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援助活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csu/xlyz/index.html这个网站挺和你胃口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的构建
吴建强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处,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极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预防体系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当前高校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学习、经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立足预防为主、重在教育帮助的方针,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具体地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即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谈轮核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
在大学学习中,如果一个大学生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担心、忧虑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因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而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等,说明了健康的心理对智力的促进作用,也表明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大学生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多事之秋。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热情奔放,但情绪容易波动,易受挫折,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偏激,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现状,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其主要心理问题有:
1、学习压力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都曾桐胡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都不甘落后,努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发现以前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有的学生总是担心自己所学的内容将来是否有用,有的学生很想努力学习却缺乏自控能力,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含掘的关系,以上种种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大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情感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高校后,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多数人远离父母,且大学生均处于青春期,因此恋爱是大学生们永恒的热门话题,“爱情”的萌生也是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的爱情而走进误区,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理困扰。
4、未来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前途由憧憬转向现实。大学生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面对选择与被选择,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惶恐与不安,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轻则影响择业的成功,严重时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5、评先争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临着各类奖惩。评先进、争优秀等问题也常常引起学生心理困扰。各种考评、比赛(如担当社会工作、入党、竞赛名次等)对学生的当前生活及前景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联系自身利益而计较其中。�
除此以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社会适应困难、贫富悬殊以及信仰危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高校不仅要有认识和知识的准备,还需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可建立如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及系部辅导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成立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组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要是负责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而加强系部的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建设,则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区分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对于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和心理学专业教育,使他们能够胜任此项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二)、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高校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根据高校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围绕大学生心理困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可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训练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等。
2、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学生教育设计规划。①适应期;根据大一学生年龄小、心理变化大、感觉敏锐、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可对他们进行人生价值、学习心理健康教育。②发展期;高校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践,心理上取得了平衡,对许多事情有了比较实际的了解,思想情绪比较活跃且稳定,这是发展学生智力水平,提高自控能力的好时期。可对他们进行法制、性心理以及审美心理健康教育。③成熟期;根据四年级学生各方面心理趋于成熟和更讲究实际的特点,可对他们进行职业选择、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准备教育等。
3、根据性质相同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把相同性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与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可开展贫困生团体、学生干部团体等心理咨询与辅导。
4、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咨询辅导。可在校园网上设立“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在线咨询等栏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大学生释疑解惑。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大学生们也愿意通过这种网上咨询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真实困惑,使心理咨询工作易取得实效。
(三)、健全个体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制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将个体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坚持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学校可安排心理咨询专家免费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这样可以使求助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对于危机学生和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后,可将其转到专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二是要建立危机对象预警和干预机制。心理咨询中心应与系部、学生团体、学生个体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建立起危机对象预警机制。如可通过对新生心理档案的分析,通过班主任、心理协会会员掌握的信息等,通过危机干预机制,对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心理援助。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可在学生中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起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可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协会会员等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咨询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助人自助的群众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员”。
总之,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个体教育与团体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的构建
吴建强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处,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压力,极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要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预防体系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当前高校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学习、经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坚持立足预防为主、重在教育帮助的方针,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先决条件。
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必备条件。一个人的性格具体地标志着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即人的性格特征和人的思想品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谈轮核起的,没有健康的性格就谈不上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
在大学学习中,如果一个大学生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担心、忧虑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事实上,一些大学生因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而致使成绩一落千丈、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冲动而违法违纪等,说明了健康的心理对智力的促进作用,也表明心理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本。�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预防大学生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其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本人、家庭、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起预防作用,又可以使学生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多事之秋。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热情奔放,但情绪容易波动,易受挫折,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偏激,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现状,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其主要心理问题有:
1、学习压力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都曾桐胡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都不甘落后,努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发现以前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有的学生总是担心自己所学的内容将来是否有用,有的学生很想努力学习却缺乏自控能力,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含掘的关系,以上种种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2、人际关系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大学生能否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情感困惑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高校后,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多数人远离父母,且大学生均处于青春期,因此恋爱是大学生们永恒的热门话题,“爱情”的萌生也是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的爱情而走进误区,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独特而微妙的情感体验,产生心理困扰。
4、未来就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前途由憧憬转向现实。大学生择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面对选择与被选择,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种种惶恐与不安,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轻则影响择业的成功,严重时甚至会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5、评先争优所引发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临着各类奖惩。评先进、争优秀等问题也常常引起学生心理困扰。各种考评、比赛(如担当社会工作、入党、竞赛名次等)对学生的当前生活及前景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影响,使一些大学生联系自身利益而计较其中。�
除此以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社会适应困难、贫富悬殊以及信仰危机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高校不仅要有认识和知识的准备,还需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可建立如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及系部辅导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成立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重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组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要是负责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而加强系部的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建设,则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班主任、政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区分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家合作,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对于兼职心理健康辅导队伍,学校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和心理学专业教育,使他们能够胜任此项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二)、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方针,高校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根据高校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围绕大学生心理困扰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可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训练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等。
2、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学生教育设计规划。①适应期;根据大一学生年龄小、心理变化大、感觉敏锐、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可对他们进行人生价值、学习心理健康教育。②发展期;高校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实践,心理上取得了平衡,对许多事情有了比较实际的了解,思想情绪比较活跃且稳定,这是发展学生智力水平,提高自控能力的好时期。可对他们进行法制、性心理以及审美心理健康教育。③成熟期;根据四年级学生各方面心理趋于成熟和更讲究实际的特点,可对他们进行职业选择、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准备教育等。
3、根据性质相同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把相同性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与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还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可开展贫困生团体、学生干部团体等心理咨询与辅导。
4、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咨询辅导。可在校园网上设立“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开设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在线咨询等栏目,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大学生释疑解惑。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大学生们也愿意通过这种网上咨询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真实困惑,使心理咨询工作易取得实效。
(三)、健全个体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机制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将个体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是要坚持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学校可安排心理咨询专家免费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这样可以使求助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对于危机学生和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进行初步评估与干预后,可将其转到专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二是要建立危机对象预警和干预机制。心理咨询中心应与系部、学生团体、学生个体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建立起危机对象预警机制。如可通过对新生心理档案的分析,通过班主任、心理协会会员掌握的信息等,通过危机干预机制,对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心理援助。
(四)、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可在学生中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起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可定期对大学生心理协会会员等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咨询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助人自助的群众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朋辈辅导员”。
总之,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个体教育与团体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http://xgb.zjc.edu.cn/view.asp?cid=95
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
2024-07-19 广告
2024-07-19 广告
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的数智化心理育人方案专家,为客户提供智慧心理中心建设、心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培训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定位:数智化心理育人方案专家企业使命:以科技创新和专业服务推动全民心理健康发展,为健...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朗心(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