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有必要去机构训练吗?

 我来答
锐利且乐观丶工匠G
2022-07-01 · TA获得超过87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5.9万
展开全部
建议自闭症的孩子应该要去康复机构

1,机构的医生导师都是专业的,他能判断孩子的情况,孩子的需求,甚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自闭,从而更好的对症下药。

2,专业的机构医生会教家长如何回家帮助孩子,如何护理孩子的生活起居,这样不至于家长在家干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3,同时康复机构也能安抚家长的心情,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情况,接着对孩子充满信心,家长的心情也关乎到孩子心情,这样对孩子也是有好处,如果家长整天愁眉苦脸对着孩子,孩子的病情都不一定有帮助。

自闭症主要就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症状,而且是越小训练效果越好,我是你的话,会选择在孩子就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周末节假日带他多和正常小朋友玩。

现在很多地方说什么融合教育,融合幼儿园,说真的,真正的融合是把个别特殊儿童放到普通班级,而且是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个别指导,不是现在国内这样,把个别正常的孩子放到特殊教育机构,就叫融合教育。

国内外很多成熟的经验也好,都是在自己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可照搬,我们国家目前特殊教育根本谈不上融合,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融合教育不是某个机构就有能力实现的,需要国家的福利制度、经济实力、乃至对民生工程的重视,光是这些都做不到,目前的特教人才也缺乏,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融合教育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康复到几乎和正常孩子差不多的话。

6岁,建议你抓紧一切时间给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康复需要的不仅是好的硬件,也需要好的软件,同时需要一个氛围,包括众多老师的协作,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完全达不到在机构的效果,一个康复机构的体系越完善,对孩子的帮助就越大,

孩子如果真确诊为自闭症的话,康复机构是必须的。

因为我身边有真实的案例,我姐家的孩子在刚被确诊后,在北京一家机构做了2年的康复治疗,称之为“感统训练”。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些训练能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是一种强化性的训练。可能比喻不太恰当,就比如我们在训练一些小动物,不停的重复一个动作,让孩子产生下意识的回复。再比如我们开车,开着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肌肉记忆,其实是一个道理。

但因为孩子是特殊人群,所以他们不会有太多的自我表达或者思考,只能依赖于纯机械性的重复。

每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特殊之处,希望家长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照顾,能发掘出孩子的优秀之处。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同时打开一扇窗。希望父母能够坚持。

我认为应该去康复机构 。 肯定有用。

我们正常孩子要上学,特殊的孩子也应该上学,而且这类孩子要尽早去,越早越好,早发现,早进行干预,有的孩子还能恢复正常。康复机构的性质就是这些特殊孩子的学校。

您儿子只是轻微的症状,早点送去,还有被治愈的可能。为什么劝您送康复机构,而不是自己进行康复训练呢?

1、 康复机构他们是专门做这个工作的,他们有经验,各种情况他们都遇到过,也进行过治疗,可以根据您孩子的情况,结合他们的经验,可以“对症下药”,让我们少走弯路,短期内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俗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 。

2、 去康复机构,我们会认识好多类似的家庭,我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快速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避免“闭门造车 ”。

3、 康复训练机构有固定的时间,到了时间我们必须得去,对我们也是一种约束,避免自己在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耽误治疗。

4、 康复训练机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孩子,一样的家长,对我们的心里也是一种安慰,可以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如果自己在家,周围都是正常的孩子,我想作为妈妈或爸爸是很奔溃的。 这就是所谓的“抱团取暖”。

以上是我的一点愚见,希望对您有用。祝早日康复。

我表姐的小孩就是自闭症患者 从两岁多开始表姐就停薪留职带着孩子在武汉儿童医院附近 接受感统课以及训练 现在六岁多了 反正我是没发现有太多变化 只要没人看着就一个人转圈圈 反复的开关门 家里人一直劝表姐放弃再生一个 可是二胎患自闭症的几率会很高 一直有阴影 唉 双方家庭父母都是老师 并且都是独生子女 遇上这个事情也是很惨 这个病说白了 要发现的早 迟了基本很难有太大改变

个人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去恢复机构。不然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影响。毕竟孩子已经6岁。能自己家调理,找老师咨询一下,这是最好的。

轻微自闭没有太大问题,父母要做好心里准备,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太着急。更需要关心的是大人的情绪,大人的情绪是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本身是交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果是轻度的,沟通障碍不是很明显的宝宝,父母经过专业的早期干预培训是可以很好的完成家庭训练的,而中重度自闭症宝宝需要专业的自闭症康复培训和家庭培训共同完成的,但最终还是以家庭培训为主。

这要看孩子自身能力如何。

不是每个孩子都非得去机构。

程度好的,可以去幼儿园融合。

融合不进去的,可以去机构坐干预。

记住一点,所有的干预,灵活,变通,只要

你不死板,孩子也会慢慢改变。

哪里不会,弱,就去补哪里。

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远远比练各种球更重要。

感统可以融合亲子,沟通,交流,回旋,等等

同时进行。只要你用心,生活处处是感统,处

处是教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