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的后代有谁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李自成
如今的兰州榆中县、青城镇,当地李姓后人自称闯王后人。
李自成(大顺政权建立者),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
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扩展资料:
家世背景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公历9月22日),李自成出生,世居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 距他的老家长峁鄢[mǎo yān]六十多里(两地现均为横山地)。
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相传,是西夏奠基者李继迁的后人。 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
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而这个李家站正是当年党项拓跋平夏部从甘肃东迁后居住的地方。
据费密《荒书》记载,李自成在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于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黄娃子(一说黄来儿)。初名鸿基,小字硙生,少年时喜好枪马棍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自成
2017-01-06 · 知道合伙人音乐行家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字鸿基,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是明末农民起义军最主要的领袖之一,又称李闯王。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在陕西米脂揭竿而起,聚众起义,后来,又率众投奔了当地的另一股农民军高迎祥。崇祯九年,高迎祥被俘就义之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很会用兵,他知晓明军的实力,很会利用地形有时聚歼敌人。在他的领导之下,起义军连战连捷,先后攻陷了很多明朝州府,并顺利的进入四川,击杀明朝总兵侯良柱。崇祯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众围攻成都,因实力悬殊,攻城失败,后又在梓潼遭到明朝总兵左光先的伏击。将士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灭,李自成仅率领部将刘宗敏等十八骑勇士突围逃入陕西的深山之中。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经过三年的准备和恢复,再次举兵攻明。转战陕甘、河南一带,在河南李自成斩杀明朝的万安王。顺利得与当地农民军首领会师,部众发展到数十万人之多。后李自成率军连战连捷,攻克宜阳,取得卢氏。李自成在转战的过程中,先后有许多有知识的人加入,如对李自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牛金星、李岩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加入李自成的起义军的,并很快成为心腹谋士。后来李自成采纳李岩的建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的起义军得到劳苦大众的一致拥护。崇祯十四年春,李自成在城内守军的策应下攻陷洛阳,杀死了民愤极大的福王朱常洵。不久李自成又率军围开封,数攻不克,转战邓州,击杀明朝总督傅宗龙。崇祯十五年,李自成与罗汝才以20万的部队再围开封,激战20余日未能攻克,但却回师攻破河南襄城,俘斩明总督汪乔年和降明的农民军首领李万庆。继而攻克陈州,与当地农民军会合,返师第三次围开封。先歼灭出城突袭的三营明军,后连破郑州、荥阳、上蔡,扫清开封周围明军据点。明督师丁启睿、总兵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李自成以部分兵力继续围城,率主力占领朱仙镇有利地形迎击明军,获得大胜,俘虏明军数万人。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攻克襄阳,提出了“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口号,李自成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随后,李自成采纳谋士顾君恩计策,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自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灭明军4万余人,迫使孙传庭败逃陕西。乘势追击,尽歼镇守潼关的明军,击杀孙传庭,占领潼关、西安等地。随即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