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臣自称“奴才”和“臣”的人有什么差别?

清代有些大臣面见皇帝自称“奴才”,有些自称“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称呼?... 清代有些大臣面见皇帝自称“奴才”,有些自称“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称呼? 展开
 我来答
大朋友不是很大
2019-07-29 · TA获得超过21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6万
展开全部

"奴才"和“臣”的 差别还是很大的。这表示着是身份上的高低贵贱。我们大多数人听到这两个称呼,肯定会认为“臣”的身份要比“奴才”的身份高贵,因为我们一想到“奴”就会想到奴隶,奴隶的身份在古代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身份都是很低的。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清朝时期,“奴才”的身份可要比“臣”的身份高。

在清朝皇宫中,“奴才”这个称呼只能是满族的大臣或者加入满族籍贯的汉人才有资格称自己为“奴才”。汉人是不允许使用这两个字的,不论你的官有多大,都不能称臣。虽然说“奴才”这个称呼比较低下,但这在当时可是身份的象征,象征自己是满族人,与皇室是一家人。说白了,就是区别对待汉人与自家人。

后来,在乾隆时期发生了一起作弊案件,之后便有两位官员向乾隆举报,这两人一个是汉人,一个是满人。他们两共同上奏一份奏章,结尾的时候写的是奴才某某、某某。乾隆看了大为恼火,认为汉人冒犯“奴才”两字。于是下令以后不论满人还是汉人,都只能用“臣”。乾隆宁愿让满人降下身份,也不愿汉人的身份提高。

清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满人内部身份有着等级差别,采用不同的称呼也是深受他们原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么做也是为了打压汉人,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作用。

向死而生的态度
2020-09-20 · TA获得超过39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0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0.4万
展开全部

我们在看清朝的电视剧中,发现在朝堂上部分大臣在皇帝面前会称自己是“奴才”,而部分臣子却称自己是“臣”,为何同一个朝堂上有两种的称谓?特别是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中,纪晓岚在皇帝面前始终自称“臣”,而和珅却一直自称“奴才”。原来这与满族的等级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满族没有建立王朝之前,他们的部落里面有着深严的等级制度,所以在建立王朝之后这样的制度也一直延续下来。之所以在清朝会出现臣和奴才的两种叫法,是因为清朝的统治者想要打击汉族大臣的地位。在清朝不管汉人的官职做得有多大,他们也无法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只有满族的大臣才能使用这两个字。

满人在没有入关前,他们实行的是奴隶制度,所以实行的是主仆关系。因此只有满族大臣或者加入满级的汉人大臣,才能在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代表着与皇帝是主仆关系,同时也表示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在皇帝面前始终会认为奴才是他的人,会对他忠心耿耿。如果汉臣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不仅没有向皇帝表明忠心,反而会让皇帝有被冒犯的感觉,因此是会受到处罚的。

在现代,我们会认为奴才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身份低微的表现,但是在清朝奴才却是代表自己与皇帝是一家人,所以能够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啊洋
2019-07-2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啊洋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58 获赞数:7476
学生会干事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在其他历史时期,自称奴才肯定比自称臣的地位要低,但是,在清朝则恰恰相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fjslf1001
2019-07-27 · 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 原来神仙鱼横渡大
创作者fjslf1001
采纳数:294 获赞数:4715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好像是只有入了旗的才能自称奴才,没有入旗的就只能自称为臣。而且臣如果自称奴才的话是犯了大罪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苏苏we苏苏
2019-07-27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4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20.3万
展开全部
在我的印象中,自称为臣的官员应该是等级要高一些的。然而在清代,奴才这个称谓代表的等级更高,只有满族大臣才能自称为奴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0)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