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1+1为什么是2... 1+1为什么是2 展开
别这么搞笑行不
2014-01-22 · TA获得超过2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4万
展开全部
根据皮亚诺自然数公理:
1. 0属于N。
2. 若x属于N,则x有且只有一个后继x'。
3. 对任一个x属于N,皆有x'不等于0。
4. 对任意x,y属于N,若x不等于y,则x'不等于y'。
5. (归纳公理)设M包含于N,若0属于M,且对任意x属于M都有x'属于M,则M=N。

根据以上公理:将0的后继记为1,1的后继记为2,即0'=1,1'=2。

根据加法的定义:存在唯一的一个二元运算+:NxN→N满足:x+0=x且x+y'=(x+y)'。

将y=0代入x+y'=(x+y)'得:x+0'=(x+0)',
由x+0=x以及0'=1得:x+1=x'
将x=1代入上式得:1+1=1'
又由1'=2得,1+1=2。

因此,1+1=2。
定义
现代汉语字典对2的定义为1+1的结果
2是一种语言,表示的1与1相加后的状态。它的实质就是1+1。数学诞生于形而下的现实世界,人们将一个物体定义为1,一个物体与同一个物体放在一起的状态定义为2。比如一单位水与1单位水相加称为2单位水。加法就是对研究对象中一致的性质的一种运算,比如说1个男人加1个女人之和应该是2个人,因为二者共同的特征是人,单纯对男女性别是无法使用加法运算的,因为这样的加法根本没有意义。这也就给我们一个信息:实际中的对象是多元的,是丰富的,而数学只是对这些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概括,在数学中,1个男人加1个女人之这种运算只是抽取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数量特征,而忽略了其他信息,所以我们只能得出2个人的结论。总之一句话,加法是对对象共性的一种运算,所以1加1等于2,不具有共性的对象是不能用加法的。
xingyang3527
2014-01-22 · TA获得超过22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9万
展开全部
这题没意思,计数的而已,古人创造时候随便用的符号,代表两个的数量当初创造的要是3,就是1+1=3了
当然,你问的要是哥德巴赫猜想,只能告诉你,咱不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ch513
2014-01-22 · TA获得超过104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66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806万
展开全部
你是指哥德巴赫猜想吗?问题很难解释,至少得有高数基础,还要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和悟性。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
追答
在1742年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研究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四个途径。这四个途径分别是:殆素数,例外集合,小变量的三素数定理以及几乎哥德巴赫问题。
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现设N是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在这一方向上的进展都是用所谓的筛法得到的[2]。
“a + b”问题的推进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稍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到今天,没有人能证明“1+1”,希望你是下一个数学天才,从现在开始努力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22
展开全部
确实很难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MzvbgN61hG
2019-08-04 · TA获得超过3895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01
采纳率:29%
帮助的人:453万
展开全部
解:设该商品每年下降的百分比为x,则,依题意得:
180*(1-x)^3=180*80%
即1-x=√0.8=0.9283
所以x=1-0.9283
X=0.0717
x≈7.2%
所以商品每年下降的百分比为7.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OIBIxnCtK1
2019-03-03 · TA获得超过385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73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446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道快要过期的题。
因为水轮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P点刚浮现于右侧水面时开始计,设P点这时的位置与水轮圆心铅垂线所夹的圆心角是
θ,
conθ=7/10=0.7,
θ=arccon0.7,
水轮转速是4圈/分,则水轮的转动角速度是:
ψ=4*2π
(弧度/分),
经过时间t,水轮转过的角度是:ψt,
动点P到水面的距离d可以表示为:
d=7-10con[ψt+θ]=7-10con[8πt+arccon0.7],
已知d与t满足[d-k]/b=sin([t-h]/a),其中k,b,a,h为常数,
d=k+bsin([t-h]/a),
令t=0,可以解得:
d=k+bsin([0-h]/a)=d=7-10con[0+arccon0.7]=0,
k-sin(h/a)=0,
h/a=arcsink,
故,d与t的函数解析式是:
d=7-10con[8πt+arccon0.7].
点P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ψt+θ=8πt+arccon0.7=π,
t=(π-arccon0.7)/(8π)=0.125-(arccon0.7)/(8π)(分)=
=7.5-7.5(arccon0.7)/π(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