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的学习一门功课?
作为一个大学生,有许多时候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顾着玩手机而忽略老师讲课,一到期末考试就慌了神。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系统性的学习,我们该如何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呢?接下来让我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人买了很多书,报了很多在线课程,加入了很多学习群。但是“认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学习的效果并不好。
很多学过的只是仅停留在听过的层面,没有真正用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最终渐渐忘掉。
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开始我觉得是我自己时间投入不够,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不是症结所在。真正的原因是我的学习方法不对。
第一,进行系统学习就要学会抓重点。
我的理解是:一个学科中最精华、最核心的知识和概念就是一个学科的抓手。比如,吴军老师在介绍下一季专栏的内容时,说他下一季专栏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技史的。科技史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该怎么讲好这个话题呢?吴军老师的方法是找到他认为的人类科技进步最重要的两个抓手:能量和信息,然后根据这两个抓手展开整个专栏的内容。
吴军老师认为虽然人类的科技史不能够完全由这两个抓手覆盖,但是它们已经涵盖了大部分的内容,因此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主干。仔细想想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之前也已经接触过,但是在吴军老师明确指出来之前,我确实从未在学习时刻意去思考一个学科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这个简单却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上一直不得要领。
第二,系统学习需要思维导图。
这一点更加容易理解。我们有时看完书都会自己做一个思维导图,总结这本书中的内容,将里面的核心知识和概念串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以新的角度去思考之前从未思考过的某些知识和概念的连接。
不过,我认为建立学科的知识图谱比画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更难,而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的理解是写博客算是一种建立个人知识图谱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三,系统学习需要懂地汲取别人的经验。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效果不好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真的在学习这件事上有天赋,总能想出更好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学习事半功倍。
如果按照我的方式就是:
先上网课,一门学科所有大学要上的课系统学一遍。学的差不多了以后,把这个学科里的牛人的观点思想全部对比,分析,找不足。不停地读文献(尤其是纯英文版的外文文献,没办法,必须承认,国外的大多数学科就是比国内的更先进),找顶尖的,或者优秀的同行互相学习交流。实践要穿插在整个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将现在所学学科与以往学会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
我本人是一名准大三学生,大学学习和高中不同点在于,除去上课时间老师不会像高中一样耳提面命的督促你。所以大学的课程需要你课下通过系统性学习掌握,因此我也就整理了一套最实用的学习方法,下面我来具体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明确学习内容
想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一门课程的话,首先就是明确你要学习哪些内容,考试主要考点在哪一部分,可以利用的学习时间有多久,在按照掌握的信息进行系统学习。
明确学习内容:首先对你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大概了解,明确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再对重点学习章节进行精细划分,标出重点,有主次的学习。
明确考试考点:专业老师一般在期末会给同学们划出考试重点,再根据重点选择性的学习其他内容。
明确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截止时间, 根据自身情况规划每天学习时间。
二、整理学习资料
在明确学习内容之后,就要去整理学习资料了。学习资料一般包括课堂资料和课外资料。
课堂资料:主要是课本以及老师讲课用的PPT和布置的作业,这些都是现成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课外资料:如果你想拓展一下,掌握更多信息,可以找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或老师咨询,或者去搜索引擎上查询资料。
三、投入学习
整理完学习资料后,就要付诸努力去学习了。学习方法我也有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①每天规定时间学习相应内容,这样既有使命感也不会太过乏力。
②我的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整理自己的笔记,学习结束后做一个思维导图,来检验学习效果。
四、实践产出
通过系统性对学习就是把看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把书本的东西通过理解、和记忆用自己的方法记住。
上述做笔记、做思维导图的方法学完之后,再通过实践的方法加深记忆,比如利用费曼学习法,也就是“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通过回答别人的问题来巩固知识。
以上就是我自身是如何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一门功课的,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当你要系统地学习一门功课时,你是否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制定什么样的计划、不知道怎样学习更有效果、学习完之后又忘记了。如果出现以上问题,那你可要认真的往下看了!
●了解课程。
首先要了解课程,简单看一下目录,了解这门课程是学习什么知识点。如果是考试科目,就要了解考试大纲,并在书本上重点标记,以便自己学习的时候找到重点。
●制定计划。
没有计划就没有方向,学习一门课程一定要制定计划。制定的计划一定要切合自身情况。比如:今天学习两课时,背诵某个知识点,完成相应的练习。计划一定要详细,课程花多长时间完成,每天、每个礼拜、每个月的完成目标。制定的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如果不及时完成你的计划,你拖欠的任务会越来越多,同时学习课程也会变得懒散,变成了无效学习。
●有效学习。
首先提前预习。提前预习至少两课时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标记,以便自己学习的时候重点理解。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时代优势,上网搜寻学习资料,对于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否则问题堆积,将造成不利的结果。
●及时复习。
学习完的课时要及时复习,我们可以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刚开始对知识点遗忘的非常快,然后逐渐变慢。所以要及时复习,比如:第一天复习这个知识点,第三天再次复习,一个星期后再次复习,两个星期后再次复习,一个月后再次复习。学完一个章节要及时梳理知识点,画出思维导图。
换而言之,学习要勤奋,“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刚开始的时候不要信心满满给自己规划怎么学,先上网,或者找身边这门功课好的人问一问,这门功课的重点是什么,有什么坑。争取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字典中给出的系统的两个解释
同类事物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整体。
有条有理的
我会分为这两点
一 知识框架的构建
首先我们拿到一本书,先看目录。一般一本书的编排分为层层递进式,或者并列式。了解大概要学什么后就可以开始通读整本书了。要系统的一门功课,这是不能偷懒的。既然题目里面用到了功课这个词,证明这是要考试的。那读的过程中要拿起笔,笔记本也要到位。读的过程中,划出重点,记一下笔记。读完之后我们就得到了书里面的所以知识点。知识点的全面也是关键。
然后就是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网状知识结构。有时候我们会灵光一现,这时候不能光顾着高兴,要把它写下来。最后手写或者用电脑做一份思维导图是最好的。
如果你自己总结的能力不强,或者觉得这门功课太复杂,可以选择功能性的书辅助学习。但很多时候光看别人给你总结的,是入不了脑子的,还是建议看完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动手写一遍。
二 知识的应用
在这个阶段就是做题了,书本上的例题,课后题,做一遍。错题,重点要标记出来,把一些心得体会,注意事项拿来丰富你的思维导图,比如,这个知识点会出这种题型,这个知识点会有怎么的坑。
如果你对这门功课有更高的要求,有更多的时间,那可以去买一些课外练习册,继续刷题,刷一些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的题目,做一下错题收集。
如何系统地学习一门功课?无论你是出于哪个阶段,学习仍是一件终身大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包括已经从教育体系中走出来的人,也仍然必要的去学习。包括对一门学科、功课或是技能。那要如何系统地学习它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首先,当你刚进入大学校园、接触到新的专业,总是会听到老师建议学生去读一读领域内大神的生平传记。其实这一举动的目的是帮助你通过他人的经历快速了解你将来可能要走的路,同时也规避一些走弯路的风险。就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下的社会,也为了解一门功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可以多和身边熟悉它的人交流,看看别人分享的一些经验贴。
当你下定决心要开始学习的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就像一棵树,有了树干枝干,才能在上面长出绿叶。了解这门学科的整体框架,建立思维导图。当然这里的框架不必分得过于精细,它的作用是帮你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做好知识分区并制定目标和计划。这个知识分区,不仅仅包括你关于这门课已经熟练了解的东西,还包括你准备要学的知识内容。将这个知识分区分为:熟知、完全不会以及不熟练这三大块。今天你的学习任务就是每天新学完全不会的内容,并对不熟练的部分进行再次学习和练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部:你要学刻意练习并且持之以恒。不知道你是否有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当你投入一门学科的时间达到一万小时,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无论你学习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什么,投入时间才能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