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城遗址的历史沿革
八里城遗址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为纪念金太祖阿骨打“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称肇州,隶上京路,此为八里城建城之始。金熙宗时,进一步加强了肇州统治力量,隶会宁府、金章宗时,肇州的地位更加显赫。先在承安三年(1198年)章宗“复以为太祖神武隆兴之地”升肇州为节镇,军名武兴;后于承安五年(1200年)又“置漕运司,以提举兼州事”,后废弃。金宣宗时由于泰州残破不堪而难于居住,东北路招讨司猛安谋克诸处人等都涌向肇州,这迫使泰州等地“凡征调往复甚难”。在此情况下肇州防御史乌古论德升提出“升肇州为节度使,以招讨使兼之”。并同时“置招讨副使二员,分治泰州及宜春”等建议,宣宗准定,贞祐二年(1214年)肇州升为武兴军节镇,置招讨司。
至此,肇州在有金一代,在政治上达到了顶点。此后,随着金代统治力量的衰弱和蒙古成吉思汗的兴起,包括肇州在内的东北地区的兵势越来越弱,甚至一些官员都不愿在肇州任官。如兴定元年(1217年),上京行省蒲罕五斤入朝后,留江山守肇州,而江山却“颇怀去就”之意。这表明金肇州的地位已岌岌可危了。虽此,在有金一代,八里城不失作为金代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军事重镇的地位。元灭金后,肇州所在地为诸王斡赤斤分地,肇州在元初被废,至元三十年(1293年)又建为州,元贞元年(1295年)立为肇州屯田万户府。
明初废州,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设立奴儿干都司后,该地又为其所治,并作奴儿干都司辖境内四条重要驿站之一的“海西西陆路城站”(肇州-兀良河)的起点而重见于史册,成为明代东北交通中的一个重要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