差自然是十分讨厌伍子胥,希望找机会将伍子胥这样的权相给废掉。不过伍子胥在吴国根深蒂固,有着非常厚重的政治资本,不是想废就能废掉的。这一次伍子胥要求斩杀勾践,夫差和伍子胥之间的裂痕,被太宰伯嚭准确地掌握了。所以这件事就好办多了,太宰伯嚭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果断为勾践说好话。

夫差一听,这些话是反对伍子胥的言论,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为了压制伍子胥在吴国的权势地位,夫差公然与伍子胥唱反调,偏偏就是不杀勾践。可以说勾践能够活命,其实所依靠的,还是吴国内部君臣不和。换句话说,如果伍子胥不存在的话,夫差或许还真的会杀掉勾践。
 


勾践入吴为囚徒,使得夫差放松了警惕。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他居然答应以囚徒的身份入吴,这对夫差来说,是很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到了吴国以后,勾践就是任人宰割的牛羊。到了吴国,夫差可以有一万次机会杀掉勾践,为什么他非要选择在这种兵戎相见的时候呢?吴国的确强大,但是也没必要白白浪费刀兵。

勾践入吴作为囚徒,可见他是真心实意臣服于吴国。既然是臣服于吴国了,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动刀枪了。夫差认为,勾践到了吴国以后,他随时都可以杀掉他。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勾践可以放下所有的尊严和荣耀,低声下气地像一个奴隶一般。勾践在吴国的表现可圈可点,完全让夫差找不到任何杀他的理由。夫差生病的时候,勾践甚至不惜亲自品尝夫差的粪便,以此为夫差诊断病情,这是何等的孝顺?

就算是亲儿子也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勾践却能做到。正是因为他做到了正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才能够有命活下来。夫差那叫一个感动啊,恨不得把勾践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看待。所以勾践不仅获得了重生,而且获得了自由。
 


卧薪尝胆加上美人计。勾践因为足够孝顺,被夫差放回了越国。这个时候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所经受的苦楚,为此他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曾经遭受的耻辱。他在自己的房梁上挂着一只苦胆,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品尝一下苦胆的滋味,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那些苦难。勾践回国以后,再也没有享受过国君的待遇,他睡觉的地方依旧设置成在吴国的样子,在地上摆上一堆柴草,就在爱柴草上睡觉。

吃饭也是吃得十分粗糙,甚至跟自己的百姓一起下田干活。至第二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句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史记》他时刻不忘灭亡吴国的事情,为了削弱吴国,勾践选取了一帮越国的美女入吴,让他们去消磨吴王的斗志,让他不理朝政,与伍子胥彻底决裂,继而借刀杀人杀掉伍子胥。终于勾践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吴国对抗,所以他才能一举荡平整个吴国,一雪前耻。他不光能活下来,而且能活得很好。
 


 总结:勾践报仇的手段太狠了吗?现在很多专家说,勾践复仇的手段实在是太狠了,这已经突破了人类的认知范畴,所以完全不提倡。其实这些专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吃过人家的苦,就要奉劝人家行善。如果社会上个个都是良人,谁会担心扶老人会惹祸上身呢?勾践所吃过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他要想报复成功,也必须要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楚。谁没事愿意动用这些非人的手段呢?

参考资料:《史记》

情感神仙咨询师
2020-10-22 · TA获得超过419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03
采纳率:65%
帮助的人:125万
展开全部
本来想慢慢折磨勾践,让勾践在漫长痛苦中死亡,没想到最后被勾践反噬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小鸟鸟飞飞我
2020-10-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4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2.8万
展开全部
勾践便派人去讨好太宰伯嚭,太宰很高兴,便向夫差给出了赦免勾践的好处,那就是收下勾践做臣子的话对吴国有利。
《史记》中的这个理由一点儿都不能使人信服,不杀勾践这样凶狠的人,在残酷的春秋战国时代中,那就是养虎为患。可谁知夫差竟然听从了伯嚭的建议,伍子胥劝了他两次都不听。
而《吴越春秋》中则给出了另一个理由,这还让人比较容易信服一些,那就是:吴王曰:“吾闻诛降杀服,祸及三世。吾非爱越而不杀也,畏皇天之咎教而赦之。”。意思就是夫差认为杀降不详,在一旁的伯嚭也帮腔批评伍子胥想要杀掉勾践的这一想法不利于国家,于是夫差便留勾践在自己身边驾车养马。
总之,无论夫差是出于以上那种理由当放过了勾践,都和伯嚭脱不了干系,也就是说,从他收留勾践开始,夫差宠信佞臣的毛病就暴露了出来,也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