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包拯是几朝元老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包拯只在仁宗一朝为官,算不得几朝元老。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谥孝肃,汉族,北宋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1]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宋仁宗赵祯(zhào zhēn)(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中国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包拯生平:
天圣五年(1027年):景祐四年(1037年):大理寺丞,知天长县。
康定元年(1040年):殿中丞,知端州。
庆历三年(1043年):监察御史里行,勾当东排案司。
庆历四年(1044年):监察御史,权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
庆历六年(1046年):京东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年):直集贤院,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年):刑部员外郎,河北转运使(未及上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祐二年(1050年):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
皇祐四年(1052年):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
皇祐五年(1053年):知扬州(后知庐州)。
至和二年(1055年):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嘉祐元年(1056年):刑部郎中,右司郎中,知江宁府(后权开封府)。
嘉祐三年(1058年):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祐四年(1059年):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嘉祐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祐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谥孝肃,汉族,北宋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包村人。他28岁中进士,曾先后任天长、端州、赢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出使过契丹,还在刑部、兵部任过职,在财政部门做过副使、转运使、三司使,在监察部门做过御使、谏议大夫,最后做到枢密副使,成为朝廷的宰辅。至和三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时流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1] 。死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宋仁宗赵祯(zhào zhēn)(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中国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包拯生平:
天圣五年(1027年):景祐四年(1037年):大理寺丞,知天长县。
康定元年(1040年):殿中丞,知端州。
庆历三年(1043年):监察御史里行,勾当东排案司。
庆历四年(1044年):监察御史,权度支判官,三司户部判官。
庆历六年(1046年):京东转运使。
庆历七年(1047年):直集贤院,工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
庆历八年(1048年):刑部员外郎,河北转运使(未及上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祐二年(1050年):天章阁待制,兵部员外郎,知谏院。
皇祐四年(1052年):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
皇祐五年(1053年):知扬州(后知庐州)。
至和二年(1055年):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嘉祐元年(1056年):刑部郎中,右司郎中,知江宁府(后权开封府)。
嘉祐三年(1058年):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
嘉祐四年(1059年):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嘉祐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祐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展开全部
天圣五年(1027年):大理评事,知建昌县(不赴),监和州税(不赴)。
嘉佑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佑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嘉佑六年(1061年):给事中,礼部郎中(后礼部侍郎),三司使,枢密副使。
嘉佑七年(1062年):礼部尚书(五月卒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